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沟通的重要?”
“——从业的第5年。
以前总以为,沟通讲究的方法,是唇枪舌战里的博弈战术。向我这么佛系且没什么大志向的员工,根本不需要。可是,当你真正开始读懂这个大环境的时候,才会发现沟通的重要性。因为,好的沟通最起码会保护你不被欺负”
——同事小新
在更多的时候,我们更愿意把沟通叫做:唠嗑、交谈、协商、谈判……,小到三五好友的小聚,大到国家之间的博弈,都有沟通的存在。而我们,大多只有在大场面的时候,才会正视它。才会为她做一些准备,学一些即时的储备知识来应付。
可现实是,在我们的日常琐事中,沟通其实普遍存在且更为重要。回望我们曾经的交谈场合,无论是跟朋友,跟同事还是跟老板,我们时时刻刻都在通过语言展示着自己的立场。哪怕是打个照面的一两句话,我们都在试图用语气表达着想要表达的情绪。
然而,正式因为适时准确地表达自己很难,所以我们总是试图学习如何在沟通中隐藏自己的情绪。面对一个讨厌的上司,面对一个总是强人所难的同事,面对时时刻刻负能量爆棚的闺蜜,我们总认为应该用面无表情来隐藏自己内心的真实的OST。
因为它们看起来是一件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小事,所以,我们从未认真的学习过应对方法。也因此,大多数时候,我们只会选择摆出一张POKER FACE。认为它是唯一有效且诚实的行事方式。
然而,在读过由罗纳德·B·阿德勒和拉塞尔·F·普罗克特所写的《沟通的艺术》这本书之后,你会发现在这些每天不断上演的情境中,其实我们,与其选择面无表情被迫应对,不如提前决定自己在不同情境中所要呈现的角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化被动为主动。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脸面’,或者说拥有一系列不同的角色。成为一个沟通高手,部分取决于他能否依据不同的情境挑选出最佳的角色。”
同样,咱们有句老话形容会说话的人,叫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其实说的也是这么个道理。如今跨越了大半个地球的得到认证,可见这个方法,刨除我们后来赋予的贬义来看,其实是很重要和实用的。
不过,根据我们生活中的理解,这岂不是虚伪,岂不是无法表达真正的自己?
那么,真正的自己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难道那个真正的你就是如此单一的情感模式么?
按照书中的观点,我在成为我之前,经历着自我塑造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一直会延续到生命的终止,但是,起到决定因素的阶段却是30岁之前。
从还是一枚受精卵开始,我们体内的基因、后天经历的社会环境、重要他人给予我们的定位以及我们自身的自我概念,都影响着我们的人格。
作者语:“我们每个人得出的自我概念,其实反应的是我们认为别人看待我们的方式。而我们适用的沟通方式,某种意义上是被人格‘设计“出来的”
可见,那个我们时时刻刻想做的“自己”,其实并不是单一且固定的。而我们使用的沟通方式也理应符合我们的“多重身份”。只不过不同的是——我们要袒露自我到何种程度。
“自我袒露是指有意透露与自己相关的信息的过程,而这些信息通常是重要的,不为人知的。通常,我们评价彼此之间关系亲密与否的一个方法,就是依据我们和对方分享了多少信息来决定的。”
因此所谓沟通,更像是信息置换。而亲密关系的沟通进一步说是秘密置换。一来一往之间,交换的是彼此想要给对方留下的印象。而好的、稳定的交流里,虽然不是一对一实时交换,但是总是要有袒露自己的部分在。
那我们要如何判断要说到什么程度?
刨除常规的方法——陈述事实、套用陈词滥调、给出观点和倾诉感受之外,我们可以利用乔哈里视窗来审视袒露的水平。
“关于我们的一切:好恶、目标、秘密和需求等等,可以分为自己知道的和不知道的,也可以分为他人知道的和不知道的。根据这两种方式的交叉,我们袒露的内容可以分成四部分——1、开放区:自己知道且他人知道;2、盲视区:自己不知但他知;3、隐藏区:自己知但他人不知;4、自己不知且他人不知。”
在沟通中,我们则需要根据双方的关系来判断彼此之间要对应哪个区域。
比如,若对方是我的闺中密友,那么我更愿意用我的隐藏区来对应他的隐藏区。若对方是我敬重的长辈,则要更多的用自己的盲视区来应对对方的隐藏区。这样,我们的沟通才是优质且有效的。
相比于面无表情的隐藏内心情感,适当的袒露更能宣泄自己,更互惠于交谈者双方,能在特定的时候用于自我澄清,也可以建立一段新的关系和更好地维持彼此友谊,甚至可以增加你的社会控制——对他人和对情景的控制。
可见正确且适度的袒露,不仅可以保护我们自己免受对方的困扰,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我们自己的沟通目标。
用作者的话说“真正的沟通,是策略性的来影响别人对自己的观念。也就是说,沟通中的我们是旨在向他人呈现出自己不同的脸面或角色。沟通者借着管理他们的举止,外貌和配备来创造一种认同,以便和不同的人互动。每个人都有很多个自己可以展现的面貌,选择其中之一示人,并不代表这个人不诚实。”
所以别再傻傻的用冷面孔应对,用自己的方式加入到交流中吧,与其逃避或者让地方误解,不如让自己获取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