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富商业管理体系前言(中)

航富商业管理体系前言(中)



□  寻找朋友:和“谈话的伙伴”合作

    我们需要一个好朋友来帮我们管理自我,需要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来告诉我们好消息,或者倾诉我们不幸的遭遇。你必须不时和“谈话的伴侣”会面,并且讨论自我管理的方法。这个人也许是自我发展过程中达到同样地步的益友,不过这一点并不是绝对需要的。举个例子来说,一位年轻的经理也许很幸运,在公司中找到一位年纪较大的人,愿意倾听、发问,并且提供长期经验的果实。

    在这种情况中,年长的人就像是年轻人的导师一样,这样的谈话伙伴很特殊,也很有价值。再举别外一个例子,两个人彼此磋商,事先约好在固定的时间里会面,并且平均分配时间,两个人都有说和听的机会。

    你该怎么选择谈话的伙伴呢?如果你选择最佳的工作伙伴,就不是个好的选择,因为你们的关系太密切,缺乏超然的态度。选择其他部门中的人就比较好,这个人也许是你所喜欢的,也许是在训练班或工作过程中碰到的。如果你知道这个人正在和自我管理的难缠问题奋斗,或者进行自传练习法的时候,遭遇到什么危机,那可能就是最合适的了。如果你敬佩仰慕一位长者的风范,而且这位长者愿意每个月拨出一两个小时来和你相处,那么这也是个很好的选择。要是你仍旧是一筹莫展的话,不妨试一下下面会谈到的网络活动,看看那个方法能不能给你一些启示。最主要的标准是,这个谈话的伙伴必须对你感兴趣,并且愿意在一段时间内和你合作。

你有了伙伴以后,要谈些什么呢?其实你谈任何与管理有关的问题都可以。只要你照着我们说去做,就一定不难找到谈话的资料。譬如说:

(1)个人日记中记载的事项。

    (2)你已经实验过的一些行动,或改变了的行事方式。

    (3)刚刚发生的重要事件——上个星期、十四天前,或上个月发生的困难(管理)状况。

    (4)你读过的一些东西。

    (5)心中挂念着的事情——担心的事情,觉得怀疑的事情。

    既然要和谈话的同伴密切合作,就得把时间和地点安排妥当。在酒店中会面或一同吃午餐,也许是进入状况的好方法,但却不是谈话和倾听的好场所。你必须要找个适当的地方,并且找个适当的时间,就如同任何其他的约会或生意上的会议一样。这个地方也许是个安静的角落,或者甚至在公园中散步一番也可以,只要能达成下面这三个目标就成了:自由自在地谈话,以支持的态度倾听,富有建树的回应。

    自由自在的谈话,就是不受拘束,随意的,并且能讨论问题或主题,不会受到环境的干扰——像电话、吵闹声——并且觉得这是讨论的适当时机。谈话的关键就是学会倾听。倾听你那同伴回应下列问题的方式。

    1.关切,密切注意,但是不要瞪着对方

    支持与点点头,微笑一下,表示你在倾听,但是点头、爱的回应和微笑不可过度。“心有灵犀一点通”,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是我的话,我想我会觉得……”但是千万不要说别人有怎样的感觉。(不过偶尔你可以问问对方的感觉。)

    态度要和蔼,并且要鼓励对方,给予别人正面的回馈,譬如说:“我知道你擅长于……,有一天我亲眼目睹过。”

    如果你能做得很自然,而且同伴能够接受,不妨触摸对方,或者拥抱一下对方,再没有比拥抱更具治疗效果了!

    2.面对回应,向回应挑战

    从伴侣说的话中,指出不一致的地方以及互相矛盾的地方,譬如说:“你刚刚说的话,和五分钟之前说和话,是一致的吗?”

    寻找言辞、感觉、行动上不一致的地方,例如:“你说你并不生气,但是你看起来的确是一副生气的样子。”

    如果你能做得直接了当,并且说出自己的感觉,就不妨指出,同伴说的话中,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譬如说:“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听了说话时要用“我”做为主词,譬如说:“我觉得你在攻击我”而不是说:“你在攻击我”提出负面的回馈时,要尽量具有支援的作用。别忘了,我们大部分人一次只能应付一个负面的回馈。

    3.协助对方寻找意义的回应

    问下列的问题:

    “你能不能看出一种模式,一种主题?”

    “你听起来觉得怎样?”

    “你碰到了什么事情?”

    “这对你有什么意义?”(但是不要把自己想到的意义加在一些事件上,并且要小心,不要强辞夺理。)

    4.提供实例,以及实际的行动

    “你说的是怎样的事情?”

    “你跟哪一类的人相处得不好?”

    “你能不能告诉我一些实例,处在哪些情况下你会觉得无助、生气、难过?”

    5.协助对方反省或回顾过去的回应

    问类似以下的问题

    “以前发生过这种情形吗?”

    “你上一次做了什么?”

    “你以前有没有过同样的感觉?”

    “告诉我过去发生过的类似事件。”(但是不要受制于过去的经验,并且避免“若是这样就好了。”的谈话)。

    6.能够叫对方思索未来以及行动后果的回应

    问类似以下的问题

    “你打算要怎么办?”

    “你自己以及所有其他牵连在内的人会有怎样的后果?”

    “你有什么可以选择的途径?”

    “有些什么障碍呢?”

    “关于这件事,在两个星期/半年/一年之内,你希望有什么进展?”(但是要小心,不可以逃避到未来,躲避现在,强调现在就能做的事,并且进入实际行动领域。)

    7.平衡、组合、摘要,并加以回应

    注意整个对话的平衡关系,像分析与行动、过去与现在、思想与感觉,并且设法加以整合。必须知道自己的思想、感觉、希望——以听者的立场来倾听自己——设法保持超然态度,不要影响你从同伴那见听到的话。尤其要注意的是,你希望从对方得到什么,不可以影响你说的话和做的事。

    为了要确定重点,或让事情继续下去,不妨把你那同伴说的话做成摘要。

    问这类的问题:“我们现在该做什么?”“会话的下一个步骤是什么?”

