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妈·共读琐思】用阅读看见思维“过程”

【熊妈·共读】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找到结论以便应用?当然没错

对照旧知更新认识?也没问题

但,至少,阅读还应该有另一重作用:

让我们看见“思维过程”:无论是他人的论证方式,还是前人的研究积累——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判断

很多时候这个判断都并不是飞越式的,而是……特别小的一步

比如:原先我从没想过要去怀疑的“默认前提”,是不是可能需要多想一想?

即:

“过去我们关于该如何学习的想当然的说法,恐怕是错误的,至少是值得怀疑的”



2021-06-08 08:06:37

昨天晚间情绪其实非常不稳定,一部分是因为我写的语写内容,我把它调整了,改的错别字发到了里有些小伙伴会看到,但是我知道那么长的一篇东西加上都是基础是心灵独白,所以很多人其实是没有兴趣没有心情去看玩的那么什么人才会去接触这些信息,认认真真把它看完呢,可能有两类。

一类是对我感兴趣,比如说,老公他可能就会愿意,全跟你谈完,他想更多的了解我,这个对他来说很重要,另外一类呢就是它可能有类似的背景信息,比如说在昨天共读的时候,我跟周蕾是谈到这个话题才会把它牵扯出来的,那么他也知道这个话题跟他讨论的那个东西相关,这个时候他就会想看看别人在这件事情上的想法是怎样的,所以会把它看完。

还有一些人我不太笃定,曾经我是知道他们会关心我的,但是中间过去了这么多年,是不是还能保持那种默契,我其实一点不都没有,当然期待的方向是有的,所以有些时候我会捷途把自己讲的这些内容发到某些群里,让他们看见或者直接给链接转过去,但是后来我一想1万字的东西,AR对于别人来说也是比较超量的信息负载人家有没有时间,比如十几分钟来把这些东西读完,况且他又没有任何故事性,内容,衔接又不是很紧密,里边还有一些逻辑论述,完全是自己思维的过程,对别人可能会造成一些影响。

但是没有发就是因为上面的一些考虑,可是我就很想让她们知道,所以我就想说这样一个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做法发在朋友圈,其实是一个怎么说呢,现在大家的朋友圈人都很多,然后广告也很多,是不是真的有人会看见,真的去关心点进去关注这些都是随机的,不大可能我自己去保证。

可是这也就是一种筛选方式,AR而且关心你的人,他们怎样都会刚刚好找到,其实现在没有看到,有一天其他的时候可能偶尔也会看到,所以我宁愿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证明我自己,就是他对于我来讲其实很重要,但是我又不想在别人面前显得我对这件事情这么在意,并且对对方有要求,还是希望能用一种默契的方式去验证。

知道这也是属于强求的,这属于我特别想要什么东西,但是又没有专门去努力,比如说我直接把这篇文章转发给龚恩泽,转发给申凡罗婷她们,她们就一定会看吗?她们看了以后可能不知所云,但是又出于礼貌非得回忆一点什么那种状态,我觉得我不想要,所以其实这有点纠结,你想让他们知道,但是你又不能强制别人。

我想以后的以后这方面可能也会有一些调整,会变得越来越好像以前我可能不会太考虑这么多,我就直接把它丢给人家了,也不管会不会给别人造成一些情绪上的障碍,或者说纠结,这是我能做的,但是你看这种自以为善解人意的方法,对于自己和他人之间的互动真的是一件好事吗?完了我现在脑子里面已经一糊片了,根本就搞不清楚到底哪一个才是,我认为最好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才是浸入式的做法。

其实今天早上在共读的时候,大家探讨的话题跟这个是有相关性的,就是在一些表达的不那么清晰明了,不是那种简单的给个结论,三段式的这种陈述背后我们是不是能够准确的get到说话人或者是作者,他想要给我们的信息是啥?

