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
真正“睁眼看世界”
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
是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山祖师;
是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是升官最快做官最好
保官最稳之楷模;
是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的
第一高手;
是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
最大成功者;
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
典范式人物。
12月14-18日心和塾企业家湖南研学正在进行中,企业家跟随孙键老师与廖静老师走进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的故居,探究曾国藩的一生,参悟这位千古第一完人的治家、教子、修身的思想与智慧,从中找寻经营企业与家庭的妙方。
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千古第一完人”
曾国藩认为,古代君子重视修身齐家,自己修养好,家庭也治理得好,必定自身心安、身强,然后家道振兴;与人相处能使他人愉悦、神灵钦慕,然后有众人前来聚集的景象。
修身,简单地说,就是修身养性。使自己的心境修为在常人之上,而不单单是有一技之长。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正心修身为万物之本,
齐家,家为社会的最小整体单位,如何管理好一个家族、成为宗族的楷模,同样是一门大学问。
孝悌和家是曾国藩对于齐家的准则,在他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中,爱子敬亲,不忘家庭,先后写了近1500封家书,更是体现出他对自我修身和家庭的重视程度。
齐家的本质为“和”,家和万事兴,而和的准则为孝悌,孝为对父母的爱,曾国藩对父母极其孝顺,但也常常因不能常侍双亲而感到懊恼,深深自责;
悌为对兄弟姐妹之爱,对父母子女爱容易,对兄弟姐妹爱不易,但曾国藩一直用爱对待着他们,关怀之至,起到了“长兄如父”的作用。对于子女,疼爱有加,并且提出严格要求,希望他们成为有用之人。
勤俭持家也是曾国藩对待家庭的准则,虽官位至上,但不敢骄奢淫逸,身体力行,节俭持家,不沾染官宦贵族之气,认为这样才能保持家族长久不衰。
治国是指治理诸侯国,平天下是指使天下黎民百姓安居乐意,但是现代我们可以把它合并说来。曾国藩以耐烦作为从政的第一要义。
曾国藩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对于幕僚同窗,以德服人,对于黎民百姓,以礼在先,对于国家,更是忠贞不二。
正因如此,他才能建立湘军,打败太平天国。他主张洋务运动,建造起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打开了中国近代大门,极大地维护了国家统治,造福黎明百姓。
2
曾国藩:人生五勤,天下无难事
曾国藩说为官者当有五勤:“一曰身勤: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二曰眼勤: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三曰手勤: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四曰口勤:待同僚,则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五曰心勤: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思所积,鬼神迹通。”
曾国藩的“五勤”之道虽是为官之道,同时也是为人处世之道:
一曰身勤,曾国藩所说的“身勤”就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曾国藩曾说“余谓天子或可不亲细事,为大臣者则断不可不亲”。
曾国藩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曾国藩在军中要求自己早起,不论是什么样的天气,不论是什么样的环境,他一定“闻鸡起舞”,练兵督训,办理各项事务。曾国藩对军中将士说:“练兵之道,必须官弁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孵卵,如炉炼丹,未可须臾稍离。”《论语》有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言传不如身教,曾国藩就是这样影响手下的幕僚、将领的。不管是个人修行还是管理团队,这一点至关重要,要给周围的人和下属做一个好榜样。
二曰眼勤,曾国藩所说的“眼勤”是从细微之处识人。曾国藩指派李鸿章训练淮军时,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求见,请曾国藩分配职务给他们。不巧曾刚好饭后出外散步,李命三人在室外等候,自己则进入室内。等到曾散步回来,李请曾传见三人。
曾说不用再召见了,并对李说:“站在右边的是个忠厚可靠的人,可委派后勤补给工作;站在中间的是个阳奉险违之人,只能给他无足轻重的工作;站在左边的人是个上上之材,应予重用。”
李惊问道:“您是如何看出来的呢?”曾笑道:“刚才我散步回来,走过三人的面前时,右边那人垂首不敢仰视,可见他恭谨厚重,故可委派补给工作。中间那人表面上必恭必敬,但我一走过,立刻左顾右盼,可见他阳奉阴违,故不可用。左边那人始终挺直站立,双目正视,不亢不卑,乃大将之材。”