    查验一下你那同伴决定要做的事。

如果气氛变得太沉闷,不妨说些幽默的话。如果气氛变得太暗淡,不妨说些轻松的话。如果需要的话,就说些温暖的话。

    这看起来似有点吓人,但是不要因为倾听时要注意的事项很多,就耽搁了下来。你可以应用这张清单来找出怎样开始的方法,或者是检查此后的努力。我们的目标是帮你增进技巧,但更重要的是,纯粹想要帮助别人的愿望。你必须要有这样的心愿,才能成为谈话的伙伴,因为这心愿能叫你全力投入,为伙伴着想,这是双方关系最基本的一点。一旦你把这些都分辨清楚了,就可以开始尝试着进行下去,并且在过程中设法改进。

   □  寻找盟友:和角色范围中的人合作

要想在组织中生存下去,我们都需要盟友,也需要朋友。你可能在同事中找到这样的盟友,你的同事也就是角色范围中的成员。凡是身份或职位和你的角色直接关联的人,像经理、同事、朋友,都是角色范围中的人。包括在内的还有老板、任何和你有间接关系的同事,向你报告的下级人员,以及你负责督导的人员,还有你的配偶、伙伴、儿女、朋友等。

角色范围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对中心人物负有义务,并且有所期望。你会期望老板提供获取资源的渠道,高阶层的决定,在其他地方作你的代表,诸如此类的。同样地,你对老板也负有义务,管理某一个部门,定期向上级报告,并且不断向上传递信息等等。工作以外的关系也是一样。

每个角色范围都有同样的特征,那就是义务和期望的相互交流。这种关系的网络能叫所有的成员判断中心人物的表现、技巧、能力、效率,而且判断得十分正确。

当然也许你会认为,因为这些人是你每天工作中接触到的,所以不希望搅乱了模式,不想请这些人协助你管理自我。而另一方面,如果你采取主动态度,你角色范围中的成员可能也会很感兴趣。如果你和角色范围中的一些成员,建立起了有助益的、能发展下去的关系。这就不太可能一直是单方面的情况。其他人会觉得很好奇,想要知道你对他们有怎样的看法,对于他们的表现和任务又有怎样的看法。倘若你认为,角色范围内的成员能帮你管理自己,你就可以创造一个小小的、温暖的场所,在那儿互助合作,自我管理。

   □  分析角色范围

    首先,我们必须找出,那些人的身份构成你的角色范围。我们在这个练习中,要集中于以工作为基础的角色范围,不过我们也说得很清楚了,你可以集中于工作外的范围,当然最好的情形是采取综合的模式。

拿出一张纸来,在中间划一个圆圈,代表你在工作中扮演的角色,把你的名字写在工作职称的下面,然后在这个中心圆圈周围,再划一些圆圈,代表你工作的角色范围中所有其他重要的人物——这些人每天都和你们有所接触,对你有所要求,有所期望。

你希望有多少人都可以,也可以把那些圆圈划得比较靠近或距离你远一点,指出接触的频率和亲疏关系。你也可以把老板写在上方,同事写在旁边,下属写在下方,借以指出权威层次。

    要决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怎样用角色范围中的成员来协助你管理自己。不论你要采取怎样的步骤,都会给已经建立的关系引进变化。你必须想想看,最佳的方式是什么。不同的权威层次会造成一些障碍,必须克服这些障碍,才能开展诚恳的讨论。你的管理必须向上、向旁边、向下同时发展。

    下面要谈的是三个观念,借着这三个观念就可以运用别人的资源和知识,这些人都是每天工作中会遇到的。

   □  “我的期望——你的期望”

    和你角色范围内的成员约好会面,这些人必须是能帮助你,或是能提供信息给你的。然后就得准备一下,对于每个你想会面的人,都要写下工作方面的期望,然后在另一行写下那个人对你在工作方面的期望。

    你和对方会面的时候,可以把预先准备好的这份作业给对方看,另一种方式则是告诉对方:“我希望和你谈谈我做的事情和你有关的部分,不知道做得好不好。”而另外把这份准备资料当成备记录。这就是要看你和对方关系的深浅程度,以及要怎样才能令自我发展的讨论持续下去,在讨论中要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心理,交换新信息,并且要能改变自我。但是如果在其他情况下,尤其如果对方是下属的话,也许会变得紧张,造成下属和上级对立的反应,这样一来,就得不到想要获得的东西了。若要借用角色范围中的成员帮你发展,就必须建立起一种发展的关系,目标是在于学习,最好是两方面都能够学习。

    达到了这一点,就能创造新的交流关系,这交流关系是和谈话伙伴之间的关系。早先谈到的,关于谈话、倾听、回应的种种要点,都同样的适用。

    有一种比较独特的合作方式,那就是讨论比较明确的问题或状况。假定你很担心,在大型会议中表现不佳,或者不太会和其他公司谈判签约,但这都是你工作上重要的职责。倘若你角色范围中的成员也参加同样的会议,或者能观察你的表现,那么就有机会从旁观者获得信息,来补充你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

    你可以要求角色范围中的成员寻找比较特殊的事情,如果你对于自己的表现有什么疑问,不妨请那些成员替你查证一下。譬如说,你可以这样讲:“我希望你帮我留意一下,看看我有没有迷惑的表情,或失魂落魄的样子;其他人变得很积极主动时,会发生什么情况;我简要述所发生的事情时,叙述得好不好?”

    下一步,就是设法获得对方的回馈,这种方法综合了最佳的技术发展法则——有旁观者在一边观察者,然后能立刻获得回馈。

    第三个主意就是,调查你角色范围中所有的成员,这样就能了解那些人对你的看法如何,或者对于你这个部门的服务看法如何。你只要写一封信,附上一份问卷调查,要求对方对你的表现表示意见。因为信函和问卷调查是比较正式的,如果你问的是你那部门的表现,可能会得到比较好的回应(不管怎样,对方讲的仍然是你的事),如果你问的是个人的事情,可能就得不到那么好的回应了。

    下面的格式是很适当的:

    某某先生大鉴:

    众所周知,我们公司正想发展办公室服务,所以希望知道你的看法,需要我们做些什么,怎样改进我们服务的层次。

    随函谨附一简要的问卷调查表,如能于填妥后掷还,将不胜感激。

    问卷调查表可以包含如下问题:

    (1)你希望我们能提供什么服务?

    (2)就以第一项所列出的各个服务项目为准,评论一下品质的高低,评分的等级是:“卓越”、“好”、“不坏”,“差劲”。

    (3)有那些服务是我们没有的,而你希望将来能增加的?