比如说今天早上我们看那个关于学习环境,究竟是会对纪律有怎么样影响这个实验,看外国人写的书,尤其这种严谨的心理学家她们写的书啊,就会看起来很绕,它会罗列很多很多的实验,最后结论也会逐一的通过各种语言风格的方式呈现出来,甚至很多地方它的结论都是相互矛盾的,就像今天早上那个在三个不同环境的教室里面学习了,又要到三个不同的环境里面去考试,最后验证记忆留存率的一个实验。

不大家都被叫我晕了,其实这个它是一个矩阵还蛮小复杂的,就是通过线性的描述大家觉得很难理解,如果画一个矩阵图就好很多了,因为它会区分了信息的输入和信息的提取,直白来说就是输入和输出这两个不同的时间维度,然后在这个时间维度单呢,又划分出了三种不同的空间维度,一个是安静的教室,一个是放爵士乐的教室,还有一个是放莫扎特音乐的教室。

输入的时候有这三种环境提取的时候呢,每一个在某个教室里面学习的人又分别对应三种环境,要去提取信息。这样就会出现9种不同的情况,在这个9种情况里面,有一些是能够证明输入的时候,并不一定非要要求安静在有音乐有声音的前提条件下,他的记忆留存率反而是更高的,但是呢,如果他一开始是在安静的环境里学习后,来到了有音乐的环境里面,他可能会受影响,就是提取率没有那么高,而在有音乐的环境下学习的人到了另外一个跟他不同的音乐以及安静的环境下,它又会出现不大的差别,所以前面得出的结论是,安静的环境并不一定有助于大家提升自己的记忆力,大师也未必见得安静的环境,就一定会比其他的环境让留存率更低。

我现在尝试表达出来就觉得很绕,因为前提条件是我理解这个东西是怎么回事的,但是想要去说清楚它,伊然很不容易,但我脑子里面那个清晰的矩阵图已经是呈现出来出现了的,说明我理解是OK的。

你看啊,同一段内容我们大家不仅看了,而且读了听别人读了,李姐出来效果都是很不一样的,有些人根本就没有get到那部分信息,到最后呢是周磊他提出的这个关键节点,就是两个时间上的顺序输入的时候是怎样的,输出的时候是怎样的,并且在这两种不同的方式下由吵吵画出的9种不同的排列组合形式,我们来做一一对比。

一直到刚才还有小伙伴在群里问他这个到底是要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你看啊,就像他说的,我们在日常生活的考试当中,其实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安静的,不太可能你主动的要求老师我得放点背景音乐,我才能学得更好考得更好,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讨论这些事情就没有意义呢?

但你要知道要考虑记忆留存率的情况,可不仅仅是在考试当中,考试只是一种最极端的比较典型的测验记忆留存率的途径,但生活中我们现在都不参加考试了,但是这样就不需要技艺流程绿了吗?不是的需要记忆留存率的场景千奇百怪,但是它的内在逻辑是可以相通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在考试的这种环境极端的测试前提条件下,搞明白输入和输出时的记忆留存率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那么就可以把它转坚毅到其他的考验记忆留存率的环境当中。

那生活中什么样的情况我们要去记东西呢,很可能并不安静,比如说周围很吵,像是背单词的时候,或者你去参与一些面试要复习功课,这些环境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尤其说我们无法控制到安静的环境下出现,我们复习的时候出现那种音乐倒不如说想要控制信誉提取的环境是安静的,这个会更难。

在这样一个前提条件下,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我要养成一种学习习惯,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我都可以学习,并不是限制一定要在安静的情况下我才能学得进去展示自己,脑子里面给自己的一种限制,我们常常是这样相信的,就像我们的父母也告诉我们,你要保持安静你才能好好学,但其实真的如此吗?如果是为环境不安静,我是不是就不要学了呢?那我又不能控制周围的环境,那是不是我可学习的时间就非常少,那我学习能得到的知识量就很少了呀。

与其说我们一定要随时准备一个背景音乐,只要我开始学习就把这个背景音乐放着,然后等到提取的时候我就再把这个背景音乐放一遍,这种机械的做法是作者所推崇的,不如说它是在给我们放轻松,最后那个结论我其实蛮喜欢的,他说有两点第1点就是至少让我们注意到自己以往想当然的那种学习记忆留存率的方法,并不像我们自己千方千真万确相信的那么有效,也就是说它可以有变动。

对于我们来讲,每一个人他都可以从更多不同的角度来考虑事情,这个时候你的眼光是开阔的,但是如果我们相信只能在某种前景好的地方达到某种效果,那就会变成对自己的一种束缚。

另外一个我注意到的现象是,曹操和周蕾两个人,她们后来被证实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但是因为曹操在表达的时候,没有把前提条件给说出来,因为他自己心里知道,那他没有主动的去把这个自己默认的前提呈现在大家面前,所以导致很多小伙伴听的时候就没听明白,甚至产生了跟他完全相反的想法。

