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经(9)


第二部分 成就之道篇

Part 2 The Path To Realization

2.1 瑜伽修行由“苦行”(高度自律)、“好学”、“向着纯粹觉醒成长”这三大类组成。

2.1 Yogic action has three components-discipline,self-study,and orientation toward the ideal of pure awareness.

2.2 瑜伽之目的是为了消除各种痛苦的根源和实现终极三摩地。

2.2 Its purposes are to disarm the causes of suffering and achieve integration (samadhi).

2.3 痛苦的根源来自不能如其所是地了解事物。愚痴(无明)、我执、自恋、嗔恨、贪婪——人生中各种痛苦的五大根源。

2.3 The causes of suffering are not seeing things as they are,the sense of'I',attachment,aversion,and clinging to life.

2.4 无论愚痴(即无明,也即不能按事物如其所是而认识之)处于潜伏、活跃、暂停或虚弱(等什么状态),它都是滋生其余几项(即我执、自恋、嗔恨、贪婪)的温床。

2.4 Not seeing things as they are in the field where the other causes of suffering germinate,whether dormant,activated,intercepted,or weakened.

2.5 无明(愚痴)将那些无常、染污、痛苦、非本真认同为永恒、纯洁、快乐和本真之我

2.5 Lacking of this wisdom,one makes mistakes by taking which is impermanent,impure,distressing or empty of self as permanence,purity,happiness and self.

2.6 “我执”归因于将“我”强行带入(认同为)纯粹觉醒。

2.6 The sense of'I'ascribes self-hood to pure awareness by identifying it with the senses.

2.7 自恋是对(曾经的或当下的)美好之拥有的沉溺。

2.7 Attachment is a residue of pleasant experience.

2.8 嗔恨是对悲苦之残余的一种反应。

2.8 Aversion is a residue of suffering.

2.9 贪婪来自(人的生物性的)本能和对“万物无常”缺乏正确的认识。(贪婪这种现象)在世俗的聪明或博学之人那里同样存在。

2.9 Clinging to life is instinctive and self-perpetuating,even for the wise.

2.10 (很多时候)这些痛苦的根源(愚痴、我执、自恋、嗔恨、贪婪)会以一种难以察觉的隐秘方式活动着。

2.10 In their subtle form,these causes of suffering are subdued by seeing where they come from.

2.11 如果它们(愚痴、我执、自恋、嗔恨、贪婪)处于明显状态,就形成了上述的“意识模式”。但通过深入的禅定可有效地化除(它们)。

2.11 In their gross form,as patterns of consciousness,they are subdued through meditative absorption(dhyana).


2.1瑜伽修行由“苦行”(高度自律)、“好学”“向着纯粹觉醒成长”这三大类组成。

1:“苦行”:

苦行瑜伽又名“行为瑜伽”“行动瑜伽”或“业瑜伽”。行为瑜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偏于生理的苦行,一类是偏于精神的苦行。

苦行僧们视自己的身体为罪业的载体,是臭皮囊,必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方能获得精神的自由和生命的解脱。

我们必须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负责——无论它们是前世做的、今生做的,还是现在正在做着的。从无边之苦海中脱离出来是每一个人必须担负的责任。如果我们要通向解脱,必须严格控制和管束自己的身心,勿令放逸。

瑜伽苦行者们每天需要练习高难度的瑜伽姿势达数小时,乃至更久。

还有一类是偏于精神的苦行者,把自己奉献给一项对人类有益的事业之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好学”,Self-study”,译为汉语即“自学”

此派瑜伽为“知识瑜伽”:通过研习开悟者的言教来获得开悟的瑜伽。狭义的定义是特指印度上古时期的各类《韦陀经》,广义的定义是指古今一切开悟者和智者的言行教导。

3:”向着纯粹觉醒成长”:

这类方式以静坐禅修为主,也即此《瑜伽经》中所示各修行方法。圣哲将他之前各种静坐禅修的方法体系化为“八支瑜伽”,是圣哲自己证悟后的独创。


2.2瑜伽之目的是为了消除各种痛苦的根源和实现终极三摩地。

实践瑜伽只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初级目的——袪病健身,另一个则是终极目的——开悟解脱。

“消除各种痛苦的根源”的意思是瑜伽修行要以从根源上消除各类疾病,它是标本兼治之法。

“实现终极三摩地”的意思是:瑜伽的终极目的为证入实相,开悟解脱。


2.3痛苦的根源来自不能如其所是地了解事物。愚痴(无明)、我执、自恋(对自己的溺爱)、嗔恨、贪婪,人生中各种痛苦的五大根源。

在此处指出了瑜伽的第一个目的:“消除各种痛苦的根源”。

第一个痛苦之源“愚痴”:

“愚痴”古代译为“无明”,英语译为Ignorance。一念无明生起,变身凡夫,自此流浪生死,作茧自缚,迷头追影,了无归期。这个大明觉海中忽而一念之无明,是根本无明,又名“俱生无明”——与生俱来的无明。

人有两方面是与生俱来的:BR,大明大觉,无明,愚昧迷暗。故人是明觉与无明的混合体、交叉体。但一般情况下,是无明占主导地位,而BR(智慧)处于潜流状态。 BR和无明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BR的反面就是无明,无明的反面就是般若。

若站在圆境的角度看,无明与BR的关系是“相即”的关系,这种“相即”的关系很玄妙、很微妙——无明即是BR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和存在方式,般若也是无明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和存在方式。般若与无明无二无别——无明即BR,BR即无明。BR一旦有执,当下即无明;无明一旦解缠,当下即BR。


