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话语默想:
罗马书第十五章
1-3节(坚固的人担代不坚固人)
罗 15:1
我们坚固的人应该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
不求自己的喜悦。
罗 15:2
我们各人务要叫邻舍喜悦,
使他得益处,
建立德行。
罗 15:3
因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悦,
如经上所记:
辱骂你人的辱骂都落在我身上。
默想:
罗 15:1“我们坚固的人应该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不求自己的喜悦”。——为什么说那人是不坚固的呢?因为它有软弱。他该做好,但是却做不好,所以这是个软弱。
举例说明,有人知道自己不该说假话,但他忍不住说了假话,这就是个不坚固的人,他有他的软弱。我们怎么帮助他?一个自义的人,固执己见,你怎么讲,他都不明白,在这样的光景里,他的软弱就是“看不见”。
常常我们跟人在讨论的时候,对方实在听不懂你在讲什么,我们心里就想:“你应该听懂的,这是你的事儿,不是我的事儿”。如果你觉得自己是对的,对方应该听懂你讲的,那此时你就是那坚固的人,听不懂的那个是软弱的,保罗说,既然你是坚固的人,你就要担待他,就要挖空心思让他听的懂。“不求自己的喜悦”,自己喜悦的是什么?如果我说服了对方,那我就开心了,所以我就要讲的面面俱到,讲的很爽,对方听了他觉得“我听懂了”,我以为问题就解决了。但他有没有真的听懂,有没有真正得到帮助?我并不知道。这是在“求自己的喜悦”,就不是在担待对方,我们应该担待不坚固人的软弱,不求自己的喜悦,那要求谁的喜悦呢?
罗15:2“我们各人务要叫邻舍喜悦,使他得益处,建立德行”。——谁是这里的“邻舍”?是那软弱的人,为什么保罗要用“邻舍”这个词?他想要强调的重点是什么呢?“邻舍”是一种关系,坚固的人和不坚固的人之间,是“邻舍”的关系。
看到“邻舍”这个词,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路》十章里那个律法师问主耶稣基督的问题:“谁是我的邻舍呢”?耶稣就讲了一个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然后他问那律法师:“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他说:“是怜悯他的”。由此看来,耶稣讲圣玛利亚人的故事,不是在讲“如何爱邻舍如自己”,而是在讲“谁是那软弱之人的邻舍”。律法师回答说,是那怜悯他的。如果你对他有怜悯之心,你就是他的邻舍。
所以在《罗马书》这里,坚固的人要去担待,不坚固人的软弱,只有他把对方当成自己的邻舍,才会有那怜悯之心。“使他得益处”,不是使我得益处。
笔者在给人辅导的时候,如果只是自顾自在讲的过瘾,那么即使别人听懂了我讲的东西,我关注的重点还是放在“我讲的好不好”上面,这不是使对方得益处。真正的重点在于对方能不能得到帮助,这才是“使他得益处”。我有一次辅导一个人,为了一番口舌之后,对方说:“你跟我讲了这么多东西,我听了半天没有听懂,不过我想起看过的一本书,那本书上讲的一些话,现在我明白了”。我听了是什么感受?我讲了半天,让他想起另外一本书,虽然他明白的东西是我想让他明白的,但我心里很不爽,好像我是白讲了一样。在这样的感觉里,我是在求自己的喜悦,还是使他得益处呢?我在求自己的喜悦。他已经得到就好了,为什么我一定要居功?使他得什么益处呢?“建立德行”,建立他,让他在主里面能够成长,就有好行为出来。为什么能够这样呢?
罗 15:3“因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悦,如经上所记:辱骂你人的辱骂都落在我身上”。——这一节圣经引自诗篇六九9节:“因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并且辱骂你人的辱骂,都落在我身上”。
当新约引用旧约圣经的时候,我们需要在被引用经文的上下文里看他究竟在讲什么。诗篇六九6-9节:第6节是一个对句,“万军的主─耶和华”和“以色列的神”是同一个意思;“求你叫那等候你的”和“求你叫那寻求你的”相对,等侯神的,也就是寻求他的人。所以这里的“等候”,就不是我们从字面上理解的意思。这里的“等候”是“寻求”的观念,不是翘着二郎腿儿,悠哉悠哉的等着;而是寻求他的旨意,盼望看到他的心意显现。这个等候的人是想要明白神旨意的,是信他的人。你信得过神的时候,只要明白了他的旨意,就会乐意遵行,因为相信神是爱你的,你要等一个人,是不是要相信他的?一个等候的人,对他等的人一定是有信心的,因为对他有信心,知道来了这个人是能帮助他的,所以要寻求他。
在我们的信仰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信一定要带出等候、寻求的观念。今天我们的信,都是翘着二郎腿,等着神来伺候我们。在弟兄姐妹中间,很少操练“寻求神旨意”的观念。一个等候的人,一定是有需求的,但他不是自己去瞎找,而是去向神求问——“神,我等着看你要给我什么?”这是寻求的观念。而今天我们的观念是:我要你给我什么东西,然后我信不过神,自己就到世界去寻求。
“不要因我蒙羞”跟“不要因我受辱”相对,这人是不是在蒙羞受辱呢?为什么他会蒙羞受辱呢?“因为我为你的缘故受了辱骂,满面羞愧”。
这时回到15章,怎样去担待不坚固人的软弱?那有软弱的人,他是不是要做好的?