后来我自己觉得这个理解的关键就在于周蕾提出了输入和输出这两种不同的状态,在那之前我只是模糊的感觉,这里面好像有一点什么东西,还没有能清晰的把信息摄入和信息提取这两个部分区分开来,当他一旦提出的时候,所有人就觉得噢,豁然开朗马上明白了,原来他是分两部分走的,输入的部分,有安静的环境,有吵闹的环境,输出的部分,也有安静的环境和吵闹的环境,但是如果当我们只说环境忽略了收入,还是输出那么得出结论,完全相反,就是非常肉眼可见的。

所以我在这里提醒自己到的就是如果我们想要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想要跟别人达成一致,避免被别人误解,那么就要精确地呈现出我们早在里面自己认为千真万确的那个默认前提条件。

在这里我也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就是在教小熊做方程应用题的时候,因为我们从小到大解方程的时候,老师都讲过设未知数要设小写字母,基本上是不用大写字母的,但是我并没有提前把这句话给孩子说说了,也他不明白为什么,其实我也不明白问题的吗,所以也就觉得没什么必要啊,他就是一个规定而已,但这个时候小熊写他就喜欢写大写,我就看着怎么看怎么别扭。

就是我没有把自己头脑当中的这个默认前提条件给陈述清楚造成的误解,你说他是一定有什么特别重要性吗?也没有,但是如果不表达清楚,你可能最后得出的结论就大相径庭,这显然不是我们沟通想要达到的效果呀。

后来周蕾也补充了一个,我觉得比这个更加让大家容易理解,就是比如说你在电话里面让另外一个人开出来,接你抬头一看就觉得AR,我站在这个高楼的下面就是这个高楼啊,一直用这个指代我看见那个高楼,但其实电话那边的人他是看不见的,所以他不知道你说的这个高楼究竟是哪个高楼,如果一味的就是这个那个就是这个那个这样说的话,用代词而不是用精确的,比如说解放大楼的牌子有明确的哪个蓝色圆形啊,黄色的三角形啊之类的精确表述,就很可能造成无效沟通的效果。

怎样把自己的语言锤炼的更加精准,这也是我们在沟通训练当中必须要注意的一个方向,这个麻烦就麻烦,在以前我们在讲话的时候都不太会把这个当做个问题,也就是说你压根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自然也就不会去注意他了。

所以我说今天的这个内容如果仅仅是提醒我们,有一些存在于我们脑海中,自己默认为前提条件的东西,要向别人准确地表达清楚,那它就是成功的就如书中所说的。

以前我们想当然的认为,哪些学习信条很可能并不是那么,肯定是值得怀疑的。

你看这是一个非常不确定,似乎只是对原来建议的东西有一些动摇的观点,它甚至没有一个准确的结论,那我们能把它当做一个学习的最终效果吗?好像听起来让人觉得有点不甘心似的。

但是我真的相信他,是他让我们接受了这一点,不再把原来从来没有去考虑过那个东西,信以为真那么,未来就有了很多新的可能性。

甚至可以说这一点点的动摇就开了一大片天地,这些天地里所呈现的风景是我们以前在对他没有怀疑的时候根本就不可能看见的。

其实我自己在读这种心理学著作的时候也经常会有一种恍惚感,因为好像他什么都说了,但是又没有把那个结论表达的很清楚,有很多旁枝末节的东西,甚至会影响你理解主干的内容。

但这就是严谨的科学表达方式的某种呈现,我见过很多中国的论述者写的论文,他也不是没有做实验,但是他会对实验进行筛选,跟自己的目的是相关的,比如他做了100个实验,98个都是失败的,只有两个是成功的,那他其他98个回这个忽略不起,就把那两个成功的实验写在自己的论文里面,然后得出一个结论,跟着两个实验结果相关联,那请问这两个实验后他就得出了这个结果,这个论证过程真的靠谱吗?

可是这样看起来更清晰啊,就是说你把不适合自己的东西都去掉了,得出一个这个东西适合我的结论,其实就是循环论证。

这个角度上讲我真的很佩服国外的这些选择,他们愿意把自己整个经历的论证过程都完整地呈现在大众面前,即使有一些过程对自己的结论影响是有负向影响的,也就是说他们在一并不是自己的这个结论最终是否正确,而是我的论证过程是不是真的能够得到这个结论。

我们之前一直在说真实地表达,诚恳坦诚的陈述,跟这个也是有关联的,就是我知道我的过程并不完美,但我也不想给你呈现出完美的一面,我愿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所以过程中出什么偏差我都全盘接受,但最后的这个结论呢,只是我自己推论的结果,你作为一个旁观者看了,我呈现出来所有的条件也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

