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第三天)《重走:在公路河流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阅读时长:30min

阅读内容:《长沙—益阳:不是水,想改道?》《益阳—军山铺:公路上的美誉》

摘抄:在讨论为何需要阅读时,美国作家弗兰岑( Jonathan Franzen)精准描述过那种“好想独处,好想读点书”的感受,这一类人总是时不时要从现实世界的社交中抽离出来,与他们“从小就习惯的、来源于阅读的想象社群重新建立联系”。

(特别忙的时候的小确幸就是能抽离一会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旅行在细雨中开始了,钱能欣想象着这条路的尽头,便是他们的目的地昆明,“可是我们兴趣的指针并不是正向昆明的,在公路两旁,深深隐藏着而期待我们两条腿去开发的,才是我们的希望”。

中国的时间远非均质,道理上明白是一回事,亲眼看到却是另一回事。

感想: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被这本书深深吸引了,也爱上了旅行文学。作者边读史料边重走这条路,我此时的时空,作者徒步的时空,西南联大旅行团的时空,就这样奇妙的发生了联系,原本的平行线互相交叠,这是由于旅行、文学的功能。

这两章里作者从长沙走到了益阳,又到了军山铺,有许多沿途见闻细节,不由得想到我以前的旅行,或许作为外来者,会发现更多容易忽略的东西,今年暑假,我和家人在附近自驾游,沿着公路向山深处驶去,几乎没有规划好的路线,有点像公路旅行了,在一个个点缀山上的小村子里感觉城市与农村的碰撞,最后真正有点感受到“城市的触角”所不及的地方。这是很有吸引人的。

  因为在长沙上学,书中很多风土人情,城市风貌都有熟悉的味道,也让我能更快进去书中的世界,这大概是在长沙上学的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第三天)《重走:在公路河流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