    (4)你要用怎样的字眼来形容我们的办公室?譬如说:忙碌、轻松、友善、有帮助、没有帮助、缓慢、官僚气息重、有弹性、顾客导向、浪费时间、技术高明、徒劳无功。请你从这些项目中挑一些出来,并加上你自己的看法,描述得越详细越好。

    (5)你要用什么字眼来形容办公室中的管理风格?譬如说:专断、民主、咨询式的、轻松的、任务导向的、以及为中心的等等;并且也请你加上自己的一些形容词。

    从这个调查中,你会了解你那部门表现的种种细节,多半是和个人无关的细节。不过,这样的调查是个重要的开端,经过了这样的调查,你就能四处拜访回复的人。就算你对调查资料的价值,不存很高的希望,仍然应该采取这个方法,这样才能开始着手进行。无论如何,你去拜访人家时,这样说总比较好:“我希望能和你谈谈,你在问卷调查上表达的意见。”倘若你板着脸走进去对人家说:“你觉得我的管理方法怎样!”那就不太适当了。

    联系就和朋友、盟友一样,非常有帮助。超越工作范围以外的主意,就是你的个人支援系统。网络是非正式的组织,存在于有同样兴趣的人之间,或者是喜欢对方公司的人之间。网络就像是葡萄藤一样,传递耳语和信息时,比正式的通讯系统还快。知道到那儿去获得信息,是最重要的政治技巧之一;譬如说在工作组织中,接待人员和餐饮招待人员都有各式各样的信息,因为这些人和许多人都有接触。支援和发展网络能帮助其成员办好事情,而且进展较快,其目标就是要借着互助合作来管理自我。

   □  网络

    首先要确认你那支援网络的范围和成员,下面列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支援层面。请你在空格中写下那些人的姓名,替你做这些事情的人是谁?再提醒你一遍,支援、发展、自我管理的网络,往往超越了工作组织的范围之外,所以有两行是空着的,等着你写下人名,这两行分别是“工作”和“工作以外”。

    支援的层次    能帮助、支援你的人名  工作    工作以外

    谁……

    我喜欢和谁聊天?

    谁能让我精神抖擞?

    谁能让我觉得有价值?有能力?

    谁能和我讨论自我管理的方法?

    谁能和我讨论这本书中的练习?

    我能和谁分享好消息?

    我能和谁讨论坏消息?

    我能从谁那儿得到有用的信息?

    谁能给我回馈?

    谁能向我挑战?叫我采取行动?

    我碰到危机能依靠谁?

    看看你写的那些名字,是不是遗漏了许多?你的支援是不是全部来自家中,而不是来自工作范围?或者刚好相反?你是不是几乎完全依靠一、两个人?或者你的网络中有各式各样的人?

    你的名单中可能也有些缺漏的地方,其实这是相当正常的,其中有各式各样的人来协助你,你的资源就更丰富了。要记住,网络是由许多互相联系的点构成的,我们假定其中任何一点只和另外四点相连接,但是经由这另外四点,每一点又可以和其他八点相连接,然后经由这八点再和另外十二点相连接,可以不断地发展下去。我们碰到了问题,不知该怎么办,但是知道某个人很可能知道答案,就打电话给那个人。那个人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倘若不知道的话,也许知道另一个人可能知道(你并不认得那另一个人)……于是这种联系就可以不断继续下去。

就自我管理而言,网络是十分重要的。你需要各式各样的协助,你的网络越大,包含的人越多,就越能够得到支持。当然,你自己也可以支援别人,协助别人,并且提供信息给别人,因为你认得这么多人。建立支援系统,并加以扩张,是要花不少时间的;另外,除了自己的需要以外,也要顾及其他人的需要。因此,帮助别人管理自已,是发展自我的最佳方式。

□  争取同志:自我管理的团体

    哈利先生告诉我们,“新时代”的思潮有个主要特征,那就是加入一个团体。朋友、盟友、和你联系的人都在同一个团体中,努力追寻自我管理的目标,那么这些人都成了同志。在你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过程中,若要和别人合作无间,最好是加入一个团体,而且这个团体中的人都献身于同样的目标。这样的团体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不过我们从最近的研究结果中看出来,这些团体通常有六到十个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定期聚会——从半年到一年不等(间隔时间可能是一星期、十四天、或一个月),聚会的时间可能是半个月,也可能是一个月。有时候,这样的团体会不断成长,不再受到原先计划的限制,大家愿意继续共同工作下去。

    有时候,自我发展的团体能受到训练指导人的协助,如果小组中的成员能接触到和训练有关的主意和资料,这个方法就很有助益。不过,最主要的必要条件,还是要全力投入自己的自我管理计划,要愿意共同努力,互助合作,和别人一同学习,可以说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的团体就像绿洲一样,可以在那儿休养生息,或者就像个能协助发展的压力锅一样,或者在不同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功用。若是发展到极致,就能发展出强烈的同志爱和目标感。

    下面要谈的,是设立并且管理一个团体所需的指导原则和大纲,一个团体的生命有哪些主要的层面?

    1.建立团体,吸引人员

    同一个组织中的人、专业系统中的人,或者是任何有共同兴趣的团体,都可以组成发展自我的团体。跟其他有共同兴趣的人联系,有三种方法:

    (1)个人写信邀请——下面是个很好的范例:

    “大家都知道,我正在设法改进我的管理技术,同时希望得到公司中其他人的协助。我想邀请你参加一个讨论会,地点是在我的办公室,时间是1月22日上午10点钟,最好能成立一个‘自我发展的团体’。你参加这个会议,不必负担什么义务,每个人在会议结束时都以自由选择:‘我想要加入。’或者:‘谢谢,这次我不想加入。’我们的小团体最好有六七个人,每隔三个星期就聚会一次,每次聚会的时间是几个小时,分享主意,交换意见,学习新技术,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我觉得这是很有助益的。

    如果你能参加的话,请通知我一声。”

    (2)公告——你也可以在公布栏上贴上通知,请大家和你联络,或者参加你的讨论会议。最好是举行一次公开的会议作为开端,参加的人也不必担心要负什么义务。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发问,然后自己决定要不要参加。

    (3)邀请第三者参加——如果你认得三四个人,也许会喜欢这样的经验,不妨亲自跟这些人接洽,并且要这些人另外再邀请一个人,一同去参加首次会议。

    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大家都能自由选择,是不是要加入这个团体。如果想要发挥效用,就必须自愿投入,这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怎样,我们的目的是自我管理!有时候,“邀请”会造成压力,所以要小心。

    2.开始进行——首次会议

你已经公开讨论过,并且已经有六到十个人愿意加入,然后接着要做的就是在第一次会议中打破僵局,大家要建立起信赖的关系,然后才能进展下去。

建立信赖的关系,有一种很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请团队中的成员说出有关自己的事情来给其他人听——譬如说: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个人兴趣或个人关切的事情等等。分享信息要怎样开始呢?下面要谈的就是其中的三个方法:

        (1)互相介绍——团体中的人,每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彼此自我介绍,并且询问对方,喜欢问什么问题都可以,譬如说工作、家庭、嗜好、信仰、加入这个团队的原因等等。过了二十分钟之后,团队中的成员又再度聚在一起,并且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伙伴,不妨这样说:“我刚刚和杰克交谈过……”

    每个人都经过这种方式的介绍以后,整个团体就讨论异同之处了。

(2)简短的描述——第一步:每个人都在一张纸上写下有关自己的十件重要事情。

第二步:团体中的成员轮流走到黑板前,在黑板上写下纸上的各个项目。可以不必加以评论,也可以再多加解释一番,对于自己的种种再说得详细一点,只要大家都不反对,其他人也可以发问。

    然后就可以开始讨论,每个人对自己的描述有些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那些人是褒扬自己,那些人是贬抑自己,诸如此类的,从这些简短的描述中呈现出来的,是怎样的人呢?