举例说明,如果有个人,行为很不好,人家知道了都会说“这个人怎么可以这样?”我们看见他的可恶,但我们看不见一个可恶的人背后有他可怜的原因,这可怜的原因就是他的软弱,他自己也在被这个软弱捆绑和操控。大部分人是看不到这些的,而是匆匆忙忙就说他的行为如何如何差。
《罗马书》十五章这里,讲到软弱人的人,是指哪些人?十四章提到,“有人信百物都可吃;但那软弱的,只吃蔬菜”,请问这两类人中,哪些是坚固的人,哪些是不坚固的人?“信百物都可吃”的是坚固的人,“只吃蔬菜”的是软弱的人。坚固的人,怎么体贴那软弱的人?是强调“你应该可以吃的”,还是“我理解你为什么不吃”?如果你是那坚固的人,你听明白了,你要怎么去担待他?当别人在责备那软弱的人时,如果你去为他解释,别人会说你袒护他、姑息他,这是“担待”。于是呢?“辱骂你人的辱骂,都落在我身上”。
应用到我们身上,我们教会里强调弟兄姊妹阅读圣经,必须是要从神的生命角度来阅读,也就是说从重生的生命角度来阅读圣经,亦即“生命查经”。当有些不了解生命查经的人来到我们中间,在查经时有一些不是直接出自圣经的总结和分享的时候,(或是出自神学书,或是出自某位牧师的讲道),我们怎样面对?有人可能会直言不讳的回应说:“这不是生命查经,我们要看上下文”。这样说是没有错的,但这不是一个担待的态度。
试想一下,若你是坚固的人,此时你怎么看待这事儿?你要不要加入直言不讳者的行列?又如何担待别人呢?我们在此强调的,不是要怎么做?而是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看待这些不了解生命查经的人。我们是把他当做邻舍吗?如果我们为他说话,造成有人不理解,责怪我们没有立场,我们甘愿承受吗?当有人不吃蔬菜的时候,是因为他的信心软弱,所以只吃蔬菜,但他的心好不好?是好的,他是为神不吃的。当“非生命查经”的弟兄姊妹来查经的时候,他们是爱神的;保罗在逼迫教会的时候,他并不是不爱神,只是他按外貌看基督,如今不再这样看他了。这段经文,我们可以有很多的应用,婚姻辅导也可以用。
《诗篇》六九6节,诗人说“不要因我蒙羞”,“不要因我受辱”,他是怎样蒙羞的呢?“我哭泣,以禁食刻苦我心,这倒算为我的羞辱”。(诗篇69:10)什么叫“这倒算为”?有没有人在算?在众人辱骂神的时候,诗人体贴神,反倒而成了他的羞辱,好像他不懂事儿一样。“我拿麻布当衣裳,就成了他们的笑谈”。“坐在城门口谈论我,酒徒也以我为歌曲”。(诗篇69:11~12节)“拿麻布当衣裳”是在神面前懊悔认罪的观念,但他却受到这样的待遇,(诗篇69:12节)为什么他会拿麻布当衣裳呢?“因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并且辱骂你人的辱骂,都落在我身上,”(诗篇69:9)。
有时候,我们心里觉得:“我也不是坚固的人,我担待不了你的软弱”。可是我们没有想到,当我们看别人做事情不顺眼的时候,我们看自己是不是坚固的人?是坚固的人。但一到有人叫你去担待他的时候,你就不是坚固的人了。的确在这件事上,你不能体贴别人,没有办法帮助他,你是不坚固的。那个人,如果他活在主里面,他就是坚固的,他就当体贴你的软弱。但我们只能对自己负责,不能要求别人来担待我们。
十五1节不是在说,不坚固的人可以要求别人来担待他。如果我们都体贴自己的软弱,要求对方来体贴我们,满足我们,就刚好跟这节经文相反了。所以这节经文,不可以反过来应用,好像软弱的人可以要求别人来体贴他,担待他。这不是一个行为准则,我们的问题在于,常常把圣经变成一条行为准则,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他就变成一条公理,“我们软弱的人需要别人来担待我们”,这些经文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我如果看自己是坚固的人,到学会去担待”。换句话说,圣经都是在说“我要怎么样?”而不是说“你要怎么样”。
生命读经,是为自己读,而不是为别人读的。讲到也是如此,不管你有多幼稚,也许从来没有讲过道,或是已经讲了几十年的道,我们的每一篇道都是先对自己讲的,先要知道自己怎么用,我自己从里面得到什么益处?然后才讲给别人听。我们都是一群服事人的人,服事的观念,就是要他人得益处。
当我们这样讲的时候,听的人很可能有一种想法:“哦,我应该这样去做”。这又变成一条律法。但如果你看这段圣经,显然保罗把大卫写的诗篇69篇看成弥赛亚诗歌,表示这是弥赛亚在地上所经历的,“因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悦,如经上所记……”(第3节)所以作者保罗把这解释成耶稣基督的经历,这不是一条律法,这是基督为我们所做的榜样。
保罗在这里引用的诗篇,是弥赛亚诗歌,也是主耶稣在为主受辱时的祷告。他祈求说“求你叫那等候你的,不要因我蒙羞……求你叫那寻求你的,不要因我受辱”。等候和寻求,什么时候变成羞辱、受辱呢?就是等候落空的时候。诗人如此祷告,显然是相信神是信实公义的,是不会放弃他不管的。同样的,在一个人愿意放下自己的面子和感受,去体贴和担待那不坚固的人的时候,他心里是不是在等候和寻求耶和华的?是的。因为他是无辜受辱的人,他在等候观看神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