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职场遇到过阶级差异吗?

不知道你们是什么时候开始有“阶级差异”的概念。

可能因为贫穷限制了我的眼界,我对这种社会现象比较迟钝,此前的“阶级差异”都只是文学作品或电视屏幕上一个遥远而模糊的概念;大学里同学之间消费水平的高低,都只能算是贫富差距;当我步入职场,才真正见识到什么是“阶级差异”,而且不可跨越的那种。

我最近一份工作是与美相关 偏时尚的行业,在这里能遇到不少顶尖人才和行业大咖,也能接触到大大小小的漂亮网红;公司以年轻又漂亮的女生居多,白富美不少。

我工位旁边的女生,北京本地人,市内3套房仅供出租,京郊有自建的大别墅;三五千的鞋只是基础款;十几个LV换着不重样;晚上梦见留学吃过的小吃,醒来便马上订机票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作为来自一枚来自十八线小县城的女屌丝,买鞋买包从不超过300,购物只上天猫京东,出游从未出国,在北京买房简直是天方夜谭。被这样一位衣着精致 生活考究的白富美秒得渣都不剩;也只有坐在这样一位有钱任性的北京土著身旁,才得以近距离窥见有钱人的世界——而她只是公司白富美一个典型而清晰的缩影,毕竟公司从不缺LV爱马仕香奈儿的logo和假期欧洲游澳洲游的朋友圈。

另一位在上海500强外企工作的同学经历更夸张。一位女同事邀请她参加婚礼,她买了张火车票就去了。等她拖着行李箱狼狈地从人潮涌动的火车站出来,发现对方开着玛莎拉蒂在站口迎接她;到了婚礼现场她才发现,除了她一个人是坐火车,其他人都是开着玛莎拉蒂兰博基尼等豪车去的……

事后我同学感慨,那一刻她的价值观真的得到了彻底的颠覆:以前觉得只要自己够努力够优秀,想要的一切都会如愿以偿;当生在罗马的人在你身边拉开巨大的阶级鸿沟,你会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苍白无力的。

这画面像极了3年前那篇火遍朋友圈的文章——我奋斗了18年,才有资格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唯一不同的是,喝咖啡换成了坐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取得同一场婚礼的入场资格。


面对巨大的阶级差异,努力还有意义吗?

说实话,如此现实而残酷的差距摆在眼前,很难保证心态不崩。但是如果现实给你一击,你就顺从地就地卧倒放弃抵抗,估计后半生你都只能沦陷在痛苦和消极的情绪里。

我时常扪心自问:你心态还好吧?不会羡慕嫉妒恨吧?说实话,会有羡慕,但嫉妒和恨不至于。我羡慕的不是她们所拥有的名牌,而是牢固的经济基础所带来的职业自由——拥有辞职自由和选择自己理想事业的权利。

但如果有人告诉我:你努力有个什么劲?反正你这辈子也超越不了这群人!

我会鄙视这种短视的观点。也许我这辈子是超越不了,但至少我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下一代一个更高的起点和平台,万一下一代就超越了呢?


世界就是公平的,那些家境比你优渥的,可能他们的祖辈父辈就是比你祖辈父辈更努力。比如我那个白富美同事,她的爷爷奶奶也是农民,直到父辈才跳出农门成为薪资丰厚的白领,也就能给她优越的成长环境;而我的父母没有跃出农门,也不曾离开小地方半步,导致我和她之间的差距就这么大。仅仅一代的努力,就将我们的差距拉开如此之远。

如果你觉得我们之间存在地域差异(帝都和十八线小镇)不具备可比性,那还是回到我上海的同学身上。她最后找了位条件优越的大叔:顶级名校毕业,500管理层,上海市里两套房,沪郊买了大别墅。这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外地人,算妥妥的人生赢家了吧!

而她的父母与大叔年龄相仿,却只能在偏僻的小县城做最底层的工种,收入也不稳定。造成人生轨迹天差地别的关键在于——再往上追溯,大叔的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懂得为教育投资,也能给予物质上的资助;而她父母的父母,是大字不识的文盲,不信读书改变命运这一套,所以她的父母只能在家务农。用她自嘲的话来说:农二代还在落后的乡下干着农活,知二代已通过教育实现了买房自由;农二代的子女总算跃出了农门,却只能抱知二代的大腿才能在大城市扎根……多么痛的领悟。

归根结底,都只是因为祖辈父辈更努力呀!所以,不管你与别人的差距有多大,都没有放弃努力的理由。一代人达不到的高度,可以把目标拆分,分给几代人去达成。人生本就是一场接力长跑,不要把它当成百米赛道。最害怕还没开始你觉得不可能,就主动退出赛道放弃参赛资格。

当你发现你身边绝大多数人家境比你优越,不要自卑,更不要灰心。你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这意味着你已开始摆脱原有的阶层,你的整个人生都在走上坡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在职场遇到过阶级差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