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风起荆楚,人工智能中国体系即刻启航

AI风起荆楚,人工智能中国体系即刻启航_第1张图片

12月18日,2021东湖国际人工智能高峰论坛的现场,倪光南院士提到,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具备条件发展“中国体系”,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同时应用层次十分繁荣,人才、企业迅速集聚,政策指引和产业发展的双重驱动下,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回忆20世纪,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彼时,中国不得不师彼之长,“今之机器、重学、算学、化学、电学,有心人诚当讲求……火轮车、电线之类,当设法第次添设”。

回到当下,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各国都在抓紧布局。自2017年开始,国家以及各省市、地方政府,都发布了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和规划,将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着重提到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

这一次,中国走在了智能时代的技术前沿,无西学可采、无洋器可制,需要有志之士率先迎接AI产业化及产业AI化过程中的挑战,携手建立起人工智能的“中国体系”。

我们看到,即将结束的一年,在昇腾AI产业的基座上,武汉拿下了人工智能产业的第一座战略高地,打造出了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武汉模式”,其他城市也在快速应变,“中国体系”初现。

曾几何时,电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从当下开始,AI算力也将改变未来的中国和世界。历史性的时刻已经到来,读懂这一年各大城市与昇腾AI产业的变化,或许是我们在宏大时代变局里,把握住AI产业发展规律、找到关键方法论的一个方式。

AI风起荆楚,人工智能中国体系即刻启航_第2张图片

当时代的齿轮,在荆楚转动

想要读懂中国AI的2021,无法忽略荆楚大地上的AI风起。

一方面,武汉敢为人先,建设了全国首个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一中心四平台的“武汉模式”,并已开始复制到其他重点城市;同时,“武汉模式”上线运营几个月,已经诞生了一大波货真价实的应用与解决方案,武汉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智能遥感开源生态联盟、多模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组织相继成立。

AI风起荆楚,人工智能中国体系即刻启航_第3张图片

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建成与落地,可以说是AI产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缩影。

为什么荆楚大地会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优选地?

首先,人工智能是科技创新的领头雁,是拉动增长的生力军,是美好生活的新载体,成为湖北政产研各界的高度共识。去年,武汉被科技部列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并率先启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通过大力发展AI产业,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湖北力量、展现湖北作为。

其次,武汉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具备良好的经济基础、创新氛围、人才生态、应用场景,这些既有优势与人工智能新技术的结合,是打造新时代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此外,湖北拥有华为、中信科等300多余家人工智能企业,机器人、无人驾驶、智能安防等领域发展迅速,这些高科技产业集群对算力需求越来越迫切,直接推动算力基础设施的迭代升级。

不难发现,通过人工智能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带动当地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武汉与湖北的选择,已经成为全国重点城市的共同追求。

清华大学郑纬民院士认为,人工智能三驾马车:数据、算法、算力中,算力严重制约了我国AI领域的发展。

因此,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中,把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作为城市新型公共基础设施来建设,由政府主导,像提供水电一样,提供普惠的算力,也成为各大城市的一致选择。

其中,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建成,也成为探寻人工智能“中国体系”的一个范本。

觅制器之器:

武汉与昇腾的精密对接

AI风起荆楚,人工智能中国体系即刻启航_第4张图片

回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力发展史会发现,真正让人类不再靠点蜡烛照明、人人都能用的起电的人,其实不是灯泡的发明者爱迪生,而是打造了规模化商业电网的塞缪尔·英萨尔。

相比小型发电机,大规模电网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通过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2.通过集中发电,最大程度发挥电站设备的潜力;3.通过主动发现客户的用电周期,帮助各行各业用上电、用好电。

类似的逻辑,也发生在新型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中。

建设一个技术领先、匹配市场需求、可靠可用可扩展的公共算力基础设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挑战是十分巨大的。

以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例,就将湖北需求与昇腾计算产业,进行了精密的对接。

1.规划与需求的对接。

大型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决策力、判断力、预见性。需求出发,才能做好清晰合理的规划。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建立,洞察到企业、高校和社会的现实需求,为了给大量组织提供普惠的AI算力,武汉率先启动了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建设。

