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之前很少读书,好不容易开始阅读之后又开始怀疑花费这么多时间阅读,真的有用吗?于是今天在这里给自己挖个坑。写一篇有关阅读文。解答自己的困惑的同时,通过阅读和输出让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之后如果看到有可以补充的内容,会慢慢完善。

看过的书总是会忘记,那阅读还有意义吗?你想记住什么,如果你想记住,过目不忘可能只出现在少部分人身上,想记住就做笔记,像学习一样阅读,阅读本来就是学习。

乱七八糟的,仔细的审题,有三个关键点:看过的什么书,为什么你会觉得没意义,你觉得需要记住什么,意义是什么;

“小的时候我吃了很多东西,其中的大部分我已记不清是什么,但我知道,他们已经成为了我现在的骨和肉”。

接下来开始用吃饭和阅读类比。你吃的东西一部分被你排出体外,剩下的消化吸收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阅读不也一样,你看到的内容转眼就忘,剩下的都将成为你灵魂的一部分。你不知道被你消化的食物到底去了哪里,但每天都很有劲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诶我吃的饭有用,转化成能量了!你说很多你理解的内容你都忘了,你只是不知道他们去哪里了,你能侃侃而谈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诶我读的书有用,也转化成能量了!许多内容忘了也许不是真忘了,而是变成了我们潜意识的一部分。怎么把进入潜意识的知识在需要的时候为我所用呢?潜意识作用的发挥,并非平白无故产生的,而是有赖于在此之前,已经有足够多有意识的思考(彭加勒)。

书中的内容要转化为能量没有食物通过消化系统转化成能量那么轻松、自然,迅速,其实没有可比性。消化食物的能力是我们天生的而消化知识是需要学习的;“你用人的智慧和几十亿年的生物进化史比较”,那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有没有其他可能我暂时还不知道。

你不会怀疑吃饭可能没有用,为什么会怀疑阅读?首先从小你就一天三顿的吃你习惯了,而很多人没有培养过阅读习惯;其次你不吃饭你就会饿就会虚,你知道吃饭会让你幸福,而你不读书,你会很爽,舒服的像个傻逼一样。于是你觉得读不读书看心情,死不了,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如果没人问的话也许不会想到这些,但他们几乎就是这么做的;还有就是你有很多其他的事要做,都是看起来有用的,这时候可能就会问阅读到底有没有用?值得我做吗?如果只是娱乐,看电视什么的可能会更爽,如果不只是娱乐,我要知道他到底能带给我些什么。4、能进几步的时候,为什么选择进一步。花时间阅读,大部分忘了,如果只是为了得到那一小部分的真理,我们看别人总结的然后记住就好了,又快又方便为什么要花时间自己读?阅读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用。不会像学一门乐器那样,可以马上秀一波。阅读的话,看起来有用没用的内容都有用,看你打算用在哪里了。有用的内容有没有用是时间问题,而一些看起来没什么用的内容在你人生没有到一定的阶段的时候你完全没感觉或者共鸣。看起来没什么用的内容可能是一些人有共鸣或者看起来就很有道理的内容,你觉得大家都发现了这个道理,那我可能也有必要记住,但因为现在的生活跟这些道理一点关系也没有你记不住,都很正常 。不想未经思考的就说一句,你读过的书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你,听起来像骗人。读过的书怎么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你的什么了?一个想法,阅读无用之书可能会得到一些感悟,这些出会把人性社会人生这些描述出来,得出一个看法或者让你得出一个看法,这些看法这个时候要重新审题,问的可能是花时间看一些看起来没用忘得很快的书到底有没有必要?

阅读观看一些有深度的东西,你会长见识。不应该赋予阅读莫名其妙的优越感,阅读是一种从外界获取信息的手段,作为一种手段和其他手段没什么两样。如果片面的以为阅读能得到的东西就是比通过其他手段得到的东西高级一点,这种想法,可能有他的道理,但这道理不足以让我认同他的观点。我觉得读出优越感的人可能有点中二。经常对别人说多读书的人,其实想说的应该是多见识、多思考,别总在小圈子里闲待着颓废。

问题就在于你到底把阅读当做娱乐还是当做学习。如果你把阅读看做娱乐,读一些乱七八糟的小说和看一会综艺没什么差别,习惯不同而已,一个是视觉听觉刺激,感受都很直观,阅读需要你主动地想象,这可能就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比起一部小说更愿意综艺电视剧的原因吧。

你会因为没有吸收食物全部的营养就不吃饭吗?不会。那书中的内容记不住你就不读书了?

