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做一件事情的动机,决定了你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乔布斯年纪轻轻就已经功成名就了。

1977年,苹果二代电脑,作为第一台个人电脑大获成功,21岁的乔布斯名声大噪 ;1980年苹果公司上市。乔布斯的财富也在直线增加,23岁超过100万, 24岁就超过1,000万, 25岁已经超过一个亿。

但是乔布斯却说:“这些一点都不重要,我不是冲着钱去的。钱允许你做想做的事情。你可以去做那些短期内看不到效益的创意,但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公司、人才、产品,是产品带给客户的价值”。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还是乔布斯只是在唱高调,糊弄我们这些普通人?

我们来看看乔布斯在真实工作中的表现吧!

乔布斯有句名言:“活着就为改变世界!

仔细了解,就会发现这是他做所有产品的出发点,他的一生一直在践行这句话。

比如:在做个人电脑时,乔布斯对电脑的理解,就不同于当时的其他同行。

乔布斯大概12岁的时候读过一篇文章, 是刊在《科学美国人》,里面测量了地球上所有物种的运动效能,也就是从A点移动到B点各自所消耗的卡路里是多少。秃鹰是其中效能最高的动物,超过了其他所有物种,人类的排名在榜单的1/3的位置,但是如果人类骑上自行车,运动效能就会远远超过秃鹫。

这件事情给乔布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使用工具,把这些天生的能力放大到惊人的量级。所以对我来说,计算机一直都是思维的自行车,让我们的天生能力大幅度提升。”

乔布斯认为个人电脑将是一场改变人们思考方式的革命,而不像其他同行,只是考虑现有市场和成本。

因为做事情的动机不同,乔布斯对于产品会着不同的理解和要求。

乔布斯认为个人电脑不是给那些专业的工程师专用的机器,而是能让大众简便使用的设备。

因此,乔布斯的目标,是创造出有别于普通那些复杂笨重的计算机,乔布斯坚持计算机美观的设计、可靠性以及易用性非常重要。

而他身边许多人,包括沃兹尼亚克,更看重计算机的成本、与其他操作系统的兼容性以及其他实用性能,为此他们时常发生争执。

但乔布斯做事的动机,决定了他对产品的要求与众不同。

正是出于这些信念,乔布斯才如此狂热地追求卓越的设计和完美的用户界面,他在用户的各个体验领域,都追求极致。

最终,乔布斯的坚持,使苹果的产品卓越不同凡响,为公司赢得了粉丝的青睐和拥趸。

乔布斯做的每一件产品,都会考虑它们对人们的生活对行业的影响,并以此作为自己做事的出发点。

比如他当年开发音乐播放器iPod时说 :

“iPod不只是一款音乐播放器,它还有着更大的意义。在当今的数字时代,音乐正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音乐在重新回到人民的生活中。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我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乔布斯非常善于给自己做的事赋予更大意义。

他不但善于重新定义产品的 ,他还善于发现日常工作巨大的意义,从而激励团队把事情做到极致。

在开发Mac电脑的时候, 乔布斯觉得开机启动时间太长了,很不满意。

负责Mac电脑操作系统的工程师拉里·凯尼恩,开始对乔布斯解释,从技术上讲,为什么开机需要这么多时间。

但乔布斯打断了他,乔布斯问道:“如果能救人一命的话,你愿意想办法让启动时间缩短10秒钟吗?”

乔布斯走到一块白板前,给拉里演示,“如果有500万人使用Mac,而每天开机都要多用10秒钟,那加起来每年就要浪费大约3亿分钟,而3亿分钟相当于至少100个人的终身寿命。“

这番话让拉里十分震惊,几周过后,拉里将开机启动时间缩短了28秒。

团队的另一个成员阿特金森回忆说,“史蒂夫能看到宏观层面,从而激励别人工作。”

一件事情是否有足够的意义,往往决定了我们的动力,进而决定了我们的成就。

乔纳森海特在《大象与骑象人》一书中写到,意义感的本质在于我们感觉到了自己和整体的联结。

当个人感觉到自己和他人、和更大世界有联系时,当个人感觉到自己是更宏大的整体的一部分时,我们就会产生意义感。

如果一件事情缺乏的意义感,只是例行公事,很难使人产生热情和动力,面对挫折苦难,很难坚持容易放弃,从而难以取得成就 。

加里·胡佛在《愿景》一书中写到:“伟大的头脑,能够突破对事情不正确的定义。

乔布斯就能站在更广阔的视角来看问题, 看到一件事情背后更宏观结构,从而正确定义一件事情的意义和价值。


那么,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有宏大的视野,善于发现事情的意义 ,而产生有强大的动机呢?

心理学家史蒂文·赖斯 , 是研究人们内在动机的专家。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 16种需求,不同人对这16种需求的优先排序有所不同。

其中有一种需求是理想,赖斯将其定义为“对社会正义的需要以及对帮助他人或改善社会的欲望”。

简单说:就是有强烈的使命感,让世界比变得更美好。这种价值观设定值特别高的人会有以下特点:

他们会更努力地追求更高的理想和目标。

他们会努力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满足这个动机。

他们会全身心投入其中,以至于会使他们轻视其他人更看重的一些价值,比如个人休闲、家庭娱乐、朋友聚会。

赖斯所描述的这种理想型动机类型,不由得让我想起埃隆·马斯克。

埃隆·马斯克,28岁就成了亿万富翁,钱对他来说早就不是问题,他的目标是解人类的生存的大问题。

马斯克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在大学期间就思考过什么是最能影响人类的事,我的答案是互联网、面向可持续能源经济的转化和空间探索这三个领域。”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马斯克冒险押上自己的一切 , 他疯狂的工作, 每周工作超过100小时,经常在夜里3点多躺下,第二天一早就要赶去开会,晚上又要飞去另一个城市参加活动,还要抽空陪5个儿子玩。

这样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如果不是有宏伟的愿景和使命提供巨大的意义,又怎么能有足够的动力坚持下去呢?

马斯克说:“对我而言,为人类解决未来问题根本就不是钱的事情,但大多数人就算赚很多钱也不愿冒这个险。”

我们或许没有马斯克,乔布斯那样的伟大的梦想,但我们同样可以因为发现事情意义而具有更强的动力和激情。

如果你现在正在努力奋斗,却总是缺乏动力和激情,或者毅力不足遇到挫折总难以坚持,很有可能缺乏足够的意义和价值。

那么 ,你需要重新审视你所做的事情,其中是否有你尚未发现的宏大使命和意义。如果实在找不到,那么换一件能让你感到巨大意义的事情吧?

毕竟有意义才能有激情,而激情是一切成功的关键。

正如乔布斯所说:“我坚信成功的企业家之所以成功,有一半原因在于他们能纯粹地坚持下去……如果没有很多激情,你无法生存下来。你只会想着放弃。所以,你得找到自己的激情所在,去实践想法、解决问题、纠正错误,否则你会没有毅力坚持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乔布斯:做一件事情的动机,决定了你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