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内卷激烈 回顾2020

【 引子 】如果你看关于 教育内卷,如果铺开全国教育内卷地图到桌上,排排坐,我认为非深圳和北京莫属,深圳是关于一房难求,价格已经蹿上月球的感觉,而北京的那群海腚区的鸡娃们就是内卷的样板,为啦延续自己来之不易的中产地位,他么对下一代给予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你也可以想象到,在那个教育投入的互相攀比营造的氛围之中,内卷的激烈程度非常人所能想象,叹为观止

在北京,公认的教育中心在海淀,而海淀区最好的六所公立学校——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101中学、十一学校和首师大附中,统称为“海淀六小强”,这六所中学承包了海淀九成以上的高分段和清华北大录取名额。
家长中间流传着一种说法,以“六小强”为目标的妈妈,需要让孩子在10岁之前完成这些任务:1岁开始中英双语教学;3岁能看英文绘本、背100首古诗;4岁,学乐理、钢琴、画画;6岁上区里最好的小学;8岁看完《西游记》《论语》,绘画拿到全国奖;9岁钢琴过十级,运动拿到市级比赛名次;10岁奥数比赛一等奖,拿到PET(剑桥英语考试二级)证书。

下面的文字读下来 强烈的内卷扑面而来、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导致家长更容易把精力投入在孩子身上。“西方人的观念比较突出自我,中国人向来就很重视子嗣,你就是再成功,家里有很多房子、财产,结果还是给孩子,最后大家重心会放在后代上。”
刘潇一直觉得自己不算焦虑,但如果孩子成绩掉到班里十名之后,她还是会生气,“你就会忍不住要吼,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不吼的妈妈,但还是会吼”。
“焦虑是很难去化解和减少的,整个社会环境就是推着你往上,你没有办法,大家不会对每个职业都有敬畏心,实际上还是会有圈层。”刘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对成功的定义,多多少少肯定还是有些表面的。小孩自己都会说,谁家的房子好大、谁爸爸开的车挺好,他会觉得原来这个人的爸爸妈妈是有能力的,这种定义是始终在的。”
“一旦没教育好,就有阶层滑落的焦虑”

如何看待逐渐走向平凡的孩子,如何纾解?更多的是不甘。

她对儿子的期望是考上985高校,但清楚现实是残酷的,光凭分数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少之又少,“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其实吃不了这个苦,从早到晚都要拼命地读,得像衡水中学这种方法才行,一分一分地抠,很多东西都要冲着满分去考。”
安柏最近读了《我的二本学生》这本书,再次意识到“二本和985真的没法比”。如今遍地大学生,很多公司只招985、211毕业生,“你如果从好学校毕业,你的选择范围是巨大的,但如果是很普通的学校,你就得等人家来挑你,(学校)就相当于是敲门砖”。
天才小神童的新闻层出不穷,安柏感觉整个环境越来越“鸡血”了。“妈妈焦虑的根源就是怕孩子不幸福。一旦没教育好,他的选择权利就会减少,就有阶层滑落的焦虑。我的学历挺好的、工作挺好的,如果孩子不如我,那他怎么会有幸福成功的人生?”
几乎每位家长都说自己能够接受孩子平凡,但还是在言谈间对孩子寄予厚望。刘潇的说法是,“平凡没什么不好的,但这个平凡如果是他自己该有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比较消极的平凡,我是不太接受的。”

↑《海淀妈妈“上岸”记:“顶尖再往顶尖去是很难的》南方周末专栏

image.png

↓《小别离》


image.png

影视剧剧情演绎也是扣动当下人的G点,

当然还有一些媒体人之间的唇枪舌战,表面上争论(如)否(何)接受**成为(即将)普通人的自己的娃?心态如何?但实质是 内卷激烈之下是明智的放弃?还是徒劳的死磕下去? **,

奋斗啦未必有好结果,但是不奋斗是肯定不会有好的出头之日!我们姑且称之为 奋斗派,

还有就是劝放弃内卷,接受平庸的娃,譬如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关于孩子教育的演讲《我正势不可当地让自己的娃成为一个普通人》

和她老公讨论要不要让孩子学弹钢琴。她说:“不要,你想想看,北京可能有300多万孩子在学钢琴,咱们楼上楼下就有四五家,在这种情况下学钢琴,要想出类拔萃,这不是自取灭亡吗?咱们还不如让孩子学习古希腊罗马史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怼她人不在少数,这是2020年末教育内卷话题最激烈的事件之一,

刘瑜在谈到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或者更细化为美国、德国、芬兰教育)哪个更好。刘瑜讲了个中美教育悖论:“中国的基础教育很好,相比之下,美国很多中小学生连基本的加减乘除都不好。但是,到了大学尤其是研究生阶段,美国的优势开始出现了,最后各种诺贝尔奖,他们拿的最多,而中国本土培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少而又少。”

专栏作家吴进远怼过去的一番语言让我对这些高知的语言中结构逻辑性非常强印象深刻, 有种 惊叹的感觉,

“可是这个悖论却引起了另外两个悖论:第一个是个逻辑问题,既然我们讨论的是培养普通人,为什么要用得诺贝尔奖人数来作评价呢?我看不出逻辑上如何自洽。第二个还是个逻辑问题,逻辑学的同一律问题。 加减乘除都不好的那些人,和大学研究生阶段发挥优势乃至拿诺贝尔奖的那些人,他们是同一批人吗?他们受到的是同一种美国教育吗?我没有培养过拿诺奖的,但上藤校或 MIT,CalTech 这种非藤校的学生还是带过几个的,他们在读书用功努力,晚上睡得晚,刷题模拟考试等等方面,与中国重点中学里的学生没有什么两样。
对于中外教育,还有另一个极端的看法,觉得我们是五千年的文明,不需要向二百年学什么。其实,五千年的文明之所以延续五千年而仍然生机勃勃,是在这五千年中包容、学习、吸收许许多多二百年的长处而实现的。”

啧啧 ……,好一个伶牙俐齿,悖论,我滴神呐,言简意赅,换成我肯定会 吴进远都走啦一个小时我还在 原地愣神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的内卷激烈 回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