另外还有一种变通的方式,第一步就是请每个人写下两张清单:“十件关于我自已的事,我觉得很容易就能告诉别人的。”以及“十件关于我自己的事,我觉得要告诉别人很难。”接下来的几分钟内,大家都思索一下自己列出的清单。然后第二步就是从这二十个项目中,选出十项未写在黑板上,这些人若是想完全写出第一张清单上的项目,当然也可以,不过我们大部分人都不会这样做,所以这种变通的方式

会激励我们冒一点险。

    再进一步的话,还可以再加上一种模式:“我认为其他人对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写封信给团体中的人——第一步:每一个人都写封自我介绍的信,给团体中其他的人看。信的格式不受限制,可以用第一人称介绍自己——“我的名字是——”诸如此类的。另外,也可以用第三人称,好像在描述别人一样:“我写这封信是要介绍——他/她是这样的人……”诸如此类的。这就像是替别人写推荐信一样,所以不妨从这个观点来看。

    第二步:信写好了以后,每个人都依次拿着信向团队宣读。另外一种方式,则是由一个人收齐所有的信,然后一一向大家宣读,但是不要念出写信者的名字。团体中的成员必须猜测写信的人是谁。第三种方式则是把信件折好,放进帽子里,然后请每个人拿出一封信来宣读,要不要念出写信的名字都可以。  这个练习是很有趣的,而且经过这样的练习以后,我们就可以讨论,对于自己的看法,以及怎样向其他人介绍自己。而且,因为我们能借着这个练习,以旁观者的态度客观地观察自己,所以这个练习是很有用的。观察自己的所作所为,是自我管理的重要层面之一。

    3.选择一个焦点

    第一次会议中,互相认识并且知道团体中所有成员的一些事情,就已经相当够了。不过我们也都知道,经理是最实事求事的了,所以不久之后我们就得决定,该怎样继续进行下去。你有许多策略可供选择的,这就要依团体成员的需要而定了。自我管理的团体通常会集中全力于下面一个或数个目标:

    处理团体成员的工作问题。

    注意团体中“现在、当场”的问题——沟通、决定过程等等。

    结构完善的练习,其他成员或许会带来一些活动和练习。

    人个生活中关切的问题,对于生活中种种问题要以整体的观点来看。

    “我的管理方法”,碰到特殊状况时,要怎样管理?

    为了要选择焦点,必须了解团体成员的需要和兴趣。

    4.决定事项

    要决定从那里开始,以及下一步要做什么,通常是很困难的。要是能达成共识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但是有些人常常不在乎下一步会发生些什么,还有些人则会走向不同的方向。要花一些时间,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有些人会变得不耐烦,而且有挫折感。所以必须设法:

    (1)确定每个人都说出想要些什么。

    (2)在黑板上写下所有可能的选择,这样可以帮助每个人自行选择,并且能够集体决定。

    (3)不要以为沉默就是代表同意,往往并不是这样。

    (4)检查一下某段时期结束时的决定,我们对于决定的感觉怎样。

    最后要了解,好的团体能满足所有成员的需要。我们现在做的是,要记得待会儿做。

    5.保持动力与投入的热诚

    固体中的动力有时强有时弱,就好像人生中有高潮有低潮一样,不要期望所有的时候都生气蓬勃,有时候,安静与沉思也一样必要,一样有价值。

    不过,如果你觉得投入的热诚和动力都降低了,可不要拖下去,把这个问题向大家提出来,就说你觉得“无聊”,觉得很“低沉”,并且问其他人感觉怎样。如果其他人的感觉跟你一样,不妨换一项不同的活动,改变一下态度或方法。

    6.有助益的活动

    帮助人家说起来很容易,其实却未必如此。有许多一心想帮忙的人,不但没能帮得上忙,反而把问题弄得更严重。下面要讲的,是对大多数团体都有助益的事。

    (1)尊重别人的领域,让别人能防卫自己,就好像你能防卫你自己一样。但是同时也不要害怕鼓励一下别人,如果你觉得那些人想要谋求进步,想要再多说一点,就鼓励那些人这样做。

    (2)团体中的成员想要说多久,就让他们说多久。要决定什么时候继续下 ,什么时候把焦点集中在某个人身上。对于人家说话,不要只看到表面上的意义:“我想现在该轮到别人发言了。”这句话的内在含义也许是:“我觉得有困难,能不能帮我一下。”

    一般的讨论会中都有个主题,大家纷纷就这个主题表示意见,但是现在在团体中,我们是以人为主,这个人是不是已经把想要说的话都说完了?这个人有没有足够的发言时间?是不是想要再多说一些话呢?

    (3)一般人的发展,需要支持也需要挑战;沐浴在温暖的支持中,是很愉快的事,但是这会叫我们养成依赖的习惯。别人对我们思想和行动的方式挑战,能激励我们,但是也会令我们疲惫,我们能够应付的挑战是有限的。是不是每个人都得到了支持和挑战?

