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玫跟我吐槽,已经在某家工作了4年的她,最近去人事部门办事的时候,意外看见了HR桌面上的工资表。
小玫偷瞄了一眼自己当月的工资,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她下一行的列表中,那位入职刚满一年的同事,薪资竟然比自己高出2000块!
愤怒掺杂着嫉妒的情绪瞬间涌上心头,小玫试图摆脱这样的消极情绪,脑袋里不断进行理性对比:
是他的学历比我高吗?不对,两个人都是同水平的大学本科毕业,在这方面没什么差距。
是他的工作经验更丰富吗?同事工作时间总共才满两年,上一个工作单位还倒闭了,这方面他根本不占优势。
那他的工作能力有比自己强很多吗?实际上,刚入职的时候他什么都不懂,好多事都是小玫带着做的。
难不成这个同事有背景?也没有啊!小伙子加在外地,完全是个愣头青,前两天刚被领导批评了一顿,说他考虑事情不周全……
小玫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不公平,对方在各个方面都和自己差不多,甚至自己在工作资历上还更占优势。同岗同级的情况下,他的薪资凭什么高出2000块?
1.职场中,多得是你不了解的薪资不公!
因为我也曾经历过类似的薪资不公问题,所以我前前后后找到过不少HR、职业咨询师和普通职场人聊过这一个话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职场中,多得是你不了解的薪资不公!
① 被上司眼红的小陈。
小陈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一家环保企业工作,这家单位以前隶属于当地环保局,所以企业内人事关系复杂,有体制内公务员、有国企编内人员,还有像小陈这样的聘用制员工。
小陈刚刚步入职场,对于同事毫无防备心。有一次直属上司随口问他:“下个月转正了吧,工资多少啊?”小陈随口就回答了。
没想到从那以后,小陈处处受排挤,试用期过后他终于决定离开。
辞职后他才知道,那位领导因为学历低(领导是大专毕业,小陈是985研究生),在单位里全靠混资历。自己处处受排挤,只因为转正后的工资跟领导差不多,上司眼红了。
② 因业绩太好被降薪的小周。
小周是某家创业公司的销售员,她刚入职的时候,公司为了鼓励员工多做业绩,定下了阶梯式的提成体系。销售额满1万提成1%,2万是2%,最高比例是10%。
刚开始的时候,公司里大多数人拿到的都是2~3%的提成,到手的工资最多7000多块。一年以后,小周凭借个人努力和一点运气,连续拿了4个多月10%的提成,月收入能有两三万元。
刚开始经理还一直表扬她,可是眼看着小周的收入越做越高,公司领导层坐不住了,直接调整了薪资结构,把最高的提成比例降到了5%,美其名曰“管控成本”。
这样一来,小周的收入一下子降到了一万左右,可是活儿却一点没少做。
③ 主动离职的“职场老鸟”。
一个做了十多年人事的朋友告诉我,当公司想要低成本裁退一个人时,也会故意采用薪资调整的方案。
比如一个部门有三个人,人员冗余了,或者其中某个人能力一般,HR就会公开给其他两个人提薪(但是不公开提薪的金额),唯独落下想要开除的那个人。
这种时候,感到不公平的那个人就会气不过、主动辞职,这时候公司就省下了两三倍的赔偿金。
④ 对薪资期待不高的乐乐。
做职业咨询师的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案例:乐乐是一个特别不自信的女孩,明明能力很不错,可是求职时却畏首畏尾,不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
她在朋友的推荐下去某公司面试,填写预期收入时只写了3500元。入职之后跟朋友聊起来这件事,对方惊讶地告诉她:岗位介绍上薪资待遇写的是5000~7000元,也就是说乐乐至少低估了1500元。
乐乐原本以为转正后公司可以按照标准薪资发给她,没想到3个月后的到手工资真的就只有3500元。
2.职场人的薪水,究竟是如何计算的?
讲了这么多真实的故事,你心里是不是特别疑惑:职场上的薪水到底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难道丝毫没有“标准”可言,全靠高层和HR拍板?
