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

        我是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不知是因为专业的原因还是性格使然,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总是常常被感动。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公祭仪式。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人教版部编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课就是朱德总司令的《回忆我的母亲》。每次阅读这篇文章,我都会被这位伟大的母亲所感动:她勤劳能干、宽厚仁慈,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母亲在家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她坚强不屈 ,深明大义,母亲原本“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可是,“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从宣统元年(一九九)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一九一九)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

这篇文章是可以用来朗读的,每读一次都会有洗涤思想,净化灵魂的作用。每读一次,我都会被朱总司令朴实的文字,真挚的情感所打动。“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透过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与伟大。每次读到这些文字,我都会感到自己的渺小与不足,我也会想到我的父母。

      我的父亲是一个农村教师,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农民。童年的记忆里,父亲总是在某个清晨弯腰弓背用一辆独轮车拉来一堆藕煤,再弯腰弓背将煤整齐地码在学校食堂的墙角。那些学生用铁盒子盛的午饭就是用这些煤蒸热的。在人前,父亲很少笑,显得很严肃,其实是承受了太多生活的艰辛与压力;在学生和儿女面前,父亲有过很美的笑容,他是一个率真、柔情的男人。在那个物质相对贫乏的年代里,他竟然能够坚持每星期为我们做一顿可口的饭菜,他能将茄子切成很多形状,炒出许多花样。他时常站在灶台边十分专注、十分耐心地炒每一道菜,只是希望给自己的儿女补充营养,让他们好好念书。他常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的父亲一共有三个孩子,他每得到一个孩子就会栽一棵树纪念,生我的时候栽的是一棵银杏树......如今,乡下,老家的院子里树木仍在,每每望着那棵枝叶婆娑、果实累累、银光闪烁的银杏树,我常会沉浸在对父亲深深地缅怀之中,许多当年不经意的细节,如今历历在目,让我感动不已............父亲走后,母亲坚持独立劳动,即使住到了城里,也会每天坐公交车回乡下种菜、喂鸡;时常把自己种的蔬菜带给我们、分给乡邻。我常常被我的母亲,这位近70岁的农村老人感动,她会提着几大袋子蔬菜坐公交车到我家,把最新鲜的蔬菜交到我手上,再走路去弟弟家;她还会将自己的劳动成果与同村人分享。我们村有个小伙子在自家菜地里竖了一块好大的牌子,上面写着:“偷菜可耻!”,母亲发现后,主动去了解情况,原来是这小伙子发现邻居私自摘过自己家的辣椒,故意立个牌子以示警告。母亲对小伙说:“现在美丽乡村建设,农民的日子比过去好多了,你这样的牌子竖在这儿,好像我们村风气很不好似的,多不和谐。”在母亲的劝说下,小伙拔掉了牌子,邻居也开诚布公地和小伙进行了对话,和好了。母亲还向孙辈学习玩微信;到“学习强国”刷题、看视频。在电视机前观看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时,母亲的表情如同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夺冠”中的观众一样深情、纯真。母亲能有这样的状态,我觉得要感谢这个时代,农村老人也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不仅仅是老人之福,更是我们这些儿女的幸福。

        在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过程中,我多次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影片按时间顺序呈现了七个小故事,故事中的人,离我们很近,似乎就是我们身边的邻居,朋友,亲戚。整部影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细节,以及藏在细节里的深情。首先是细小的道具。每个小故事中都有那么一两件道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的是故事情节的一个线索,一个聚焦点。比如,《前夜》里的那个阻断材料,它是工程师遇到的一个困难,也是大家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一个前提,正因为有了它,才有了后面感人的场面。有的是情感表达的一个载体。比如《相遇》里高远的口罩,有多少柔情,多少话语,被这小小口罩遮拦,人物形象由此而生动感人。这让我想起“两弹元勋”邓稼先,他隐姓埋名、默默无闻28年,“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多少科学家面对新中国百业待兴的困难局面,毅然回到祖国,呕心沥血、顽强拼搏,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巨大贡献。在这小小的白口罩背后,高远那双眼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双眼睛告诉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无论怎样努力、怎样付出都不为过;这双眼睛告诉我,即使你曾经在农村工作,每周上23节课,经常工作到凌晨也算不了什么。这部电影里另外一个感动我的就是人物的细微表情。比如《夺冠》中观众的表情是那么纯真,那么热情,那么亲切;《北京你好》中,最后张北京在鸟巢外看开幕式时跳起来的表情,那眼睛瞪得不能再大了,充满喜悦与自豪。这些小人物的表情让我觉得他们就是我身边的张三、李四,他们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无论是达到极致的爱国信仰,还是《相遇》里的隐忍、致敬;无论是《夺冠》中的扬眉吐气,还是有底气后,回家的迫不及待……小人物的使命总是和大国崛起紧紧相连。我被影片中这些平凡的人与事深深感动。

        观影结束后,天空下起了小雨,同事开车送我回家,还把唯一的一把伞给了我。我又一次被感动,能够成为同事也是一种缘分。想想我这个人还真的比较幸运,颜值不高,脾气不好,还笨笨的、傻傻的,简单幼稚不懂人情世故,但是我遇到的人却都对我那么好,时常让我感动。我在农村工作时,要强、课多、事杂、死扛,落下了咽炎和支气管扩张的毛病,因此对空气质量要求很高,否则就容易咳嗽、咳血。因此,我老公一般不在我面前抽烟,即使抽了,一听到我咳嗽也会立即把烟掐灭。一直以来,和我同办公室的男士也从不在室内抽烟,经常是跑到走廊或厕所去抽。工作中那些和我有交集的领导、同事们都那么包容我、关心我。还有那些朋友们,在一起轻松随意,嬉笑怒骂,从不介怀。这些点点滴滴都让我感动,都值得我好好珍惜。真的,我突然发现自己原来已经拥有了很多,以前只是我忽略了一些不该忽略的东西。我想以后我要慢慢改变自己,让自己的节奏慢下来,善待身边的一切,发现身边的美好。

        如今我仍然是一个普通的平凡的共产党员,一个主管语文和历史两个学科的教研员,仍然总有一些人和事感动着我。有时是一篇文章、一个故事;有时是身边的某个人、某件事。我常常因感动而感恩于自己所处的新时代,感恩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艰苦奋斗,感恩于党的领导和祖国的繁荣,感恩于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对我的关爱。没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我应该感谢那些为我负重前行的人。

        因为常被感动,常怀感恩,所以我对工作充满热情,心存敬畏;因为常被关爱、被呵护,所以我也传播爱、心怀善念,乐于助人。我曾经运用自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所有知识义务帮助过一个厌学的孩子和一个轻度抑郁的孩子重返校园;我曾先后花了近十个小时帮助一个面临解体的家庭走出阴霾;曾经通过网络指导一个孩子的母亲写幸福日志,修复亲子关系……今天的故事将成为明天的历史,我要用最本真、最朴实、最深情的姿态来抒写芦淞教育属于我的那部分故事。当有一天,我要离开的时候,我可以面带微笑地说:我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的祖国。或许,我的故事也会让另外一个如我一样的“小人物”感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