    (4)沉默是金。学着和沉默相处,不要急于打破沉默。有些问题光说话是解决不了的,但是却可以借着沉默来解决。

    (5)协助他人决定怎样处理问题或状况,通常是很困难的。我们能做的事情中,倾听也许是最有用的了。倾听了之后,就要想办法叫人在下次聚会之前,全力投入于一项行动(在漫长遥远的旅途中,踏出小小的第一步,是最能振奋人心、弥补创伤的了)。先请遇到问题的人说出下一步要做的事,然后再继续进行下一个主题,或请下一个人发言。到了下一次聚会时,再回顾一下,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在自我发展的团体中互相沟通时,要注意三项基本的“人权”:

    ①说话的权利;

    ②叫人家倾听的权利;

    ③保持沉默的权利。

    至少,每个人应该觉得能自由自在地说话,并且在团体中有充分的发言时间。第二,每个人应该有权利期望别人诚挚地倾听与发问,这样才能充分表达心中想要说的话。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常常没有适当的字眼来表达自己想要说的话,因为我们有时候觉得要公开讨论某些事情不太容易。第三,每个人都有保持沉默的权利,但是一定要查出沉默代表的意义,沉默并不一定代表同意或觉得自在。

    7.检查进展情形

    倘若你担心进展的动力、投入的热诚,以及这团体是不是能满足成员的需要,那么现在就是检讨进展情形的好时机了。事实上,定期检讨进步情形是个很好的方法,大概每隔两、三次聚会就检讨一次。检讨趋向之外,如果有必要就采到更正措施。

    检讨进步情形有很多方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聚会的最后几分钟拿来和各个成员对话,请每个人说出自己的观点和评价。另外一个方法就是“脑力激荡”,合力列出一张清单,看看有那些事能协助团体,有那些事会妨碍团体。请个人作记录,然后尽量说出你能想到的事,越多越好。个别讨论这些事项,然后决定要采取什么行动。特别注意会造成妨碍的事,但是也要增加“协助”的力量。

    你也可以做个简单的问卷调查表,来测试各个成员的感觉,下面是个例子:

    (1)你从这些团体聚会中能得到些什么?

    (2)你能给其他成员什么?

    (3)团体中互相信任的程度是高还是低?

    (4)是不是每个人都参加了?并且都有公平的发言时间?

    (5)这个团体有没有清晰的目标?

    (6)依次审察一下各个成员,你希望他们继续做些什么?停止做什么?开始做什么?

    (7)你希望有怎样的改变或不同的做法?

    大家把问卷调查表填好了之后,就把答案念出来,或者记录在一张表格上。另外一个方法是,只要加以讨论,不要透露回答的细节,问卷调查表的价值,就在于叫大家集中全力思索关键问题,并且有思想的时间。

    8.结束

    要结束通常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可能有些人想要继续下去,但是还有些人却不想再继续下去。最糟糕的情形就是,成员一个个相继退出,团体一步步地走向死亡。如果能事先决定在那一天结束,就要好多了,不妨来个庆祝——聚餐或聚会——以作为纪念。

最后一次聚会的时候,彻底检查一下,全体成员得到了什么,并且要有时间让大家交换一下最后的信息。有没有什么尚未完成的事情?处理这样的事情,以及整个结束的大问题,会令某些成员觉得不自在,所以想要逃避,但是顺利地结束,是很重要的——要有好的结束。

考虑自我发展的团体时,可能会很吓人,因为我们都习惯于让“老师”或“训练指导人”来引导我们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也许你能获得公司管理中发展或训练人员的协助,帮你设立并推动自我发展的团体,这就要依你的感觉而定了。

   □  在组织中管理自己

    在组织中管理自己,要从哪儿开始呢?显然要从朋友、盟友、联络人、同志间的合作开始。不过除了个人的关系以外,还有一些更广泛的重要问题,这是和整个组织有关的。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组织的三个主要层面,并且提供分析和行动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征,像特别的需要,或必须完成的任务,就如同个人的生活也有这样的情形。组织发展的各个阶段中,都有不同的需要,为了要完成当前的任务,就要以不同的价值来发展作用,或要求与众不同的特质。

    其次要讲的,是组织气候的问题,这气候的特征和本质是什么?是不是能支持个人管理自己?自行选择、采取主动的作为,是会受到奖励呢,还是受到贬抑?在支持你的气氛中自我管理,是一回事;在压抑、不支持、没有协助的气氛中自我管理,又是另一回事,非常不一样。

    接下来我们就会想第三个主题——在缺乏支持的组织气氛中,要怎样管理自己?怎样在荒芜的组织中寻找动力和资源?在这种环境中管理自己,显然要困难得多了。你必须更积极地采取主动,要像个企业家一样;但是往往没有任何鼓励,而组织气候的外在,就像冷硬的钳子一样,叫我们寒在心头,令我们的勇气和热诚逐渐消退。

    还没有讨论这三个问题的细节之前,先回过头来澄清一下本章的观点。

    我们已经讨论过,先管理好自己,然后再向外发展,影响其他人,这是相当长的一段落,而在组织中管理自我,则是漫长的旅程中又往前迈进了一步。

   □  由内往外,由下往上的管理

    几年前我们常常听到“组织发展”这个名词,这是一些方法,可以协助组织中的人应付变迁。“组织发展”是由上往下的运作,第一步就必须获得最高阶层的支持与加入。最高阶层借着计划指导小组的运作,就能掌握所有改变的努力,然后这些努力再往下伸展到整个组织中。虽然今天的组织仍然像过去一样,经常为变迁和动荡的环境所苦,但是我们却比较少听到“组织发展”这个名词。其中一个原因是这样子的,经由现成的权威组织来努力,往往还是上面的人告诉下面的人怎样去做,下面的人就会心存怀疑,或者是无动于衷。这样的改革含着讽刺——“我命令你民主一点,自由一点,要不然就走着瞧。”所以本身就孕育着失败的种子,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的观点是,主动出击的改革,要出自内心,然后往外开展。由内往外,先管理好自己的方法,能创造动力和暖流,向周围辐射,影响到整个组织。这“由下往上”的发展,需要的是专家和协助的人。

    我们在前面谈到过,在组织中陷入泥淖的问题——受制于有限的工作,有限的未来,觉得无聊,没有工作热诚,不想全力投入。这有点像是八十年代的能源危机,因为这危机是暗藏在每个人心中,所以不像七十年代的能源危机那样明显,但是影响却也许更深远。我们陷入泥淖时,会觉得有无力感,没办法影响周围的事物。我们会觉得绊手绊脚的,最多只能用到一半的能力,而精力和创意用到的还不及十分之一。除了经济和组织方面的影响以外,感觉也不怎么好,所以我们就觉得有一种冲动,想要运用我们的能力,发挥自己的长处,把知识和竞争力完全应用出来。

    当然,我们不能把这种情形完全归罪于工作的组织。外面世界中种种可怕的问题,不断向我们压挤过来,每天晚上都在电视屏幕上向我们展示威力。“我应该做一些事情来帮助这个世界——但是我能做什么呢?”现代人的自觉意识可能是痛苦的。我们的生活是往外开展的,但是我们也知道,自己能做的实在微不足道。我们对物质享受的欲望似乎没有止境,但是物质享受越来越不能令我们满足。我们都很清楚内在的压力,这压力是由于说的和做的不一样而造成的,由于我们的信抑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差距造成的,由于我们做的事和能做的事不一样而造成的。这种内在的分裂,也反映在外在的世界中,我们这个时代的种种荒谬现象就是明证:非洲闹饥荒,而欧洲却把多余粮食给销毁掉;富有的国家把武器卖给贫穷的国家,为的是要促成和平;香烟公司贩卖疾病和死亡,为的是要尽量获得利润。

