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75后英雄今日出征

6月4日,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名单公布。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将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由陈冬担任指令长。

陈冬,1978年12月出生,河南人,此前参加过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

刘洋,1978年10月出生,河南人,此前参加过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首位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员;

蔡旭哲,1976年5月出生,河北人,本次是首次担任航天员执行任务。

3名乘组航天员均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引发热评:“史上最年轻乘组”“三位75后领命出征”“都只有40多岁”……

今天(6月5日)10时44分,神十四出征。

此刻,祝福的同时,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一下这3位75后特别的经历。

曾经曾经的“孩子王”陈冬再飞天挑大梁

作为指令长的陈冬,更是乘组中最年轻的一位。当被问及是否有压力时,他说:“从年龄上看,我们乘组三人相对年轻,但我们有充分的准备,火热的激情,十足的信心。

很多人对于陈冬的印象,还停留在6年前那段爆红网络的对话:

“爽不爽?”

“爽!”

那是神舟十一号飞船飞天时,整流罩抛开后,三上太空的指令长景海鹏与陈冬的一段对话。彼时,陈冬还是青涩的新手。

6年后的今天,他再次迎来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即将实现他“尽快返回太空,为祖国飞出新高度”的愿望。作为第二批航天员里的首个指令长,他要迎接全新的挑战和考验。

“6年前的太空2022年6月4日,陈冬在媒体记者见面会上。|来源:中国青年生活结束后,我对太空的渴望与日俱增。6年前是想上太空,现在是更想上太空,感受就是这么简单。”陈冬说。

今天的指令长,曾经是调皮爱惹事的“孩子王”。

从小在工厂大院里长大的陈冬,是小伙伴们中的“孩子王”。那时候的他,调皮爱惹事,曾经带着小朋友们踢球,有时候砸坏邻居家的玻璃还会落荒而逃。

谁也没想到,有一天陈冬会成为一名“性格沉静、稳重,责任心强”的航天员。

他的转变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有一天,学校给全校老师发菜,菜全堆在小操场上。放学后,陈冬领着一帮小伙伴在菜堆上又打又闹,结果把菜踩得稀巴烂。

“这下闯祸了!”陈冬越想越害怕,他找到老师承认错误,准备接受严厉批评。但让他意外的是,班主任杨老师并没批评他,而是温和地对他说,“老师知道你是无意的,但这样一来老师吃的菜就都没有了,以后干什么一定要多为别人想一想。”

杨老师替陈冬承担下了责任,同时,也在陈冬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凡事多为别人着想,做个负责任的人。

从此,陈冬慢慢变得懂事了,也开始在学习上发力。他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没过多久就在班上数一数二,还被大家推举担任了班长。

就这样上了中学后,陈冬再次被全班同学推选为班长,他又幸运地遇到了另一位恩师——当了他6年班主任的姚老师。

那会儿,刚从教不久的姚老师非常有活力,不但课教得好,还经常组织课外活动,带着他们野炊、打篮球、踢足球。在姚老师的带动下,陈冬成为体育达人,运动会上经常斩获名次,还是足球队主力后卫。

到了高三,陈冬面临人生路口的重要抉择,但他的心里早已有了明确的目标。

这个决定是在他上高二时立下的,那时有个被飞行学院录取的师兄回到了学校,向他们描述战斗机飞行员逐梦空天的飒爽英姿,看着师兄眼里闪动着骄傲和自豪,让从小就爱挎军用书包、戴小军帽的陈冬心里充满向往:“我要成为飞行员,飞上祖国的蓝天”。

当录取通知书送到陈冬手上时,他激动地流下了眼泪。1997年8月,陈冬如愿以偿地穿上了帅气的蓝色军装,成为一名飞行学员。

从1997年成为飞行员到今天再次飞天,25年,一直在执着耕耘,一直在兢兢业业。

这次执行任务前,孩子们表达也想跟爸爸去太空的愿望。陈冬说:“这次,没有船票了,等你们长大了,争取自己上太空。”

趁机,陈冬又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作业:“你们好好思考下去太空干什么?为什么去?”

