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农村旅居记事——远方的江

(1)


年前农贸市场门口

门口的小溪出去不远就拐弯了,汇入下游的新安江。距离交汇口不远的上游就是市镇。和普通的南方小市镇没什么区别,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农贸市场入口周边,零零散散分布着一些粮油、糕点、水果或者是餐饮店。剩下的就是补鞋开锁店,裁缝店和药店。最后就是一些杂货店。

印象中逢年过节商户会特地摆开摊子,把放不下的货物摆上人行道上占道经营之外,除此之外其余时间似乎都不热闹。

2020年的农历春节前,大概是小年夜的时候,我去了一趟镇子上,还是很热闹过年的氛围满满。谁也没预料到一周之后情势的天翻地覆。

(2)

小镇门口的溪流再过去没多远就汇入了大河,这条大河叫做新安江。

新安江,在外地人听来是香烟的名字,是旅游胜地,对稍微有点地理知识的人而言,钱塘江上游的名字。

钱塘江分为南北两个源头。北源叫做新安江,古时坐船一路往上可以经淳安到达安徽和江西交界。南源叫做兰江,沿着建德一路往上可以通金华和衢州。想来当年金庸从海宁赴衢州读书,应该是从杭州坐船到先到建德然后沿着兰江经兰溪和龙游才能到达衢州。古时位于浙南的温州人进京赶考,也是沿着瓯江逆流到达缙云,翻过山口进入永康,然后沿着婺江、兰江顺流而下到杭州,再坐船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进京。

南北两源交汇后进入中游,两江的交汇地便位于如今的梅城。

梅城应该得名于腊梅,冬天时这里会有好多的腊梅花开。原来的严州府治所在地就位于梅城。严州历史上是和杭州、温州一样的浙江府之一。解放后修了新安江水库,严州并入如今的杭州,城市中心也从梅城迁出到了大坝附近的白沙镇,因为和新安江大坝很近的原因,当地人直接把新县城称作新安江,老县城则变成一个普通的镇子,徒然留下一些古时的城墙。

从那时起新安江的意思就变成了是建德县城。刚开始住那里的时候听见当地人说要出门去新安江的时候,总是感觉不习惯,毕竟新安江就在不远的家门口,不远即可望到。

(3)

天气好的时候,我喜欢开车去江边吹风。这里的水都是新安江水库放下来的,长年保持18度。夏天从江边走过的时候,有种打开冰箱冷气直扑的感觉。

江面到下崖镇这里开始转弯变窄,形成一个U型弯,U型的两头一头窄一头宽,所以一下雨,U型的底部也就是江湾的位置水汽堆积,就非常容易起雾。

从江面还没变窄的地方看去,雾气我们隔了大老远,大江宽阔,雾气浮在江面上,遮盖了对岸山体的大部分,只露出山尖,充满着神秘感。有点像是黑白泼墨山水画。但是放晴之后,再一看,又感觉变成了网红式的彩色照片,色彩分明。


从宽口再往上游去,江面变窄,那个雾气就贴在身旁,疏忽不定。一会儿环绕身边,又一会儿随着风流走。好像人的心情也随着雾气变换不定。到转晴了又变得色彩分明。


窄口的最末端,有一个码头和一个候客的亭子,专门运载从江对岸村子来下崖镇上的村民。我经常爱去码头转悠,独在异乡为异客,坐在码头看的时候,烟气疏忽,人的心情不定,确实会让人想起异地客舟的孟浩然的那首宿建德江。来看看配图和诗句,看看是否匹配。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只是可惜,手机像素不够,没机会拍出江清月近人的场景了。

(4)


悬浮江面的徒步道,夏天找个岸边大树,可以坐着过一整天。

新安江在下崖这里形成了一个几字形。几字形的当中的,平坦的地方有村落,叫做黄饶。当地为了吸引游客,花重金对村子进行了翻修。江边则弄起了徒步的步道,按照时节种上了花卉。我春天爱来这里,当时油菜花开得很茂盛,后来过些日子来则会有向日葵。假节日的时候,旅游大巴车川流不息,江边徒步的游客摩肩接踵。

不过有意思是,我邀请房东叔叔走步道的时候,他的关注点似乎不在风景。他和一位邻居阿姨看到橘子树还有其他的一些果树什么的总是忍不住要去摘,走完这段的时候,我看他摘的橘子还有其他的果实已经双手捧不过来了。

有一段时间我每天都来,发现平日里除了户外爱好者和运动人士,来往并不算多。偶尔可见的游客,形形色色挺有意思。有短途自驾游的几家人,然后就着凉亭吃中饭。其中有个妈妈的婴儿很小,竟然借着亭子的柱子弄了个吊床,让婴儿躺那儿自己吃饭。也有些游客喜欢烧烤,甚至还会分我一些。有每日骑车来回的老大爷,自行车都是吉安特,并且头盔护膝一应俱全。还有钓鱼爱好者,风雨无阻地过来,有些人一人拿了好几个杆子。

离岸边不远的还有好大一篇泥塘,里面种满了荷叶,当地的保安下了好些的地笼,专门抓小龙虾。一晚上能有十来斤。都不拿来自己吃,专门拿来卖。

管理堤岸的公司雇佣了一些当地的村民巡视岸边。大夏天他们也喜欢在凉亭里面遮阴,看我经常来就经常闲聊,一来二去就熟络起来。不过大夏天午后最凉爽的去处,还是是岸边大树底下。他们弄了些树枝插在河堤底下用来搁脚,然后邀请我一起去乘凉。

我们会经常聊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水库建造的之后,对这个水文的影响。他们说,从前的水不如现在这般稳定,枯水期甚至可以走到对岸去,丰水期又满的过大。这里底下的河床从前是沙子,后来因为农业学大寨,弄了泥土填在河床底下。因为江水凉快,夏天的时候,大家喜欢用江水冰镇。包上塑料袋可以冰镇西瓜。要冰镇啤酒就干脆拿上一筐浸到讲理。那个时候村里都是熟人,自家来了客人,临时看到邻居冰镇的酒拿些应急也没事。村民从前家家户户都有船,夏天晚上嫌热就搬到到船上睡,早上起来倒是被子全是湿的。甚至砍柴火都是去对岸的林地去,砍完放到船上运回家里。

江边的步道设计了很多种风格,我尤其喜欢走那段悬空江面上的徒步道,走到半路,找个江岸的树木遮阴,坐上半天会有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感觉。这个时候会特别希望自己即景吹一吹口风琴或者画一幅画。可惜从小偷懒没有学过这些。


你可能感兴趣的:(建德农村旅居记事——远方的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