    这些都会造成无力和无助的感觉,而经理也跟其他人一样,会受到这些感觉的侵袭。我们有两种选择——可以低下头来,想法子生存下去,希望将来的情形会好转,依靠勇敢的“船长”来领导我们,想像着“美好的明天”这个承诺,同时继续熬下去,如果出了什么差错,就责怪别人。或者也可以从萧条或低沉之中发展出来,如果只是想法子抑制痛苦,回避问题,仅仅是短期治标的方法。各个组织的问题,有许多类似的地方——像规模庞大、缺乏弹性、浪费、缺乏个性,甚至于缺乏人性——而且我们发现,这些问题几乎是举世一致的。我们早先注意到的一个原则,现在又有一个例子,这个原则就是内外相通,在这个例子里,组织中发生的事,和组织外面发生的事,是互相关联的。一旦我们了解了这一点,就等于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既然是内外相通的,一方面的努力会影响到另一方面。

    如果我们能开始在组织中创造一种不同的关系,那么而对世界问题时的无助感就会减弱。身处阴冷、敌意的组织中,我们一定会把注意力转向外面,在组织以外的地方贡献自己。不论我们决定在什么地方开始,我们每人都必须采取主动,因为现在这个时代不论是公司还是政府,这些大实体的努力都受到阻碍,或让人给误用了。到处都是自大、无能的船长,我们不能再信赖这些船长,不能再叫这些船长替我们解决困难,或负责替我们做事。我们必须先开始管理自己,然后再管理其他人,由下往上直到最高阶层。

   □  你的组织有怎样的发展阶段

    组织是具有活力的,没有保持原状的情形,而现在这种状况更是再明显不过的了。家喻户晓的公司一家家地合并了,或者是逐渐没落,而在生命周期的另一端,新兴的小公司不断出现。显然,这生命周期的两端,是互相连接着的。我们一直依靠大制造公司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倘若这些大公司不垮的话,我们现在就经验不到新的生产方式。经历这一个个阶段是痛苦的历程,对于某些突然因此而失业的人而言更是如此,这些人没有支援,没有人鼓励,不知道怎样应付下一个阶段。但是,我们应该能够了解这样的过程,因此诞生、死亡,以及介于其间的阶段,都是组织生命周期的一部分。组织也跟人一样,是独一无二的,面临着特殊的问题和环境。而且,有引起典型的问题,大部分组织似乎都在某个时候遭遇到。举个例子来说,有家公司建立了标准的规则和系统,以便创造一致的质量和作业程序,但是随即就

会碰到僵化,缺乏动机的问题,各单位的经理也会纷纷抱怨缺乏自主权,这些问题变得相当严重的时候,就得以处理,但是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产生了问题。这就是发展的周期:迈向下一步骤;在生命周期中解决现在的问题。

下面我们要分析组织生命周期的六个典型阶段,以及各个阶段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你能不能找出你那组织所处的阶段,以及当前的问题和任务?

1.新兴的企业

    创立新的组织,这也是独立的企业,也许是在现有的企业中,成立新的部门或单位。

    这个新组织的远景是什么?这个新组织看起来是什么样子?要做些什么事?感觉是怎样的?

    这个组织的远景要怎样以行动来达成?

    需要些什么资源?场地、设备、经费、人员要从那儿弄来?

    我们要怎样推销自己,和外面的广大世界做生意?

    2.拓荒阶段的组织

    公司较小,但是领导人或开创的团体有活力、有冲劲。

    我们要继续保持小规模的生意呢?还是逐渐扩大?

    倘若我们要扩张,需要什么样的新系统,来应付增加的生意?

    怎样统合新进人员?创始人和新进人员怎样合作?

    继承问题——谁能接替领导人或创始人?是不是需要新的领导风格?

    3.扩张阶段的组织

    独立的企业或部门变得愈来愈大,愈来愈复杂。

    对于开拓先锋产生了怀疑,认为胜任能力有问题,并且抱怨权威的心态。

    情况已经改变了,从前做事的方法已经不适当了。

    需要什么样的新系统,来整顿创新所造成的混乱。

    怎样施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推行标准化,确保一致和控制?

    需要建立什么专业部门,例如销售部门、行政部门、研究部门、人事部门等等。

    4.已确立的组织

    这样的组织已经成立了一段时间,已经制定了各种程序,大部的业务,都有合乎逻辑的科学方法可循。

    我们该怎样处理僵化、缺乏动机?

    怎样解决各部门间的对立和竞争问题?这些部门本来应该集中全力于生产、销售、市场竞争的。

    5.荒芜的组织

    这是迷失了的组织,和外面的世界隔绝了。组织的年岁愈久,规模愈大,就愈容易发生这种情形,官僚组织更是如此。

    我们该怎样改善和顾客的关系?是不是应寻求新顾客?

    我们能不能采取分散和多样化的策略,来适应顾客的需要?

    我们该怎样改变对外界世界不正确的看法?外界世界包括了顾客、社区、环境,我们本来把外界世界当成“敌人”或障碍,必须要加以吓阻,哄骗、克服,如果有必要的 ,甚至不妨用诡计和强势手段来达成目的。

    我们新的道德目的是什么?怎样建立正确的关系,这就是说,和其他利害与共的人合作,共谋利;这些利害与共的人包括政府、顾客和社区在内。

    6.垂死的组织

失败了的组织,或破产了的组织或者最初的任务已经完成,不能或不该再继续下去。

有没有任何起死回生的方法?能不能借助合并、整顿或其他地方来拯救这个组织,创造新生命、新任务或新的开始?

    有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挽回死亡命运?或者这只是自然的过程,事实上是我们所期望的?

    怎样做才会有好的结束?怎样才能有正面的结束,并且不会觉得痛苦?

    对于利害与共的人——职员、顾客、股东、社区,有什么道德上的义务?从老旧的组织躯壳中,能散播出什么新的种子?

    你那组织当前的发展阶段,对你而言有什么启示?你该怎样才能生存下去,在这充满活力的环境中保护自己,并且要准备、发展、好贡献自己,完成当前的重要任务?

