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哪蔸瓜蕹哪蔸瓜

“吃哪蔸瓜蕹哪蔸瓜”,这是一句广泛流传于湘、渝、川、黔农村的俗话。在这句俗话口蕹专指覆土行为。它用质朴形象的语言和常见的生活场景,生动地表达了一种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

中国人与瓜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诗经.大雅绵》中就有“绵绵瓜瓞,民之初生, 自土沮漆”的诗句。东陵侯种瓜的故事还载入了司马迁的《史记》,“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虔瓜”。魏明帝曹叡竟然写了一曲《种瓜篇》来歌颂爱情。“种瓜东井上,冉冉自踰垣。与君新为婚,瓜葛相结连。寄托不肖驱, 有如倚太山。免丝无根株,蔓延自登缘。萍藻托清流,常恐身不全。被蒙丘山惠,贱妄自拳拳。天日照知之,恐君亦俱然”。

2000年来,种瓜情怀不仅仅在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中流传,在民间也深入民心。我们从一封普普通通的婚书就可以得到佐证。”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腿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婚书以华丽的语言,表达了对美好婚姻生活的祝颂,用瓜瓞绵绵祝颂家庭的多子多福和源远流长。

有趣的是,“吃瓜群众”一词竟被评为2016年中国十大网站流行语。

社会生活中,瓜已经不再是徒具其形的某种实物,而是深植于文化肌理里的一种文化符号,泛指那些为我们的生存和幸福提供营养的物质、机构、思想。比如空气、阳光、雨露、五谷等自然资源;国家、公司、家庭等社会组织;甚至还包括哲学、诗歌、艺术等思想作品。

种瓜得瓜是一种定律。然而得多少瓜,得多大的瓜,是否能满足我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则是由种瓜人的行为所决定的。关注多一点、用心多一点、耕耘多一点,瓜就会多一点、大一点、甜一点。所以我们的长辈才会告诚我们,“吃哪蔸瓜蕹哪蔸瓜”。

警句格言,在不同的语境就会有不同的内涵。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是一个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吃哪蔸瓜蕹哪蔸瓜”的行为准则更为普遍地运用于家庭经营。也更能广泛地被百姓所认同。然而,当今中国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从一个农业大国变成了一个工业大国。城鎮化率已经超过了60%,非农业就业的占比已超过了80%。这就预示着,我们大多数的农业人口走进了工厂、公司,成为了新一代的产业工人或服务行业从业者。这种历史的大局也迫使我们进行观念更断。工厂、公司已经成为影响我们生活的另一蔸“瓜”,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家庭。

工厂、公司成了我们谋生的场所、成长的摇篮、实现自我价值的天地。工厂、公司有效益个人才会有收益,工厂、公司能成长才能拉动个人成长,工厂、公司有社会地位才能抬升员工的社会地位。当然,个人的收益、成長、社会地位也深刻地影响着家庭的兴衰。

新的历史条件下,“吃哪蔸瓜蕹哪蔸瓜”就是要让千千万万的产业工人、服务行业从业者站在工厂、公司的立场,倾情呵护,踏实耕耘,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既是立身本份,又是致远捷途。

你可能感兴趣的:(吃哪蔸瓜蕹哪蔸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