曾国藩所指左边那位“大将之材”,就是后来担任台湾巡抚鼎鼎有名的刘铭传。曾国藩从细微之处识人,练就了他的一双慧眼,曾府幕僚鼎盛一时,幕僚在曾国藩平定太平军的过程中出谋划策,立下了赫赫功勋。
三曰手勤,曾国藩所说的“手勤”其实就是要养成一个好习惯。曾国藩一生养成了三个好习惯:
一是反省的习惯:曾国藩每一天都写日记,曾国藩说:“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馀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走,丝毫不能自主。”
曾国藩通过写日记进行修身,反思自己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这样的反省,不断修炼自己。
第二个好习惯就是读书习惯,他规定自己每一天必须坚持看历史不下十页,饭后写字不下半小时。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通过坚持读书,曾国藩不仅改变了气质,更磨练了他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也增长了他的才干,懂得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也让他成了一代大儒。
第三个好习惯就是写家书,据说曾国藩仅在1861年就写了不下253封家书,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育弟弟和子女,在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之下,曾家后人人才辈出。
正所谓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曾国藩养成很好的习惯,不仅成就了曾国藩自己,也影响了曾家后人。
四曰口勤,曾国藩的“口勤”就是他与人的相处之道。曾国藩认为同僚相处“两虎相斗,胜者也哀”。据说曾国藩开始同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关系并不好,咸丰三年,曾国藩在长沙初办团练时,骆秉章压根儿就没把曾国藩放在眼里,对曾国藩的工作也不是十分支持。当绿营与团练闹矛盾时,他总是把偏向着绿营。
让曾国藩特别愤愤不平的是,在靖港兵败,湘军退驻长沙城郊的水陆洲时,骆秉章来到离曾国藩座船仅数十米之遥的码头送客,曾国藩以为他是特意来看望和安慰自己的,内心正十分感激,谁知他送完客人之后竟然转身便走,就当没有看到曾国藩!并且还同长沙官员一起对曾国藩的兵败百般讥讽。
尽管如此,曾国藩并没有逞口舌之争,而是采取曲意忍让的态度,在他为父守孝后第二次出山之时,他特意拜访了骆秉章,态度十分谦恭又十分热情,之前的那点事就当没发生一样。这让骆秉章大感意外,当场表态,以后湘军有什么困难,我们湖南当倾力相助。
“己预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曾国藩口勤不仅仅是对同僚和上级,对下属也会耐心地训导,曾国藩秉持的这种为人处世之道,不仅让他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如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铭传、胡林翼等名臣,实现了清末短暂的中兴。
五曰心勤,曾国藩所说的“心勤”其实就是坚定的意志品质。曾国藩不管是从科考还是在平定太平军时“屡败屡战”,都有一种精诚所至的信念在支撑他。从各方面下足工夫,功到自然成。
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以勤治惰,以勤治庸,不管是修身自律,还是为人处世,一勤天下无难事。
3
廖静老师:置身富厚堂,传承与发展曾国藩的思想精髓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坐落在双峰县荷叶镇(旧属湘乡),始建于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走进富厚堂,可以看到它是非常大气的院子,但是它相比其他的侯府这里边非常简单,没有太多的雕花阁楼。左前方的青砖墙上有当年大跃进留下的标语,这都是历史的一些见证。
我们今天所参观的曾国藩的富厚堂,被保存的非常好,在解放之后先后有乡政府、公社、卫卫生院的一些部门在里边办公,98年的时候才迁出去。所以这个宅子有幸保存了下来。富厚堂,是曾国藩故里的核心景区,是全国保存无几且我国最后一座的"乡间侯府"。
曾国藩为什么取名叫做富厚堂?在《汉书·高惠高后孝文功臣表》里有这样一句话:列侯大者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所以取名富厚。
在古代我们都知道王侯将相之家都富不过三代,所以曾国藩对于取名希望自己的后裔能够长盛不衰。其次还要警惕他们古人所讲的富不过三代,因为子孙始而教义,继而流荡一般。
在前面一字排开的这个地方叫做主楼,是增加在住房的两侧。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一栋三层阁楼建筑,这个建筑是增加专门用于藏书的地方。同时,富厚堂的精华部分便是藏书楼,曾藏书达30多万卷,系我国保存完好的最大的私家藏书楼之一。
我们都知道曾国藩非常喜欢读书,所以他有一句名言说数百年世家无非积德,但天下第一等好事莫过于读书。虽然楼上的书现在都在博物馆里边,但读书的这种风气影响了很多人。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读书可以变化人的气质,甚至改变一个人的骨相。
《清史稿》对他有个评价,称“国藩事功,本于学问”,学问来自读书,这就是说他的功业主要归之于他有良好的读书习惯。