如果真的是一点都不记得了,那也不用怕。在书中你会找到答案。从书中找答案,恩这是一个很有效的阅读方法。延伸一下,带着问题学习。

食物给你的营养不够,什么原因?可能是吃的东西不好消化,也有可能是身体出了问题,消化系统不太好。出现问题不要紧,找到问题根源然后解决就好了;连检查都懒得检查就放弃,也太悲观了点。

突然想讨论讨论消化这件事,你会为了帮助消化怎么做?对于食物,你可能会选择可能会多咀嚼几次,那读书也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几次不就好了。

“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不同的书籍给你填注了不同的营养。有趣的是可能你都把它忘了,但是在遇到某一个事情,或者思考某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曾经读过的一本书,还会再次帮助你和激活你。” ——白岩松

阅读好像是让我们轻松愉快的变成更好的我自己。不要忽略阅读本身能带给我们的乐趣。看一个故事的过程中体会出一个道理和直接拿到这个道理让我们记住,这是不同的过程。阅读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得到真理更在于体会,作品的好坏在于让读者能在多大程度上身临其境,有个惊喜就是你明白了一个道理。你好像因此成长了。

看无用的书的时候我们在期待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一些细节的感动,人物和自己的共鸣,对我们价值观的塑造。我发现我现在读书,是为了读完书以及做笔记。这不是我的初心,那我的初心是什么?一些真理,一些思考,一些愉悦.,一些顿悟时刻..更多的可能是想要更加了解这个世界。我对这个人性不太了解,我对我自己不太了解,我对怎么把事情做好也不太了解,我对怎么看到好书中的最精彩部分也不太了解,这也是我读书的目的之一,大家都说这本书好,这段话很棒,哦那作为一个想要成为读书人的人来说,看完只是为了找到精彩的部分。我对好书的兴趣不如我对成为读好书的人的兴趣大,以至于我开始追求如何成为一个读好书的人而不是好书。那读好书的人有哪些特征,最明显的对好书中的好句子了然,可以拿出来引用,于是我开始读好书,做笔记,背笔记等等。我才发觉我不喜欢这些好书,我因为太急切寻找书中的好句,遗漏了太多的细节,书读的不明不白,情节不清不楚,结构一无所知,最后只知道故事大纲和一两个句子,过段时间还忘了,用上几乎不可能。后来听别人谈论起这本书,就只能说:哇这本书我也看过。作者想要表达的其实一点也没看出来。这样读书太浅薄,太浪费,既浪费你也浪费书。想起很多年前看到人家说怎么读书,要读三遍什么的。现在看来十分有道理。第一遍快速看,看到大纲,这样就不会在想知道结局和不行我要好好品之间纠结不已。第二遍好好品。第三遍再品又有一番滋味。每读一遍,又有一点收获。读书如果只是读过,那真是一点用没有,不如去看会儿综艺哈哈哈一下,生活还是轻松愉悦。最怕像我一样做一些看起来有用的时候,沾沾自喜,其实草包一个,狐假虎威。

不忘初心很重要,

读书有用的地方不在于从故事找到一个真理记住然后想方设法在生活中应用,而是读了很多故事体会到很多种时,然后对世界有一个了解,改变自己的心态,得出你自己的真理贯穿在你自己的故事里。

很多书读到最后除了消遣都变成了成功学,都为成为想象中更期待的自己提供了方法,还让我们因此兴奋不已。


写得时候想到的一些东西:

满满的都是干货,来自自己的思考和对一些书中理论的引用。希望思路能更加清晰一些。

其实特别害怕写的东西变成说教,有时候不自觉的就会这样。高中的时候写作文就是,本意是想在文章的最后呼吁大家努力,不免用力过猛,口水四溅,这样不太好看,我还是在意形象的。写文章的时候尽量注意,就像说出去的话,写什么样的文章就是什么样的人。

写的我觉得自己有点混乱了。

写之前那些字压根不会想到自己能想到,写的时候就不由自主的流露出来。舒畅。好像有点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了。但文章还没写完我现在没有成就感。坐的屁股疼。

室友回家一个人在寝室的我,无聊照镜子突然想到。你低头看见的才是你是你,你照镜子看到的是镜子里的你。镜子上的你不是你。所以跟镜子里的自己对话,不是在跟自己对话。你是在跟另一个东西对话,想到这里,有点可怕。写东西的时候果然脑洞大,本来只想到第一句话,越想越跑偏。

写作可能是一种思考的手段。写的东西暂时不想被别人看到,不想被鼓励,因为我还太浅薄了,需要时间去沉淀自我完善,而不是现在就让别人检验成果。我才刚开始,不希望被打扰。结果也没有人打扰,暗戳戳的有点期待和害怕。

写作的时候应该有一条主线,思路很多没什么了不起,把想说的东西用精炼的语言说清楚比较重要。头脑风暴会引出很多东西,有些你可能暂时用不到。

写这些东西之前,关于阅读,我没想到过这么多东西我都不知道,慢慢的写了之后我发现,原来我读书读的这么草率的嘛?大家都说好,我就义无反顾的做了,还四处宣传说好。为什么好,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些东西这么多,感觉要整理出来好麻烦。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为啥读书,我可能会说因为有趣。可以看故事,也能长见识。

写作的本质是时间。看圆桌派听到的印象还比较深刻。应用我不记得了。

希望看到的人能有收获,如果能指出文章里内容和逻辑的错误一条条指出来,有错我改感激不尽。不要杠精附体,无理取闹。

最近也没什么可以拿来写得,没有阅读,追星追了20来天。好像跟一个幻想谈了个恋爱。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