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澶渊之盟化干戈
第八节 谈影响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宋辽“澶渊之盟”的过程,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前后经历了两个多月时间。
“澶渊之盟”的过程,也是一个“边打边谈”的过程。而其中的主要促成者是王继忠、曹利用。决策者则是是辽国萧太后、耶律隆绪,宋朝真宗赵恒。
但是“澶渊之盟”的奠基者则是寇准。纵观古往今来的历史,和谈往往都是建立在武力的基础上的,没有军事实力作为支撑,和谈无疑是空中楼阁。寇准力主赵恒亲征,鼓励士气、激励军心、指导军民顽强抵抗,让辽国看到了宋朝的强大实力,感觉到了宋朝的抵抗决心,才会经过多次试探以后,最终甘心坐下来友好和谈!
让我们再重新简单捋一捋“澶渊之盟”的曲折和谈过程。
最初在九月,契丹在王继忠的建议下,向宋朝发出和谈信息,赵恒接收信息,尚不能确定真假,来不及回复。双方将士没有领会各自最高层的意图,在前线闷头开打,结果应该说互有胜负。这是契丹的第一次试探,没有成功!
十月,王继忠力主和谈,辽国再发出和谈信息,此次,赵恒在毕士安的鼓励下,接受信息,派出曹利用为和谈使者,同时勉强接受寇准的规劝,下诏准备亲征,做好了边打边谈的两手打算。
首次和谈,契丹要价太高,双方不欢而散,“口上功夫”未分高下,接着又“手上功夫”见真章。还是输赢各半,不相上下,战局犹如棋局,和局最让双方精疲力尽。
十一月,赵恒亲征,抵达澶州,宋军士气高昂,契丹先锋大将未战先亡,战争形势逐渐有利于宋军,辽国萧太后和耶律隆绪见势不妙,最终下定决心和谈,第三次派使至宋,表达真实和谈意图,请求赵恒派使和谈。
双方你来我往,经过几轮谈判,几次互派使者,最终订立条约,确立盟好,握手言和!
从整个和谈过程来看,萧太后是迫不得已,赵恒是诚心至上。但是从以后近百年的发展态势来说,契丹派使和谈尽管是迫于无奈,但也是真实意思表示。
“澶渊之盟”的签订,对宋辽双方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此后宋辽两国睦邻友好、礼尚往来、互通使者,有记载的使者互访竟达三百八十多次。
合约签订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建立榷场,开放贸易。
从此,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陆续传往辽国。同时,北宋用香料、犀角、象牙、茶叶、瓷器、漆器、大米和丝织品等,交换契丹的羊、马、骆驼等牲畜。
最后发展到,辽国边境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界赈济契丹灾民,宋真宗赵恒崩逝消息传到辽国时,辽圣宗耶律隆绪“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很是感怀这位友好的兄长。
史书说,“生育繁息,牛羊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双方边境,牛羊遍地,不分彼此,即使上了年纪的白发老者,也不知道战争是什么状态。
二、宋辽双方都节省了军费开支,减轻了人民负担。
从宋朝来说,往年由于战争,每年用在边境的军费开支在千万两以上,如今每年仅花费十万两,为平常的百分之一,减轻了朝廷赋税压力。而且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造成民众过量的徭役,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平安。
三、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当然这一点是我们现在历史学家总结的,当时的文武大臣,谁知道“民族融合”是个什么东东?
总之,用一纸合约换来百年和平,这在古今中外历史上都是少有的。一百年在滚滚历史洪流中,时间不能算很长,但是在一朝一代来说,却是相当长久的。
凡事都有利弊,长期的和平,让宋辽双方都疏于战事,兵备松弛,最后双双被后起之秀金国灭亡。我们学史,既要从中吸取教训,更要铭记教训。任何年代,军事实力都是国家的根基,没有军事实力筑基,再坚固的高楼大厦也会轰然倒塌。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佐料:司马光《涑水记闻》记载了王钦若的几件事,据此,我们可以侧面了解王钦若为人。
王钦若善于揣摩真宗赵恒的心思,而且极力曲意奉承,每每能搔到赵恒的痒处,赵恒只要看见他,就满脸笑容。
赵恒每次升王钦若的官,王钦若进宫拜谢时,赵恒都亲切地问:“做这官中意吗?”宠遇异于常人。
王钦若为人阴险狡诈,善于用虚伪糊弄人,被骗的还很难醒悟。
王钦若和王旦同朝为宰相时,翰林学士李宗谔有名声,王旦很看重他,想推荐他为参知政事,便将想法告诉了王钦若,王钦若不动声色地回答道:“好!”
王旦道:“我应该向皇上奏报。”
当时,李宗谔家里贫穷,无钱婚娶,王旦前后借给他共一千缗(一缗即一贯,一千个铜钱),王钦若知道这件事。
而按惯例,获得参知政事的职位,将有三千缗的赏赐。
王钦若偷偷向赵恒秉奏:“李宗谔欠王旦钱,王旦之所以推荐他为参知政事,只不过想让他获到陛下赏赐后,归还自己的债务。王旦出发点不是为国家选择贤才啊!”
第二天,王旦果然向赵恒举荐李宗谔,赵恒勃然变色,不同意,王旦还一直搞不清赵恒发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