并且,在我们这个地方非常重视耕读文化。在我们这里的县城就有一所学校叫做双峰一中,这所学校每年的升学率是非常高。今年高考成绩来讲,一个学校1200多个学位,一本线,他上线的有将近1000人。所以我们这儿读书的人还是比较厉害。
4
孙键老师:曾国藩的“和以治家,勤以持家”智慧
父母的见识对孩子影响很大,家里的环境对孩子影响很重要。曾国藩认为留给子女的的珍宝,不是皇上赐物和财富,而是经千百年来的考验,证明是应当遵循的家教:子孙奉行这些家教,就可以成才成器,家族就可以长盛不衰。
已过六十的曾国藩早已无力叱咤沙场,年高的他在儿子的陪伴下安度晚年。在临终前,他细细的叮嘱他的孩子,还为子孙们留下了几句珍贵的遗嘱。
曾国藩一族,他的子孙个个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家延续百年的秘密,得益于曾国藩所留下的这四句人生精华。
一曰慎独则心安
二曰主敬则身强
三曰求仁则人悦
四曰习劳则神钦
“慎独则心安”慎独则内心平静。即使一人独处、即使在内心深处,也保持和实行儒家的行为规范,才能使心灵达致“安静”境界。
慎独之道在于内省,君子常常思考自己的言行举止,反省自己的得失,此为养性修身之学。当他从自我反省中忏悔感悟后,当他无愧于心之时,方得内心平静。
在外人面前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比较守规矩的,而小人和君子之间的不同就是在于没人看着你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曾国藩则认为,修身之道最难在于养心。心既然知道有善,知道有恶,却不能实用其力为善去恶,这就叫做“自欺”。
“主敬则身强”无论面对何人都要保持虔诚尊敬,对待天子、对待百姓、对待自然都要一视同仁。在内我们要专一纯净,对外则是要整齐严肃。
我们对待任何人都要像大祭祀那般崇敬。以一颗真诚的赤子之心恭敬相待,那样的话敬就会在我们身上出现,人多人少,事大事小你都要崇敬对待,那样的话就没有什么事情办不成了。
“求仁则人悦”曾国藩以为,能做到“仁”,即可获得人们心悦诚服的拥戴。世间万物都是来自同源,对待他人又何必分三六九等。如果对待百姓仁厚,对自然懂得爱护。那他们自然也会以礼相待,双方都其乐融融。
孔子教育人,莫大于求仁,而其中最要紧的,莫过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这几句话。人有谁不愿意自立自达,如果能够使人自立自达,就可以和万物争辉了。
“习劳则神钦”勤劳能使人长寿,安逸能使人夭亡;勤勉则人尽其才,安逸则无能而被人抛弃;勤能够广济百姓,而神灵敬仰,安逸对人无好处,鬼神也不羡慕。
曾国藩之于后人的最大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先天资质平庸的普通人,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真诚地投入自我完善,本领可以增长十倍,见识可以高明十倍,心胸可以扩展十倍,气质可以纯净十倍。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立德”才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一个人只有修身养性才能安身立命,才能勇于面对命运的种种挑战,而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省,不断地践行,才能达到加强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实现人生真正的价值。
5
学员精彩分享
01
学员分享-杨华
孙键老师在课堂上不只一次的讲过获取学习的渠道与路径有三种 :
第一:老师授课;
第二:同学分享;
第三:自己内化并且每个渠道各占三分之一。
之前我对于与同学们分享这一渠道不是有那么深刻的领悟,但今天上午在课堂上听到同学们的分享之后使我豁然开朗了,为什么与同学们分享这一渠道也占到学习路径这么重要的份量。
例如王传旭同学的只要垫垫脚、抬抬头以及转转身就会看到更美丽的风景。成功与不成功只有一线之隔,只要再坚持一下就会遇见最美的自己。
例如华良同学的上下同心者胜。此“心”为何心,此心为为客户之心、为员工之心以及为他人之心而非私心。
例如云燕同学的上下同心者胜的“下”字,她站在了98年后基层员工的角度去考虑帮助他们做职业规划,使得这群年轻人与企业共同进步成长。
同学们都针对于向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思想学习中从他们每个人的视角进行了理解与分析。
如果我假设将完全领悟定义为360度,那么老师的授课为我们打开了120度的视角,我们自己的内化与领悟又为我们打开了另外一个120度的视角,那么最后的120度的视角就是在坐的同学们为我打开的。打开了360度的所有视角我也就通透了。
02
学员分享-邓集勇
今天我们走进曾国藩故居:富厚堂—问道曾国藩。富厚堂简约不简单,没有豪华装饰但历史底蕴的厚重让我们一下子把心就扎在这里听导游讲曾国藩的事迹。
我一边听一遍回想孙老师在课上的讲的内容。梳理一下我自己所想到的东西做一个分享。
1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一直都能获利的事不要做,所有人都想得到的地方不要前去。危城莫入!所有人都向往渴求的,可能有有害。我们国家每年都有人提出概念模式,P2P,微商,直播带货等从来都不缺乏概念割韭菜。我们一定要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千万不要为了逐利忘了来时的路,结果亏得一塌糊涂就不好。唯有守住初心方的始终!众人争执、争斗的地方你不要去,容易惹麻烦或者招致祸患。不要为了好奇心里,大家都在争得一定利益也是很薄的,坚定自己的路去创新才能有大成!
