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产品还是做服务?

最近一直在看梁宁的《产品思维》,其中有一篇讲到一个问题——做产品还是做服务?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要生产一台打孔机,用户要的是这个吗?用户要不是一个打孔机,而是需要墙上有一个洞。如果你定义自己在做的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服务的话,你的逻辑就会变成:我需要提供怎样的一种服务让用户的墙上有一个洞?

至少有下面两个方案:一,做一个打孔机,然后卖给客户;二,做一个打孔机借给用户,或者提供一种服务,用户需要的时候我就上门去给他打孔。

以用户去得到这个孔的目的去提供服务,而不是想着要去做一个打孔机,然后卖出去,这就是产品和服务的区别。

如果大家总在谈产品,会很容易以产品经理我中心,就想着要做一个产品来改变世界。但是出发点是提供一种服务,就会以用户获得和满足用户为中心来做设计。这两种方式的目的和实现途径完全不一样。

以ATM机举例。ATM机提供什么服务?其核心服务就是取钱。他提供了一种确定性的服务。确定性很重要。为什么?人生如此不确定,所以当你看到一个东西非常确定的时候,是让人留恋的。人为什么会留恋自己的家?因为家是一个确定的存在,但是如果两个人天天吵架,动不动就离婚,这就会产生不确定感。不确定的东西是没办法让你投入时间或者持续依赖的。(这里有两个重要的词,确定性和依赖,可以多体会这两个词)

即使是ATM机这样简单的产品,你要能够保证服务,提供完整的系统能力需要七个岗位:战略、运营、现金、密码、硬件、客服、技术。持续的提供用户可以依赖的确定性,这个是关键。

当你做一个产品的时候,你可以把ATM机拿来对照:

一 你的产品在“点线面体”的什么位置?

二 你提供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确定性?

三 为了保证确定性的稳定提供,你需要的系统能力都要包括哪些环节?你有足够的资本和能力来支撑所有的环节吗?

很多创业公司死了,原因就是知道了一台ATM机的价格,但是没有把它要用到的资金成长,以及七个岗位的运营成本和能力充分的计算在内?

做产品是建设一套系统能力,提供并保证确定性,而效率则是这个系统能力的核心指标。

当我们在谈产品竞争的时候,我们拼的是什么?一台ATM机,你表面看到的是ATM机,但是=实际上让它有用的,是它背后银行的系统能力。

手机市场竞争,其背后的系统能力是什么?

2011年,小米一代发布,三年的时间就做到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在全球的硬件企业中,这基本上是绝无仅有的成长速度。

2015年和2016年,小米挺困难的,但是在2017年奇迹般的逆转。这么大的企业在遭遇大幅下滑之后能够快速的逆转,甚至再次大幅度增长,这在全球的商业领域也是绝无仅有的。

关于小米的这个逆转,有很多解读的版本,这里的版本是一个关键词:效率。

雷军说:互联网思维里最关键的两点:第一是用户体验,第二就是效率。小米真正的护城河是效率,而小米真正要做的就是效率革命。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产品还是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