虽然薪资分配未必公平,但还是有一定的制定规则的——
① 行业、岗位标准。
不同行业、岗位的薪资标准会有明显区别。比如近几年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的平均薪资比较高;同一类型的公司内,程序员或者研发人员的薪资也普遍高一些。
总的来说,离钱越近的公司,越高端、稀缺或者受市场追捧的岗位,薪资水平越高。
② 本地薪资水平。
一个朋友原本在某家大企业的上海总部工作,后来因为个人原因调回西安老家,明明是同岗位迁移,薪资瞬间就降低了3000元。
不同城市的消费水平不同,薪资水平自然也不同。并且同岗位在企业总部的工资,一定会比其他分部的工资高,除非你是被派去开拓市场或者有外遣补贴。
③ 公司内部的薪资制度。
不同的企业,其内部的薪资待遇也有很大差异,并且职位越往上走这种差异越大。
前同事毕业后的第一家单位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哪怕是实习期的员工都有4000元月收入,而且入职就有五险一金。可是后来她换到另一家小企业发展,到手起薪只有3500元,转正后才有社保,一年后才有公积金。
这样的差距让她后悔莫及。
④ 岗位的重要程度。
岗位对于企业而言的重要程度,也决定了你的到手工资是多少。
比如在新媒体公司,内容创作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新媒体编辑的岗位是数一数二的高;而在一些传统行业,新媒体部门可能只是为了顺应潮流的鸡肋部门,定薪几乎是垫底的。
⑤ 求职者的个人要求。
除了以上这些客观因素,求职者个人的主观因素也很重要。比如学历、技能、经验、人脉资源,以及你对岗位的期望薪资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很多薪资不公的原因都是基于“薪资倒挂”。而薪资倒挂一般有3种类型:新人员工薪酬明显高过老员工,一线员工薪酬明显高过管理岗,下属薪酬明显高过主管。
企业内偶尔出现薪资倒挂的现象,很可能是因为工资低的那个人能力不济。但是如果有大面积员工遇到这种问题,原因不外乎以下2类:
① 企业内部发展缓慢,整体提薪进度赶不上外部市场大环境,所以新招进来的员工会比老员工薪资高。
② 公司的薪资制度极其不合理,缺少提薪奖励机制,或者为了节省人力成本,只给极少数特别重要的员工涨工资。
3.遭遇薪资不公待遇的职场人,怎么办?
除了像小玫这样碰巧瞄到同事工资,其实还有两种最可靠的方式,了解你的收入是否低于平均水平:
① 关注本公司的招聘信息,了解同岗位的要求和薪资;
② 关注同城同类型同岗位的招聘信息,了解对应岗位的待遇。
如果你已经工作多年,那么实际工资至少应该在薪资区间的中上层,比如岗位薪资区间在5000~7000元,你在这个职位上已经工作了三五年,薪资至少应该达到6000~7000元。
如果实际未必是这样,你就要认真考虑一下,究竟是自己的能力不达标,还是公司欺负老实人!
① 当能力<岗位要求
如果你对自己的水平没有信心,那就好好夹紧尾巴做人。长期不给你涨工资,很可能是管理层已经看你不顺眼,只是没有下逐客令罢了。
这时候千万不要傻乎乎地去找领导和人事闹情绪,否则直接开除你是迟早的事。认认真真做好眼前的工作,改变自己在公司里的地位,这才是最佳解决方案。
② 当能力>岗位要求
如果你确认自己的能力超过了这个岗位应该具备的素质,那么就要做好双手准备:
一方面,你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跟老板谈涨工资,并且提出的价格要略微超出市场平均薪资。因为你已经知道公司里的薪资制度有问题了,下一次涨工资不知等到何时,并且提出涨薪也未必能通过。所以,需要稍微抬高一点。
另一方面,你可以去同类型的其他公司参与一下面试。要知道,跳槽的确是最重要的涨薪手段。
我自己经历同事的工资比我高的时候,难受地一个礼拜没有睡好觉,此后长达一个月时间都是带着情绪上班。
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我特别能理解职场人在遭遇职场利益分配不均时,那种复杂的心情——愤怒、抑郁、烦躁、焦虑、失落、迷茫……
有时候真的想跟薪水更高的那个人吵一架,或者直接闯进领导和人事的办公室去理论一番。
可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并不能这么做。以上的冲动行为除了能争当时的一口气,其他再无用处。
要么你实力够强,自己去争取更大的权益;要么你没啥底气,只能如卧薪尝胆一般,等待翻身的时机。
人在职场,一定要现实一点,千万别去想什么“我不争馒头争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