各部门“谋定而快动”,根据“一中心四平台”的建设理念,在建设计算中心的同时创建生态创新中心,对于入驻企业提供解决方案设计、AI应用开发(迁移)、上市联合营销等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帮助企业完成智能化转型。

2020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于2021年5月31日建成并投入运营,核心建设周期仅5个月。上线6个月以来,算力供不应求,月平均使用率超过90%,目前已经超过100家企业入驻,也证明了这一基础设施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AI风起荆楚,人工智能中国体系即刻启航_第5张图片

2.基线与能力的对接。

作为支撑人工智能产业的底座,最担心的就是底层软硬件能否安全、可靠、长期地支撑未来业务发展,自主可信,也成为算力基础设施的基线。

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许映童认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吸收了过去工业体系的教训,在布局上,从底层的计算硬件、人工智能框架;中间的云平台;上层百花齐放的AI应用等,都进行了全方位的考量。

昇腾也作为基础软硬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唯一共建单位,与湖北携手打造武汉模式,探索中国体系。

目前,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包括Atlas系列硬件、异构计算架构CANN、全场景AI框架昇思MindSpore、昇腾应用使能MindX以及一站式开发平台ModelArts等,帮助相关产业伙伴和开发者高效使用AI能力。

2021年,昇腾AI平台也在持续升级。华为开发者大会2021期间,MindSpore1.2正式发布,成为国内首个支持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的开源框架。9月25日的华为全联接2021大会上,发布了昇思MindSpore1.5和CANN5.0版本。

依托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算力,中科院自动化所训练出全球首个三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武汉大学研发出全球首个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深度学习专用框架(武汉.LuojiaNet),并构建业界最大的遥感影像样本数据集(武汉.LuojiaSet),这些先进的科研成果,也为湖北的AI产业集聚,奠定了基础。

AI风起荆楚,人工智能中国体系即刻启航_第6张图片

3.产业与生态的对接。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难点是技术变化日新月异,企业、高校、人才需要持续跟进和支持,来不断加深和迭代对技术的理解与应用。所以,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终点绝不仅仅是机房,生态必不可少。

武汉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作为支持计算中心运营和创造产业价值的主体,就起到了重要的桥接作用,也开创性提出服务产业的“武汉模式”。除了对外提供公共算力服务之外,也承担着应用创新孵化、产业集合发展、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任务。

而创新中心的背后,离不开昇腾AI产业的一系列能力支撑。

在产业扶持上,昇腾AI不断将垂直场景打通,让相关产业企业联合在一起。5月的华为中国生态大会2021上,发布了《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优秀案例集》,集结昇腾AI所赋能的10+个领域的优秀行业场景应用,为行业创新提供克洛狄的借鉴案例。7月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1),40余家合作伙伴与华为共同发布了昇腾智造、昇腾智城、昇腾智行、昇腾智巡四大行业解决方案,进一步加速AI应用落地。

同时,武汉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包括场景分析、方案设计、模型开发、应用开发、产品/解决方案上市、联合营销等,降低中小企业的开发门槛,加快创新应用孵化。目前,已经吸引了100+企业与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展开合作,并联合孵化出50+解决方案。

4月24日-4月26日,华为开发者大会2021期间,正式启动“昇腾众智计划”和“昇腾优才实习计划”。其中,华为与55所全球高校的140多个团队合作,开启昇腾众智计划,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伙伴参与到昇腾AI基础软件的众智开发中。同时,通过“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把昇腾AI技术知识融入到高校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相关理工科专业,已完成《昇腾AI处理器架构与编程》和《深度学习与MindSpore实践》等数本合作教辅的编写及出版。

AI风起荆楚,人工智能中国体系即刻启航_第7张图片

因此,在人才培养上,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也联合华为,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昇腾人才培养体系。其中,湖北省高校就承接了众智计划中160+算子、25个模型、1项应用的合作任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也都积极参与智能基座项目,2021年共开设105门课程,储备老师75位,覆盖16000多名学生,为AI产业培养出源源不断的人才。

昇腾AI生态的能力,与湖北AI产业发展,如同齿轮一样精密对接、紧密嵌合,构筑起“政产学研用”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服务体系,让算力基础设施变得牢固,实现AI技术和行业场景深度融合,让人工智能真正走入千行百业。