尤其说他们是在论证说服别人,倒不如说是在观察一个客观存在的结果,那哪个结论更有可能接近真相就不言而喻了。

我觉得敢这么做真的是需要勇气的AR,因为你在看见这些东西的过程当中,是不是能够对自己的最终结论,伊然有信心,如果你觉得我论证的过程是对的,那么如果有其他人用其他的方式去验证你是不害怕的,或者你是特别期待的这种思想上的碰撞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更多的看到事情的真相如何。

或者说大家在意的东西可能不同,严谨论证真实呈现的人,他们在意的是真相是规律而断章取义,打哪指哪的人,她们在意的是自己的正确与否。

突然发现这不就是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她们之间的差别吗?固定性思维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一定要证明我自己,其实证明什么呢,证明我是对的呀,证明我是好的呀,证明你们都应该向我学AR,但是如果我们保持这种心态的话,就不太可能再去成长了,因为你固守的哪些东西没有其他的可能我不允许还有其他的可能,那既然这些东西是最重要的了,你怎么还会变得更好呢?

在这里也感觉到思维方式对人的影响,我今天要把关于成长性思维和固定性思维的这一部分思考分享到群里,跟小伙伴们去讨论一番。

最后还举了一个例子,其实对于今天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学习,什么样的环境下提取,是有一个非常简单又直接的呈现作用的,那就是我们的孩子小的时候,小婴儿睡觉其实都会对环境比较敏感,但不同的人家做法就不一样。

而且她们的前提条件都是一样的,就是因为小婴儿比较敏锐,睡觉的时候会一惊一乍的,有些人呢就觉得既然你这么敏感,那我就尽量减小周围的环境对你的影响,我就把周围弄得特别安静,这样就不会让你筋道最夸张的是我见过一家人家孩子一睡觉他们家里扫地拖地冲马桶都不敢。

那我们来想想看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养成睡眠习惯的婴儿,他是会睡得更好呢,还是睡得更不好呢?我们经常说有些人就很容易惊醒,其实恰恰是因为它们在入睡环境上筛选的太精准了一点,跟他的精准环境不相符,就会影响他的睡眠质量,这样对自己身体好吗?显然不好呀。

小熊小的时候他睡觉,我们是不做任何特别处理的,也不会让大家尽量去放低声音,就是日常的白噪音,但是他从来都没有睡眠上的这些问题都会觉得只要睡着了不是那种特别大的,像打雷啊,这样的动静不会吵醒她,反而它的睡眠效果,睡眠质量比那种特别敏感的婴儿要好很多。

可以把睡觉转换到学习上啊,当我们在摄取知识的时候,如果有这方面的限制那可用来学习的时间就很少,都吵了,你不能学习,有音乐你不能学习,但我们又不可能时时刻刻控制周围的环境,让他完全符合自己的期待。

提取的时候就更是了,不过周围很吵都会影响我的体系状态,那最后能够正常地展示我记忆留存率或者其他的一些学习效果的场景,是不是就很苛刻?

未来我们还会有很多很多学习不同形式,不仅仅是靠记忆留存这一条,那环境就更加多样了,比如说你可能要在很吵的环境里面背一篇演讲稿,最后演讲的时候也会有观众掌声啊,互相交流说话呀,甚至是有人喝倒彩,这些情况下,你是能够很自如的呈现出最好的效果?还是因为外界的环境就闲置了自己的发挥呢?

包括我觉得从最开始认为这种论述根本就没有意义嘛,到哦我发现了,原来他这里有一个点可以对我有帮助,这种思维的转化都是一种思路的打开,他让我们开始意识到那些跟我们想的不一样的东西,未必见得就不对不好,这是接受所有新知识的基础条件。

而且他还不是学校里的小学生,在开始接触一些新东西的时候会有这样的问题,大多数的时候是我们成人因为自己脑子里面已经有了一套固有的程序,所以要把这套程序跟其他的相互比较,这个体系是开放的还是保守的,就显得效果影响非常明显。

如果我有坚固的体系,同时它又很开放那么哪些跟我的体系里面不同的东西对我来说就不是阻碍,它不会对我造成困扰,反而是形成一种阻力让我的环境让我的体系越来越开放和有生命力,这就是学习型,成长型思维最明显的特点呀。

2021-06-08 08:33:34

27分钟6000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熊妈·共读琐思】用阅读看见思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