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3

1.又不想去幼儿园

早上,凡齐有又不想入幼儿园的情绪,醒来先是要求抱抱,然后是拒绝换衣服,因为起的比较晚,我又担心时间来不及,爸爸在旁边催促,弄的气氛又有点焦灼。

而后,我问哥哥想吃什么,是小笼包还是扁肉(去幼儿园路上有这两样小吃),孩子说想吃扁食,但是要在家里吃。于是,我们又开始开火煮扁食,这是又要迟到的节奏……爸爸开始不耐心了:“那这样的话,我要先走了,我等不了你那么久”,我说,“好的,那你先走吧”

我感觉到孩子的情绪与氛围。带他进房间,关上门(这样可以保证不被打扰)。我把凡齐抱在怀里,

我问他,今天是不是又不想去幼儿园啦,昨天你和妈妈一起做了赶球入洞的盒子,今天我们要送到幼儿园去呢,徐老师说我们的箱子做得好大,很棒呢,我们一起拿到学校去,好不好?

他不做声。

今天为什么不想去呢,想妈妈吗?

他嘟着嘴说,想妈妈……

我说,那妈妈可以给你再口袋装满爱心呀,你想妈妈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吃呀……

……

“对了,妈妈昨天说做两个小帽子,带学校去,给你装骨头呢,我忘记了,我们现在来做吧。”

小朋友现在才来了兴致,说要做三个帽子带去,于是我们打开门,去拿纸,兴致勃勃地做起来。

开门后发现,爸爸已经做好扁食:“过来吃扁食了”,爸爸也是嘴硬心软的呀。

孩子吃东西,我做折纸。

2.穿睡衣出门

吃完饭,孩子拒绝穿校服,要穿睡衣出门,我先是试图说服他,脱下睡衣后,他哭的好伤心

,又要穿上去,我说,这样出去会被人笑哦,我意识到自己犯了评判的错误,但是话已经出口,爷爷在旁边帮腔,你穿这个衣服,上同学都会笑你,成功补刀。

我换了柔软口吻,想穿就穿吧,那我们来穿鞋子,穿上鞋子,拿起书包,出门了。

我边下楼梯边问他,你确定要穿这个衣服出门吗?这时候,孩子竟然伤心的大哭起来,以致我听不清他说的话,不知道他是要穿还是不穿,我其实只是问一句他是否确定,如果确定要穿睡衣,那就穿吧。

显然,别人对他的评判,让他内心委屈,他哭着要换衣服,担心没有衣服换,在幼儿园会被同学笑话,哎,我都做了什么。

我赶紧蹲下身来,对不起,宝贝,妈妈有带校服,放在书包里,你要是想换,我们下去换,好不好?孩子哭着,跟我下楼梯,在车上,我给他换了衣服。(下次,我要加上一句,如果你想穿睡衣去学校,完全没有问题,你是对的,这是你的权利,妈妈只是建议)

早上的戏份就这样过去了,反观,总结:

1.想到和做到,真的是天壤之别,想到了,做不到,或者做了,才想到,重新道歉,重新链接,重新采取补救措施。

2.孩子现象行为,阶段性行为引导,很多时候效果不能立竿见影,很多时候没过几天就打回原形,需要耐心,再引导,再看见

3.在全家育儿意见与态度不一致的时候,主动创造独立的环境,这样沟通会顺畅很多。

4.放下评判,不仅对孩子,对周围的人,同样适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