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楚简《老子》中的“太一生水”

导读:《太一生水》是于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郭店村,郭店一号楚墓M1发掘出的竹简,属于道家思想。抄录于楚简《老子》丙篇“太上,下知又之……百省曰我自然也”之前。或说是老聃的宇宙论,或说不属于老聃之学。楚简《老子》之中并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论。

人出生三个月后,父亲为其起名,为“幼名”,成年之后,举行加冠礼并取字,为“冠字”,名字是对无名之物的指代。“指也者,天下之所无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先发现了这个有,奈何无法区分辨别,所以需得以名去指代此物。“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老聃发现道之后,不知道如何才能准确的进行命名,只能很勉强的叫“大”。

本篇的“道”也是字,“青昏其名”各学者看法不一,楚简整理者读为“请问其名”,李零认为“青昏”是天地原来的名。夏德安做了进一步阐述,“青”为“清”,“昏”为“浊”,清浊者,乃天地未生时的混沌状态。天地未开或曰混沌,跟天地既开,阴阳已分之后,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沉为地,不是同一个状态。名和字,无论取相近的意思,还是相反的意思,指代的都是同一个事物。天地未开,和天地既成显然不是一个东西。

天地既成之后,在下面的土,名叫“地”,在上面的气,名叫“天”。“土”和“气”是天地的字吗?天、地名称是相互对等并列的。天的西北方向“气”不足,它下面的“土”又高又强。地的东南方向“土”不足,它上面的“气”又低又多。上面不足的,下面就有多余的。下面不足的,上面就有多余的。

天地未生之前,“太一”的作用藏在水中,行在时间中。“周而或”后缺字,有着不同的填补,有说周而复始运动,有说周密或是稀疏,这个是“万物母”。“一缺一盈”,李零读为“能缺能盈”,可以盈满可以缺少,是“万物经”。太一的作用是天不能杀,地不能改,阴阳不能成的。君子知道“太一”之后,把他叫做“道”,或者说是叫做“圣明”,缺字填补不同,此处不碍主旨。那么太一是如何生的呢?

按成的顺序:太一→水→天地→神明→阴阳→四时→仓然→湿燥→岁。太一生水,岁成之后就停止了,通过三种形式:一是生,二是反辅,三是复相辅。太一生水,是第一种生。太一生天、地,是第二种生,生天需要水“反辅”,生地需要天“反辅”。神明、阴阳、四时、仓然(李零读“寒热”)、湿澡、岁,是第三种生法,神明需要天地的“复相辅”,阴阳需要神明的“复相辅”,四时需要阴阳的“复相辅”,寒热需要四时的“复相辅”,岁需要寒热的“复相辅”。

按生的条件:太一生水,水反辅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大一,是以成地。第二种生的形式,“反辅”对象都很明确,水和天,均反辅于太一。后文第三种生的形式,“复相辅”的对象却不是很清楚。暂时 按照天地、神明、阴阳的相互作用来理解,天地之间相互作用,生成了神明。神明之间互相作用生成阴阳。阴阳的互相作用生成四时,四时相互作用生成寒热,寒热之间作用生成湿澡,湿澡之间相互作用生成岁。

由于时隔久远,这些名词具体指代之物无法详知,如果神明说不是两个事物,而是同一个事物,那么这种说法是无法成立的。可以按另外一种猜想理解,天以后的地、神明、阴阳乃至湿燥,的“复相辅”对象都是天,或者都是太一。暂备一说。

值得肯定的是,在生和成的过程中,都有“太一”的参与,万物母或许说的是太一能生,万物经或许说的是太一能成。古人在这种认知下,总结出了“天道贵弱”的道理,天道减少成者来补益生者。从强者处杀伐,往弱者处安置。按照道来做事的人,比然要依赖于它的名,没有名何以区分辨识?按照道来处置事情的人,随着事的完成自身也会成长。哪怕是圣人做事,为了功成之后自己不手动伤害,也不得不依赖它的名。“太一”是它的名吗?道不过是它的字而已。

太一生水篇,丁华书

图文来源百度百科:太一生水。参考李零校本。

大一生水,水反辅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大一,是以成地。天地〼1

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侌昜;侌昜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〼2

复辅也,是以成仓然;仓然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〼3

而止。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寒热之所生也;寒热者,四时4

者,侌昜之所生;侌昜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〼5

者,大一之所生也。是故大一藏於水,行於时,周而或〼6

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〼7

不能釐,侌昜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谓〼8

天道贵弱,雀成者以益生者,伐於强,责於〼9

下,土也,而谓之地;上,气也,而谓之天。道亦其字也,青昏其名。以〼10

道从事者必托其名,故事成而身长;圣人之从事也,亦托其〼11

名,故功成而身不伤。天地名字竝立,故过其方,不思相〼12

於西北,其下高以强;地不足於东南‧其上〼13

者,有馀於下;不足於下者,有馀於上■14

你可能感兴趣的:(郭店楚简《老子》中的“太一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