AI风起荆楚,人工智能中国体系即刻启航_第8张图片

在路上:时代变局,

启动于此时此地此间

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2021会变成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

“武汉模式”的成功实践,证明了“政产学研用”通力协作的可行性与价值空间,也让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与产业界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紧密咬合,成为城市转型升级的“密码”。

2021年12 月 18 日武汉召开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验工作推进座谈会”上,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武汉作为人工智能发展试验区,在推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发展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且取得了突出成效,下一步将以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试点,完善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建设。

目前,全国 20 省多个城市已经规划或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支撑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提升城市科技竞争力,抢占城市发展先机。

6月,“南京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和“江苏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南京)”重磅发布。7月,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1)上,大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式签约;9月,西安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上线;10月,成都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成立。10月底,2021数字经济峰会暨新型智慧城市大会上,中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式投运。

AI风起荆楚,人工智能中国体系即刻启航_第9张图片

一方面,各地的新型算力基础设施,与昇腾AI产业的能力叠加,变成城市的公共设施及服务,向千千万万个行业与开发者打开真实畅通的渠道,带动当地区域的AI产业发展。

同时,基于昇腾AI生态的新型基础设施,在全国范围内被不断点亮,“由点及面”,让人工智能与产业、科研的融合、共建、共享成为可能。

在9月25日的华为全联接2021上,深圳、武汉、西安、成都等多个城市共同点亮“人工智能算力网络”,支持模型、数据、应用在区域间的高效互通和可信流动。预计在2022年,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将会与深圳鹏城云脑等节点的互联互通,打造算力网络的核心节点。

可以预见,接下来人工智能“中国体系”,也将迎来广度、深度、高度的全面提升,实现1+1>2的AI产业增长。

一个生机盎然的“中国体系”,正在华夏大地上生长壮大。关于智能时代的宏大想象,也有了一个真实而具体的前进方向。

AI风起荆楚,人工智能中国体系即刻启航_第10张图片

当我们回顾武汉模式的成立、中国AI的一年行旅,会发现昇腾AI所酝酿的第一道风景线已经初现风采。而就在此时此地此间,人工智能“中国体系”与昇腾AI产业蓬勃发展的相映成辉,并不是一种偶然。

2021,从昇腾AI与各大城市、产业伙伴的紧密拥抱中,我们能够得到以下启示。

1.不重新发明轮子。

人工智能技术更新换代快,垂直场景需求多元化,企业与高校的创新智慧应该更多放在攻坚克难、应用落地上,不能耗费精力去重新发明轮子。所以,昇腾AI软硬件平台的基础能力与技术布局,也就成为区域产业应用创新的基石,更快更好地接入智能时代。

2.可靠可信是前提。

既然要让AI产业跑在既有的轮子上,那么必须拥有足够强的技术领先优势、产品全覆盖、解决方案可落地的能力,才能够收获当地政府与产业界的信任,昇腾AI的全栈领先,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成的,极大提升了产业升级效率,支撑可靠可信的普惠AI。

3.志坚不畏事不成。

不能忽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本身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武汉模式”的顺利建构,与湖北省及武汉市领导、产学界人士的强大精神能量分不开,在战略部署上勇于先人一步,在建设支持上不遗余力,在技术创新上众志成城,在产业合作上与华为等伙伴坚定站在一起,最终实现了“武汉速度”。武汉这座英雄之城,在人工智能时代继续书写着自己的传奇,与昇腾AI的开源开放、奋力突破不谋而合。

从武汉到全国,从技术到生态,从畅想到落地,昇腾AI产业已经与众多城市整合在一起,成为智能时代的高速履带,转型之路的亲密战友。这是2021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中,最令我们期待的故事之一。

随着人工智能“中国体系”向前、向远,抓住时代机遇的城市,正无限接近于未来。不禁想起一首诗:玉座临新岁,朝盈万国人。

经过了千百年的风云变幻,终于,我们再一次引领了潮水的方向,不必“向外讲求”,而是欢迎其他城市、其他国家来学习“中国体系”。回顾昇腾AI产业的2021,有理由相信,这一天或许会很快到来。

AI风起荆楚,人工智能中国体系即刻启航_第1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编程语言,区块链,微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