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看透本质》

任何事物都有表象和本质之分,大部分人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只有看透事物的本质,才能彻底掌控整个事物。这本书就是作者(陈中)谈对本质的认识及如何看透本质。

本质是什么?本质原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但在这概念发展过程中,从这一核心出发,边沿不断扩展,从性质,扩展到原因、目的、作用等,只要是根本性层面的内涵,都被纳入了“本质”这个范畴中。

所以,这里的“本质”主要是指事物最根本层面的内涵,它可以是事物最根本的属性、最根本的特质,或最根本的目的等。

这本书我主要获益两点:

一、真正的本质是不可知的。

事物以“本质”为核心,以360度向外呈视;我们受以生存为主导的种种演化限制(感官与想象等),只能看到部分视角,就像盲人摸象故事中的“盲人”。

就是说我们看事物,其实是有东西阻隔的(就像我们只能感知可见光一样);这个隔断,来自于我们的视野和眼界,视野越宽,眼界越高,隔断就离我们越远,我们能观察到的事物就越多。 我们是“画外画”、盲人外的“盲人”。

我们所说的本质,都是自以为的“本质”。

所以,真正的本质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一种关于本质的认识是否能够解释相关的各种现象,是否能够推论出未来可能的表现,给行为提供指导。解释力越强的本质假设,越可能接近真正的本质。指导力越强的本质假设,越可能接近真正的本质。

二、怎么认知“本质”

我们可以从抽象角度看事物,一般有三个层次(三层次说):信息层、逻辑层、假设层

信息层,也是我们认识事物最先关注到的表层,是什么样的,有什么。

逻辑层,再了解为什么是这样,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假设层,想真正理解一个事物,就会进入假设层面,关注逻辑思考的起点是什么。

这就像我们看到一棵树,总是先被它艳丽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所吸引,然后关注它的枝干,再关注它地下的根系。(本质、规律、现象——信息在本质与规律上联结)

只有深入到了假设层面,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一个事物的本质。

而假设层面是一种假定,既然是假定,就可以假定为这样,或假定为那样,然后看哪一种假定更有解释力。

假设层面的改变,会带来认识和行为的改变。

假设层,我们可以用一个模式——doctors去认知:

其中,d代表定义:definition;o代表起源与历史:origin and history;c代表对应事物:counterpart;t代表性状:traits;o代表目的与作用:objective and function;r代表原因与关键驱动因素:reason and key driven factors;s代表结构与关系:structure and relationship。

定义(Definition)往往涉及事物最根本的方面,从而让你能够将该事物明显地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

起源与历史:事物都有存在的理由与价值;

对应事物: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性状能够给我们一种直观感受,从感性层面去触摸和把握事物;

目的与作用:探究目的背后的目的;

原因与关键区动因素:原因与关键驱动因素(Reason and Key Driven Factors)是从逻辑线来认识事物的。想要找到原因与关键驱动因素,就要去梳理事物的运行机制。所谓运行机制,就是事物运行的动作、流程以及逻辑。梳理运行机制时,要去发现原因背后的原因。很好的方法就是丰田的“5why”分析法,连续追问为什么。

结构与关系:(Structure and Relationship),是从关系线去认识事物的。有内部和外部的结构与关系。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及其结合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看透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