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与父母

      我实在是没有想到,这个年纪了,还会如处在青春叛逆期一般与父母有着极其别扭的关系。想牵理一番却不知从何牵起。

      大概是那天我妈告诉我,做人不能只顾自己快活,不能太自私,要学会奉献。话对不对先另说。当年她和我爹结婚的时候是在出租屋,生我的时候也在出租屋,我大概3岁的时候我家才有了属于自己的避风港(房子)。在经历了一大段拮据时光后,日子才渐渐有起色。读幼儿园的时候暑假我爹妈都要上班,我就被放在外婆家,他们晚上再来接我。我就这样慢慢长着。后来的很多年,我听了很多遍他们回忆当年日子多难熬,我一点印象都没有。是因为他们在物质条件十分匮乏的时候处处以我为先,所以我的童年一点也不苦。但我知道,那些年的辛酸,他们终身难忘。

        我工作后这几年她经常念叨,说我们这代人很幸福,结婚生子,房子车子,可以有父母帮衬。而他们那个时候,兄弟姐妹太多,父母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想我是可以理解的,一代人年轻时吃的苦会如烙印一般烙在心上,经岁月洗礼后,即便心脏已生了无数新血,可烙印依然在。时不时地抚摸一下,再将曾经的滚烫伤痛描述给下一辈。但我又不能全部理解,毕竟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而且,我或许更迷恋,物质基础外的世界。

        这就是矛盾的根源:我的生长背景与他们截然不同,但我的一整个成长过程无处不受他们影响。

        说回奉献。我曾经跟我妈讲过,我其实没有那么执着于生育,可有可无,随缘。但这种类型的话次次都可以挑起她高昂的情绪,屡试不爽。她会很愤怒得告诉我,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成家立业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不生孩子谁给我养老,就算为了老人也应该生孩子,我太自私了,只为自己而活。

        真的是一张密织又乱搅的网,我哑口无言。我试图让她明白,如果我的生活平顺美满,或许愿意迎接一个新生命,可如果我连自己都没有打理好,要怎么去奉献,可以主动选择的事为什么要被挟裹着被动接受。我的困境以及困境给我的心理痛苦,想必他们无法真正理解。因为我自己都快理不清困境这张网了。我只有不断尝试,不断解决,再不断妥协。

      不可否认,他们很爱我。在我还是孩童时,给我关爱呵护。在我成长道路上,为我加油打气,每天比我起得还早为我准备早饭。我记得高二有段时间我口味是清汤面加葱花,后面又变成白粥加榨菜,再后来变成豆浆配油条,我爹就不厌其烦的每天根据我为我做帮我买。现在,他们向我提供物质帮助与压力分担,与我谈心,试图排解我的每一份不愉快。可是不再年轻的人对不属于自己的时代认知有限,他们眼中的世界与我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我总是又十分愧疚,没有变成他们想要的快乐的样子,他们只希望我快乐,我没有做到。

        所以这次,我下定决心,试着脱离但不逃避,试着忽略一些不必要的关心,试着不妥协,试着独立地做每一个选择。精神也好,物质也好,去尝试着,真正的独立,真正一个人过生活。

        虽然很难,但我想我可以做到。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与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