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食物之艾饺篇

      诗人秋籽说,“我忧伤的马匹,又放牧于长满艾草的河流。在时间的岸上,我丢失了很多东西。”我不知道这艾草是不是我在家乡常见的那个艾草。

      绍兴一带,艾草常见有三种,一个叫黄花艾,一个叫鸡爪艾,还有一个叫蕲艾,最后一种往往在端午登场,与菖蒲等一起做成辟邪之物,做成一扎扎的,在街头售卖。买上一扎,挂在门上,应应这节气。前两种艾草,清明前后采来,做成绿绿的艾饺。

        绍兴俗语把采集艾草,叫做“刁”(土语)艾。我想可能就是摘艾草的嫩芯的缘故吧。艾草可不是一把把撸或拔的。艾喜欢长在阴凉之地,一开始是毛茸茸的叶瓣,越长越精神。黄花艾长到一定时间,顶端便会开出黄色的小花。鸡爪艾则不会,碧绿的叶子只会更加青葱而已。

      艾草嫩芯在清水中濯洗,然后等锅中水沸,便下去汆水。若想这绿色保持的更加鲜亮持久,往往加点食用碱。待汁水碧绿,便滤了水去,把艾草团成一团,挤出水分,剁成碎末,掺在粉中。这个粉是有讲究的,糯米粉加两倍的粳米粉,加水揉搓成团。由于糯米粉比较粘手,这个揉搓很是讲究。我于今年试了一次,总是粘手,到最后这个比例数估计破坏的一塌糊涂了。

        艾草做成的糕点常见两种。一种是在印模中印出一个个的饼。往往不放馅,只是在揉粉的时候加了糖。嚼起来带点微微的甜,又有艾草的清香。我最喜欢吃这种。

        还有一种就比较讲究,就是里面裹上馅料,做成饺子形状的,我们称之“艾饺”。我觉得其实像北方的韭菜盒子。馅料可咸可甜。

        咸的往往是这个季节的最旺的春笋和咸菜,再配一些香干和肉丝,在油锅里翻炒,不一会便是这股鲜香的味道。艾草团搓成一个个小剂子,擀成一个个小圆饼,没有饺子皮薄。摊在手掌心,用调羹挖一勺,慢慢铺在皮子上,然后手巧的,可以掐出小花边,裹成一个掐边饺子。

掐边艾饺

        甜的更多了,可以是豆沙,可以是白糖芝麻。我最喜欢吃芝麻馅。热热的时候,咬一口,白糖在里面融化,一咬,便要有流下来的感觉。所以吃的时候,总是要昂着脑袋,生怕糖汁流下来,脏了衣服。现在的馅料更是丰富,前段时间的网红馅料是蛋黄肉松馅。豆沙馅里裹着蛋黄和肉松,甜中有咸,我吃起来总是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突然就想起了慧能去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的小故事。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禅意很深,分析下来,竟还有陆王心学的影子。

        生活就是如此。餐桌上总能听到那么一两句,说小时候觉得此物怎么怎么美味,现在一吃大不了如此。所以打着“回归”主题的食物,总是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和味觉。我记得《舌尖上的中国2》曾经做过一期以《家常》为主题的片子。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成长、相爱、别离、团聚”之味。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所以,我们总是在寻找老味道。其实,味道还是那个味道,只是我们的心已经在时间的长河里丢了很多东西,抑或是捡了很多。

筷子压出花纹的艾饺

你可能感兴趣的:(故里食物之艾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