“别人家”的孩子刘洋再征星辰大海

我国第一位飞向太空的女航天员,河南姑娘刘洋,时隔10年再次出征太空。

在昨天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见面会上,刘洋说:“2012年的6月,我代表中国女性进入太空,那时是无比的幸福、激动、兴奋。当我离开天宫一号时,我曾向她庄严地敬了个军礼,坚定地对自己说,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再回来。此时此刻,我也坚定地说,中国空间站,我即将乘舟而来。我会一直心怀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一次次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

2012年6月15日,33岁的刘洋成为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航天员。

6月16日17时许,神九发射前夕,刘洋等3名航天员集体接受了国内外百余名记者的采访。首次正式亮相的刘洋给在场记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有媒体记者这样描述:她化了淡妆,比之前的照片都显得精神。

6月16日18时37分,随着神舟九号发射成功,刘洋正式成为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性,当日,3位宇航员在舱内两两握手的图像登上了全国许多媒体的头条,自此,刘洋这个名字以最闪耀的方式闯进了大众的视野。

打小优秀,刘洋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1978年10月6日,刘洋出生在原郑州市妇产科医院(现郑大二附院)。她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

刘洋7岁入学,在原郑州市管城区城东路二小(现管城区实验小学)就读。小学期间,她的两任班主任对其的评价都是乖巧、成绩优异。

当了3年学习委员的刘洋,被保送至郑州市三中。她的初中班主任王秀菊这样描述少女时代的刘洋:长相秀气、性格温柔。她的初中数学老师常冬梅称她“有一股内劲,好胜”;化学老师王晓飞也持有相同看法,“刘洋有主见,有正气,有什么事都敢站出来说。”

在老师和同学眼里,刘洋一直是学习优秀的好孩子形象。高中时期,在郑州十一中上学的刘洋被评为郑州市优秀团干部、市级三好学生。

这些成绩,除去刘洋本身的努力,也有着其母牛喜云的功劳。

刘母在刘洋少年时期扮演着“严母”的角色,她的育儿原则十分简单,“好的习惯就要从小养成”。

刘洋小学时期,因为夫妻俩都要工作无法照顾孩子,牛喜云总是要求女儿“精确定位”,以便于她能够准确找到女儿。中学时期,不同于丈夫的“温柔”,她总是十分严格,女儿上学需要早起,她最多叫三次就必须起床;要保护好眼睛,早上按时吃饭;要尊重长辈,吃东西先给长辈们。

打小优秀的刘洋,完成神舟九号任务后,纷涌而来的荣誉,并未改变刘洋对待生活的态度。

“我们每天还是过得和以前一样,重复普通的生活。”刘洋保持低调,开始淡出公众视野。十年间,她为数不多的几次亮相几乎都与她所钟爱的航天事业有关。

任务完成4年后,刘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到,“没有飞行任务时做什么?”

刘洋的回答很简单,为下一次飞行时刻准备着,依然在坚持训练。

这次去太空出差半年,孩子们也给刘洋定了一些“任务”。

刘洋说,“姐弟俩希望我多拍一些太空照片回来,和同学们分享宇宙的美丽景色。”

“太空新人”蔡旭哲12年磨一剑

2010年5月,蔡旭哲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为了飞天,他准备了12年。

首次出征太空的蔡旭哲,既高兴又自豪,他说:“太空出差半年,我最期待的就是问天、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对接以后,太空家园建成的那一刻。

他想在工作之余,尽情地领略太空的美景,拍一拍美丽的地球和伟大的祖国,看一看长江黄河,找一找家乡,与大家一起分享。

蔡旭哲出生在河北深州的一个农村。他们家那片经常有战斗机从屋顶飞过。每当战机的轰鸣声响起,他都要冲出来,着迷地看着,瞪大眼睛仔细分辨飞机的颜色、形状、大小,一直目送飞机消失不见。那时,他未曾想到,有一天,他也会驾驶战鹰从无数次凝望过的天空掠过。

当同学们追捧的都是四大天王这些港台明星时,蔡旭哲的偶像则是时任空军司令员王海。王海是抗美援朝一等功臣,他带领的“王海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击伤敌机29架。他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深深感染了蔡旭哲。

随着时间的推移,蔡旭哲的梦想也逐渐清晰起来:当一名空军飞行员!