2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不要因为别人小的缺点就忽视他的优点,不要因为小小的恩怨就忽略了别人的大恩。人只要做事就会犯错,这两句话都是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一点小过失,一点道德上的小瑕疵,一点小恩怨,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恩情。我们与人相处肯定是做不到尽善尽美,我们自己做不到就不要对他人高标准要求,对他人严厉对自己宽容这就是自私心理。我们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要看到我们干部的优点容得下同事的不足。利用我们自身的能力帮助小伙伴成长。心怀敬畏之心感恩一路帮过我们的贵人。
3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经常说别人短处的人,经常夸耀自己长处的人,可以说是“存心不厚,识量太狭。”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经常谈论别人的短处,夸耀自己的长处,不仅是情商低的表现,也必然给自己招来怨恨,埋下祸乱的种子。
4戒: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利益,往往是众人都渴望得到的,如果谁独占了利益而不与大家分享,那么一定会招致怨恨,甚至成为众矢之的。刘邦攻破咸阳,却不敢占据其地;曹操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却终其一生不敢篡汉自立,他们都是怕成为众矢之的。
所以,面对利益,一定要权衡取舍之道。谋划事情,一定要跟有主见的几个人一起,而不要与众人一起谋划事情。就是谋求特别重大的事情,不必与众人商量。因为谋求大事的人,自己必定有非同一般的眼光、心胸与气度,自己看准了,去做就是了,如果和别人商量,反倒麻烦。如果别人见识低下,心胸狭小,气度平凡,必定不理解你的想法。七嘴八舌,会动摇你的意志,也会破坏你的信心和情绪。企业在做经营决策的时候考虑这些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5戒: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是勤劳的好例子,他其实并不聪明,但是却能以“勤”成就大学问和大事业,可以说正是普通人的榜样。而如项羽、李自成等,占尽天时地利,却因为骄傲而败亡。我不只是身体力行的“勤”动脑思考也是非常重要的。
6戒: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曾国藩明确告诉我们,办大事要以“识”为主,才气、才能不过是辅助罢了。所以恃才傲物的人,往往难以成就大事。当然这里的“识”,不单单指知识,更指的是经验和见识。
凡是办大事,首先需要有深厚的阅历和识见,并以才能作为辅助;凡是要成就大事的,一半在于人的谋划,另一半就要看天意了,看时机会不会来到。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我们把当下每一件事都做好。习劳则神钦,一定可以功到自然成!
03
学员分享-张洁梅
今天参加了曾国藩故居,外表看起来虽然占地面积挺大,风水位置很好,但是进到里面为之一振,如此简陋的装修与摆设,再众观曾国藩的一生,他的一言一行,把家规家训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因此影响了后代。
他们以曾国藩为榜样,谨记家规家训,以致曾家的后人代代人才倍出,可见一个好的家风的重要性。
有以下两点作分享:
一、“五勤”之道虽是为官之道,同时也是为人处世之道: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心勤。
身勤: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眼勤:从细微之处识人
手勤:养成一个好习惯
口勤:与人相处之道
心勤:坚定的意志品质
这几点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可以为我们所用,工作中作为一个领导更要以身作则去带领好大家,去影响身边更多的人。
也要有一双伯乐的眼去发现下属的优点与不足,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更大可能的发挥他的优势,实现他个人最大价值。
我们也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就像我们要习惯做笔记,这样我们的思路才行更清晰,每天才能把时间放在重点紧急的工作上,也不会遗忘掉该做的事。
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对待别人的不礼貌,我们也要以礼还之,从而去影响他,对待下属做得不足的地方我们也要及时提出并加以引导。选择了这份事业或工作,虽然这期间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是放弃还是坚持,放弃就连成功的机会都没有,坚持下去,就有成功的可能。
所以我们唯有坚定自己的信念,方有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二、另外还有戒:傲和惰,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以勤治惰,以勤治庸,不管是修身自律,还是为人处世,曾国藩并没有因为“笨”而止步不前,反而越“笨”越勤奋,坚持践行“一勤天下无难事”。
所以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只要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之,每天努力一点点,相信不久也能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