首先找出来,你的组织是在上述中的那一个阶段。以更广泛的说法来讲,以哪一种典型的任务和问题来描述你的组织,是最恰当的?花一点时间,写下组织面临的明确问题;你可以把这些当成是要克服的问题,或者是要完成的任务。

上面所列举的事项,也许对你会有助益,不过还是请你把自己的、明确的项目列在下面:

现在我的组织面监了哪些问题……。

    列出问题后,再列出能协助你完成当前重要任务的人力特质、所需技巧,以及工作方式……

  你可以把这些问题拿给其他人看,这样就会了解,其他人对于这个状况的看法是怎样的。思索一下别人的意见,你就知道该怎样适应状况。从别人的观点中,你也会了解,你的能力和工作方式,是属于过去呢?现在呢?还是未来?拿出几个例子来,就能够说得更清楚。

    刚刚创立不久的企业,需要有想像力,能全力投入的人,这些人一天到晚都在工作,准备将来能得到回报。富有创意的人,能面对任何紧急状况的人,才能在这早期的阶段中迅速回应。

    过了一段时候,就需要有新的秩序,需要不同特质的人才——能建立分工原则、严密管制、工作标准的专家,专业人才代替了万事通。又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情况再度改变了。确立了组织,由于划分界限、分工制度、事业趋向、官僚作风、结构变得僵化,不再灵光。现在需要的,是能协助调节各个部门间的工作,善于训练和谈判的人才。

在“荒芜的组织”中,最大的问题是只看到组织里面,所以现在组织急需能往外看的人,这些人能向社区发展,改变组织和外面广大世界的关系。到了最后的阶段,这样的需要变得更为急切,也就是说,急需新行动的“助产士”、顾问和咨询人员都成了关键的人物。

这些例子谈的都是,组织发展的某个阶段中,所需的特质和工作方式。看了这些例子,我们就会知道,许多年资很久,职级很高的人,仍然会搁浅受困的原因。我们觉得奇怪,为什么那个老家伙能爬到那个位置!其实经过是这样子的,那些人过去在较低阶层工作时,表现得很有能力,所以就一直往上升,直到最后到了某个阶层,变得很不称职,结束就困在那儿。许多人得到晋升都是因为在某个时期,技术和能力能解决组织所面临的,或者是和某个发展的阶段有关。但是现在由于发展周期的转移,这些人的技巧和能力,已经变得比较没有用,比较没有价值。这些人办公室的摆设,都是过去成就的纪念品。任何一段时间,都有些人的特符合那个时期的需要;还有些人的特质,却能符合未来的需要。就我们所有的人而言,除非我们能学习新的技巧和工作方式,否则我们的时代最后总会过去。

    一些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就是“停滞”的问题,还是有些人则走在时代前头,这就会造成不同的问题。这些人往往不为人知——因为伪装得和“普通人”一样,还有一部分人则成了独行侠,处在组织的边缘地带。这些独行侠有自行其事的趋向,但是对组织的发展未必有什么很大的贡献。令人觉得讽刺的是,组织的未来成败,全凭是否能运用这些独行侠的才能和思想。许多组织都位于我们模式中的第四、第五阶段,拼命想从中央集权和标准一致的状况转为地方分权、分层授权的模式。但是这些组织的解决方法,往往是相当落伍的——任用强人来矫正所有的积弊——这就是说,又倒退回拓荒的阶段,这是错误的、歪曲的决定。其实有些人学会了自我管理的方法,能自己负起责任,采取主动,来协助下一步的实行,组织最需要的,就是这些人的精力和主意。

    组织是不是能运用这些独行侠的能力,实在是个问题。这些独行侠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注重的是“生活格调”,而不是专业能力,更不用说对组织的忠诚了),而组织想要鼓励时,则是单一的管理风格。这些独行侠认为,“卓越的公司人”有种种弱点,所以要设定自己的风格来对抗这些弱点;而所有的组织训练课程和管理教育,目标都是追寻自己的目标,漠视组织的目标。有时候,这些独行侠会成为众所属目的焦点,并且会因此而展示出潜在的能力。组织没有运用到这些人的潜在能力。通常这些独行侠在组织内部比较不受重视而在组织外面比较受重视——这可能是因为“先知在家乡都不受欢迎”。

    现在的问题是,要创造适宜、平衡的组织,另一方面,还要授权给组织中的人,自我发展,采取主动。正如同大部分的发展过程一样,我们的问题不是这个或那个,而是既要这个,也要那个。这不是官僚体系或自我管理的问题,而是要有和谐的组织,组织中的成员必须能对自己负责。

   □  你的组织中有怎样的气候

    独行侠能不能受到重用,其他成员能不能受到鼓励,进行自我管理,这一切都要看组织中的气候而定了。如果你能在组织中发现一些独行侠,这就表示组织的气候至少还能容许这些人存在。

    我们用气候这个字,是要用这个字的本来意义——“天气状况”——气候能协助也能阻止某一种生命的成长,气候代表了所有人的态度、观点、偏见,什么事情在组织中是可行的,什么是不可行的。气候是从组织的历史、传统、地点、结构、技术之中发展出来的,但是并不像那些显而易见的特征那样具体。气候有部分是由特殊环境造成的,会影响到社交生活和程序规范,也会受到社交生活和程序规范的影响,气候遍及组织各处,就成了一种势力,一种感觉。

    要使组织中的人活跃起来,并且鼓励这些人主动管理自我,其中有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盛行的气候。这是和组织当前发展的阶段息息相关,而且有部分是由发展阶段决定的。在组织中自我管理,考虑过当前的发展阶段之后,下一步就得评断组织的气氛。我们可以说这是微量分析的次一个层面。

   □  自我管理气候的问卷调查

    下面是一张问卷调查表,能帮你辨识出组织中气候的各个层面、状况。根据以下这十个层面,指出你的组织或部门倾向于那一方面,圈出从1-7之间的一个数目字,来代表你对的组织气候的评判。

    1.物质环境

    空间狭小,十分拥挤,隐私权很小,环境很差。

    1-2-3-4-5-6-7

    空间开阔,有相当的隐私权,良好的自我管理外在环境。

    2.学习的资源量资源很少或没有资源;过时的设备,或忽略了的设备;只有技术方面的训练指导人。

    1-2-3-4-5-6-7

    有很多资源——电影、书籍等等;有最新的设备,而且保养得好;看许多训练指导人。

    3.学习方面的鼓励对于学习没有任何鼓励;组织也并没有期望你学习新的技术和知识。

    1-2-3-4-5-6-7

    组织鼓励成员试行新主张,扩充技能和知识。

    4.沟通

    组织中的成员从来没有表达过自己的感觉,很少说出自己的意见,信息都储藏了起来。

    1-2-3-4-5-6-7

    组织中的成员通常都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信息流通也很顺畅。

    5.奖励

    组织中的成员通常都没有受到重视,而一旦事情出了差错,就会受到责备、批评。

    1-2-3-4-5-6-7

    工作做得好,会受到赏识,努力和创意会受到奖励。

    6.规范遵从

    遵从规范组织中的成员必须一直遵守规则和标准,个人很少负起责任来。

    1-2-3-4-5-6-7

    组织中的成员以自己认为最适合的方法来做事;非常强调个人的责任。

    7.思想的价值

组织有不寻求鼓励、重视成员的思想、意见和建议?