2.4 无论愚痴(即无明,也即不能按事物如其所是而认识之)处于潜伏、活跃、暂停或虚弱(等什么状态),它都是滋生其余几项(即我执、自恋、嗔恨、贪婪)的温床。

2.5无明(愚痴)将那些无常、染污、痛苦、非本真认同为永恒、纯洁、快乐和本真之

何为“颠倒”呢?“将那些无常、染污、痛苦、非本真认同为永恒、纯洁、快乐和本真之我。”这就是颠倒。何为“BR”呢?“如实见”——如其所是之见。


第二个痛苦之源是“我执”:

“我执”就是执着地认为有一个内在的“我”,这个“我”是身心的主人和主宰,是我们的灵魂。其实这个所谓的“我”恰恰就是无明本身,是需要我们通过BR和修行将其坚决破除的对象。


2.6“我执”归因于将“我”强行带入(认同为)纯粹觉醒。

自我没法想象出:无我了,生命还有什么意义,人生还有什么价值。本来瑜伽修行是没有次第阶段的,无明翻过来就是觉醒,执着翻过来就是无为,自我翻过来就是无我。但对于很多人来讲,这个“翻过来”难以一气呵成、一蹴而就,往往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形成了次第和阶段。

需要提醒的是,在无我和自我之间,有时候还有一个“大我”。其实大我就是小我的放大和提高,它是小我的一个变身,是小我的一张“画皮”。很多学派和修行者不明真相,以为修行到了大我状态,就是圆满成就了。无论是小我,还是大我,瑜伽士必须牢记:有“我”即错,无“我”即对;有“我”即凡,无“我”即圣;有“我”必束,无“我”必觉。


人生的第三个痛苦之源是“自恋”:

自恋源于我执,源于对自我的过度依恋。自恋者难以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难以从现实出发来思考和处理日常事务,以及人际关系等。自恋者必然自大、娇淫、矜持、造作、自闭等。如此之人,必招重重痛苦与烦恼。

2.7自恋是对(曾经的或当下的)美好之拥有的沉溺。

尽管这不是自恋的唯一来源,但却是自恋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原因就是深深地沉溺于拥有的美好东西(如容颜、体形、声音等)之中难以自拔。无论这些东西是曾经拥有的,还是此刻拥有的。


人生的第四个痛苦之源是“嗔恨”:

嗔恨就是心中莫名其妙地埋藏着一种讨厌一切、痛恨一切的念头。它是典型的负面情绪之一。在嗔恨心的渲染下,一切人间美好的景色和事物,在嗔恨者眼里都失去了光彩。在嗔恨者眼里,整个世界充满着灰暗的、冰冷的、疏离的、暴力的、死亡般的气息。

嗔恨是一股地狱之火,它能焚烧一切善良和美好,它与死亡相连。嗔恨有一种试图扼杀所有生命的强烈倾向,努力让这个世界变成一片死寂,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到一种微妙的、难以觉察的快感。如果这个愿望得不到很好的实现,会时刻感到莫名而难耐的痛苦与煎熬。

2.8嗔恨是对悲苦之残余的一种反应。

这不是嗔恨的唯一来源,但却是一个重要来源。就通常而言,嗔恨心来自此前(特别是少儿时期)经历的各种悲伤与苦难的记忆。这些悲伤和苦难是如此之强烈,时刻异化着经历者的心理。


人生的第五个痛苦之源则是“贪婪”:

2.9贪婪来自(人的生物性的)本能和对“万物无常”缺乏正确的认识。(贪婪这种现象)在世俗的聪明或博学之人那里同样存在。

人的生物性本能就是以自我为主的动物性和物性的混合。生物性的本能始终关心的是更多的占有,想尽办法扩张自己的势力,追求永生(如不能永生,则通过繁殖后代的方式来延续生存),这三者合在一起,就名之为“贪婪”。

生物性的本能是贪婪的正面和直接的来源,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间接的来源——“对‘万物无常’缺乏正确的认识”。自我始终有一个顽固的倾向,即认为一切似乎都可以永恒。而事实正好相反:所有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生、长、衰、亡过程,最后无一例外地必然死亡和消失。因为自我无故地认定它自己和一切都是永恒的,既然是永恒的,那当然要囤积和占有更多的东西以供日后消费和使用。如此,贪婪的念头自然地就萌生了。

而且这种贪婪的现象,“在世俗的聪明或博学之人那里同样存在。”这里所说的是“世俗的聪明和博学之人”,为“世智”或“俗智”——世间小聪明之人,“巧言令色之徒”。


2.10 (很多时候)这些痛苦的根源(愚痴、我执、自恋、嗔恨、贪婪)会以一种难以察觉的隐秘方式活动着。

自我有一种很强的自欺特性,它总会让我们处于自欺又欺人的状态。在这种状态里,就会“以为”别人觉察不到我们的愚痴、我执、自恋、嗔恨、贪婪等。


2.11如果它们(愚痴、我执、自恋、嗔恨、贪婪)处于明显状态,就形成了上述的“意识模式”。但通过深入的禅定可有效地化除(它们)。

当“愚痴、我执、自恋、嗔恨、贪婪”处于明显的状态之时,就说明它们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了,不然它们不会“明显”。怎么消除它们呢?“通过深入的禅定可有效地化除。” 这条路是目前人类认识自己、反省自己、深入自己、超越自己的最佳方式。禅修就是向生命内部(认识你自己)的旅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瑜伽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