关于儿童教育等的思考

最近接触学习了很多学科,突然感觉很多东西一下子想通了。

        从脑科学,基础心理学科到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儿童创造力培养等儿童学科再到心理咨询,传统谈话式心理疗法,艺术类心理疗法,催眠等,再结合前段时间对《秘密》吸引力法则的科学解读,让我思考了很多,也看到了一个真相:

        积极充分的调动五感(眼耳鼻舌身)的输入、连接与输出,也就是真正的身心合一的状态,这个人的心理是最健康的,创造力是最强的,是一个真正鲜活的人,也是真正能做到梦想成真的人。

        《秘密》中有讲:全然的想象并相信你想象的一切,沉浸其中,就像真实发生的一样,梦想就会变成现实。而科学研究已经发现和证实:想象(表象运动)和实际完成一件事情对肌肉电流和神经冲动的影响十分接近,当然接近的程度受想象的真实性(五感被调动的程度)影响。此项研究已经多次被应用于运动领域。也就是说想象你跳了一次舞和真实中跳了一次舞对肌肉和神经的影响是近似的。当然,想象越清晰越真实,就离真实的运动效果越接近。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我们很多人都会做梦,虽然知道梦不是真实的,但是梦中的景象有时候很像真实发生的一样,而且你的身体会有强烈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和你在真实场景中的反应几乎是一致的。所以对肌肉和神经的影响也是一致的。比如:你走在漆黑的夜里,路上遇见了一只藏獒,你是不是瞬间恐惧,冒冷汗,身体瘫软或想要逃走。但是如果在梦中,同样的场景出现,你会怎样?是不是也有很强的恐惧感受,身体冒汗,只是你发现自己想跑的时候,怎么也跑不动……然后惊醒,发现是一场梦。这个时候是不是发现自己满身都是汗,心跳加速。由此可以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想象力的重要性,想象就等于真实发生。

        而这里有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什么是想象力,想象力怎样构成?我们可以做个小实验,放一首音乐,闭上眼睛,看看你在这首音乐里感受到了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一万个人会有一万种答案,而每个人的表达都会不一样。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想象力受到我们五感输入的影响,你经历过什么,你的想象里就很可能会出现什么,你没有经历过、体验过、看过(哪怕是图片),你都很难将它呈现出来。而想象力的优劣取决于你的五感被调动的怎样。在想象的过程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你闻到了什么气味,你的身体感受怎样?很多人可能只能出现画面,而其他的感受都是没有的。所以你的想象力也会受之影响。而我们如今非常强调的创造力正是建立于想象力之上的。创造力源自于想象力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思维,行动把想象实现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很有创造力,那就从培养想象力开始,培养想象力就从尽可能多的,积极的五感输入开始。当然五感输入是需要好奇心的,而人类天生具有这样的好奇心。如果你的孩子没有,丢失了好奇心,对玩都提不起来兴趣,那只能说明你的教育有严重问题。而五感的输入最关键的就是让身体动起来,在声音中感知,在空间中感知,在色彩形状中感知,充分调动五感,眼耳鼻舌身的体验。说简单点:多出去走走,多与大自然接触,去看看真实的大海,听听鸟虫的叫声,踩踩细腻的沙漠,多和家人一起游戏,玩耍,互动中学习,五感信息自然输入,你孩子的想象力自然很丰富。

        接下来从另外一个角度阐述五感输入的重要性,特别是儿童时期。读过儿童发展心理学和脑科学等与儿童发展相关专业的人都知道,一个人的成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无论是大脑的发育还是身体的发育,都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不是一生下来什么就都可以的,而人类是在所有动物中生下来需要发育时间最长的。有研究表明,一个人要到30岁时,才能真正发育完成。这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但是又有研究表明,90%的发育都集中在5岁前。而这里涉及到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大脑视觉,听觉,肢体运动的发育,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五感刺激的。安全感也一样,父母身体与孩子身体有爱的接触,就可以刺激神经分泌出化学物质,比如催产素等,让孩子有幸福感,安全感。这也是为什么拥抱可以让孩子更健康,可以治疗很多身心疾病。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肢体运动等能力的训练,和大脑相关区域的激活发展,主要都是在孩子较小的时候发展,主要集中于学龄前。而这个时期,要刺激孩子相关智能的培养,大脑的发育也是需要五感的输入。而到小学初中才慢慢的发展出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所以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我们,在一个人的儿童时期多陪她一起走走看看,远远比填鸭式的知识输入(包括填鸭式的艺术技能教育)要重要的多的多。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总感觉这两个是并列的,但其实是有先后顺序的。对于儿童教育来说,应该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最后从心理治疗的角度来看一下五感。虽然目前心理咨询中有众多流派,但是目标都一致:达到身体、情绪、头脑认知层面的整合。简单点说,就是身心合一。

而治疗的方法要么影响现在的五感输入,要么影响过去的五感输入。精神分析,催眠影响过去的五感输入,行为主义,艺术治疗影响现在的五感输入。无论是影响过去的五感还是现在的五感,都是对身体的修复,打通五感的神经通路,让身心合一。你也许觉得都已经过去了,还怎么影响呢?心理咨询就有这个办法。与你的过去和解,与你的内在小孩对话,把潜意识(过去所经历的一切身体情绪感受未被觉察的部分)呈现到意识层面,都是在影响过去的五感。再说说催眠,催眠其实也是通过想象进入的五感领域,然后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变化会影响我们的感受,情绪,记忆和认知,从而达到心理治疗的效果。

        现在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聊一下心理问题是怎么形成的。心理健康和情绪有直接的联系,而情绪受大脑神经系统分泌的化学物质(比如:多巴胺,催产素,肾上腺激素等)相联系,而神经系统分泌化学物质受想象和五感决定,而想象也来自于五感,所以源头还是在于五感(眼耳鼻舌身)。当五感接受到不好的刺激时,可能会诱发一些负向的情绪,这些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保护我们的生存,但是如果过量,持续时间太久,单次强度过大,可能就会造成我们内在的系统无法调节自己的情绪,或者形成不合适的大脑神经通路,然后反向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认知,身体健康。而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体内在会发生一些变化,可能觉察不到一些感受,可能过于敏感,可能失去现实感等等,与身体分离,割裂开来的状态。慢慢的,身心分离,身体僵硬,身体卡住,感受不到身体,情绪无法通过身体精准的表达,体内各种激素,化学物质失衡,就会造成我们外在的身体,行为、语言等出现很多异常问题,依然通过五感表现出来。而这其中的有些问题,我们把它归为心理问题。比如:发生严重地震,从灾区活着的人,虽然活着,但是经历了重大的情绪刺激,严重创伤,他的身体可能出现感受不到痛苦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就是身体为了保护自己,继续还能活下去,而将痛苦隔离了。这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是隔离痛苦的同时,也隔离了与身体的连接。原本通畅的五感输入和输出变得不通畅了。中医讲: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而在心理学领域,我认为通则痛,不痛则不通。痛代表还和身体有连接,但如果已经无法感知觉察到身体了,无法和她对话,连接了,说明心理问题已经很严重了。而心理治疗就是打通身体和心理的连接。让五感的输出和输入顺畅。让身心合一。所以核心在于连接身体。而我们常常听到的冥想,正念等有利于身心健康,可是为什么冥想,正念,打坐,关注呼吸有效呢?这些都是在连接身体啊!

身心健康从连接身体开始,连接身体从舞动疗愈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儿童教育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