19岁那年,他背着行李,兴高采烈地进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保定分院。

父母看着他的背影,有不舍更有担忧,担心这个一直受宠爱的幺儿受不了当兵的苦。军校的苦大家都知道,纪律严明,令行禁止,训练特别苦,一般人都难以坚持。

空军学员一般要经历一年八个月的预校学习,紧接着在飞行学院进行两年四个月的飞行技术训练,就单单这两个阶段下来,参训学员就会淘汰一半以上,最终能当飞行员的人也就是20%左右。

这是一场残酷的竞争,蔡旭哲深知,竞争的背后,其实是与自己的较量,他坚定地认为,自己一定要足够优秀,才能飞出来。

当年从衡水地区一起走进飞行学院的3名学员中,只有蔡旭哲获得了飞行资格。这次不仅让他再次懂得了奋斗的意义,也同时让他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在爱人的眼里,蔡旭哲对飞行的热爱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在她坐月子的假期里,蔡旭哲也请假陪护照顾她,然而他每天只要有空,或趴在窗户前看着天空,自言自语道:“今天天气能见度高,适合飞行。”或一屁股坐在地上,铺着一张大白纸,画着密密麻麻的座舱细节图进行研究。

爱人看在眼里,想生气却生不起来,也只能任凭他专心致志地深陷其中。

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杨利伟一飞冲天,圆满完成了我国的首次载人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杨利伟一飞冲天点燃了航天梦。

蔡旭哲坐在电视机前,深深地被航天员这一职业所吸引,他向往飞得更高,飞向神秘而广袤的太空,去探索新的未知。

说来也巧。当招收第二批航天员的通知到达他们团时,蔡旭哲正好在外执行任务,返回部队时,报名时间马上就要截止了,他抓紧报上名,幸运地搭上了“末班车”。

2010年5月5日,是蔡旭哲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和其他6名战友,走进梦寐以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从飞行员到航天员,要经历脱胎换骨般的淬炼。不但要重新走进课堂学习枯燥的基础理论,还要完成包括体质、心理、航天专业技术等上百门科目的艰苦训练。每个科目挑战的都是生理和心理的极限,蔡旭哲沿着这100多个科目的登天台阶逐步攀登而上。

转椅训练曾经是他的弱项。

第一次坐转椅练习时,他非常痛苦,脸色苍白,腹内翻江倒海,久久不能恢复。考核结果是二级。虽然及格了,但蔡旭哲坚持:要做就要做到优秀!

回到家后,他就伸直右胳膊,将脑袋贴在右肩上,用左手摸着右耳,原地打转着练习……渐渐地,他克服了转椅训练带来的强烈不适感,考核结果终于达到了一级水平。

这次,眼看丈夫蔡旭哲要赴“太空出差”半年,妻子王颜晴精心画了两幅国画。一幅是海里漂浮着一叶小舟,寓意为“一帆风顺”。另一幅画的是两只燕子飞行在桃花丛中,寓意为“比翼双飞”。她说,这其中一只燕子就是她自己,伴随着丈夫一起飞。

所有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不论陈冬、刘洋,还是蔡旭哲,TA们每一天都在为为航天事业矢志不渝的奋斗着。

夏在路上,花在枝上,此刻,所有的美好都在路上。

正如陈冬所说:“我们乘组一定会以满格的信心、满腔的热血、满分的表现,坚决完成任务,用精细保证精准,用精心换来精彩。

祝福陈冬、刘洋、蔡旭哲,一帆风顺!胜利凯旋!

你可能感兴趣的:(3位75后英雄今日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