1-2-3-4-5-6-7

    组织尽力鼓励成员表达思想,大家都认为未来的成败取决于思想。

    8.可以得到的实际协助

    组织中的成员并没有互要帮忙;不愿意合用资源,也不愿意分享资源。

    1-2-3-4-5-6-7

    组织中的成员愿意互相帮忙;相互提供技能,知识的支援,看到别人成功了,就会觉得高兴。

    9.温暖和支持

    很少温暖和支持;这是个冷漠、孤立的工作场所。

    1-2-3-4-5-6-7

    这是个温暖、友善的地方;大家都喜欢来工作,并且相信好关系就等于好工作。

    10.标准

    品质和标准都很低,大家都漠不关心。

    1-2-3-4-5-6-7

    标准很高,而且富于挑战性,同事间互相激励,并且强调工作质量。

    把你的分数加起来,如果只有30分或不到30分,那么你工作环境中的气候,不适合于自我管理(可能也不适合许多其他事情),没有什么能鼓励你自我管理的。

    如果你的分数介于30分到50分之间,就是否能鼓励你采取主动,负起个人责任来管理自我来说,你那组织的气候属于中等。

    如果分数是在50分以上,那么组织的气候就相当有利于自我管理。有这样的支持,你就应该能度过难关,自求多福,更上一层楼发展技能,以便应付新的任务和问题。

    组织气候在各个层面中或许差异很大,但是从总分里并不能看得出来。你打圈的数字,是靠近两端呢,介于中间呢,还是相当分散?譬如说,就标准和挑战而言(第十个层面),你的组织气候也许相当适宜,但是就温暖、支持,以及互助合作而言,组织气候却不适宜(第八和第九个层面)。你的部门也许有丰富的特殊资源(第一和第二个层面),但是却不鼓励成员学习,不重视思想(第三和第七个层面)。自我管理的良好气候中,必须要有支持和挑战,有丰富的资源,并且要能自由自在地运用这些资源,同时受到鼓励。

    如果你困陷在很糟的组织气候中,那该怎么办呢?有的组织气候能支持、鼓励我们提出主张,互相帮助,主动出击,试行新的方法。但是倘若组织的气候很糟,不遵守规则就会受到处罚,学习并不是第一优先,沟通不顺畅,标准也相当低,那么该怎么办呢?

    碰以这种情形,我们不妨应用上面已经讨论的基本选择:

    (1)改善环境;

    (2)改变自己;

    (3)离开那个环境;

    (4)在那个环境中熬下来。

    这些可能的途径,是合乎逻辑的,不过也许不太容易做得到!如果你因困陷在很糟的气候中,不妨考虑一下这些选择。另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寻找朋友、盟友、联络人、同志,只要能找到一个朋友或盟友,就能够改变你的处境,就算你必须到组织外头去找,也是值得的。

    即使是在最具敌意、最不适宜的气候中,仍然有两大压力,逼着你负起自我管理的责任。采取行动是有实际原因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会有更糟的后果。

    我们来看看德利克的故事:

    德利克在一家大工程公司中工作了29年,职务是制图员,到了1983年却被公司给解雇了。德利克小时候比较内向,但是很聪明。德利克留上学时,同学们都认为他自己将来在职务上会有很大的成就,也许会成为建筑师或设计师。但是德利克的父母很穷,本身就没受过什么教育,后来遇上了学徒的空缺,就叫十五岁的德利克去做那个工作。德利克很喜欢那工作,是个很愿意工作,而且很忠诚的工人,后来还成了第一流的制图员。这个工作很适合德利克,需要相当高的技术,细心的工作,德利克经常自己一个人工作,有时候连休息的时候都在工作,而且为了赶工经常加班。德利克很喜欢这个工作,不太在乎晋升,全心全力地养家活口。

    后来公司把德利克给解雇了,这是相当大的打击,德利克震惊不已,整天缩在家里。这样子过了一年,德利克的太太喜拉需要钱用,而且也受够了德利克的气,于是就自己去找了份工作,后来等于是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德利克的亲友鼓励德利克另谋高就,但是德利克心中明白,根本没有获得工作的机会。德利克觉得没有用,没有希望。德利克一向不善于和人相处,在电话中说话,也会显得很不自在,而且不喜欢请教别人。社交方面的事,都让喜拉去做,德利克觉得这样很不错。制图员的工作,助长了德利克害羞、内向的本性。德利克现在已经四十四岁了,要想找个新工作,过去的工作经验都没有什么帮助。德利克从来没有学习怎样主动出击,选择自己的工作,喜欢服从指示来工作。德利克没有发展出什么人际关系的技巧,对于工作环境外面的世界,没有什么好奇心,也知道得不多。

德利克的故事是个现代的寓言,过去几年来,许多工作勤劳,自觉意识高的男男女女,都面临了同样痛苦的命运和经验。寻找新的工作,运用新的方法,学习新的技术,和新人一同工作,都要有技能才行,而这些人的职业,并没有协助这些人发展出这些技能来。

职业全把我们塑造成某种样子——有时候塑造得很不好。我们从工作中能发展出高水准的能力,能发展出专长,但是只是在专业的狭窄领域中知道这许多而已。二三十年之后,情况完全改变了,不论是钢铁工厂的工人还是电算机操作员,都会发现当初好不容易学来的技能,已经变得过时,不再有人需要了。

    有时候,我们会听到这样的说法,“职业伦理”的没落,是现代工业疾病的症结,但是像德利克这样的人,都是职业伦理的忠实信徒,结果却落到这样的下场,这些人的子女应该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自我管理的伦理,应该代替职业伦理的地位了,即使组织借助裁员来解决危机,显然职员就不能再依靠组织的照顾了。工作的时候,一方面还要把时间和精力投资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上,要不断精练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方法才行。德利克本来是个聪明而有能力的孩子,却因为三十年呆滞、缺乏动力的工作经验,而变得落落寡欢,连最基本的社交技巧都不会,本来应该有的光明未来也都破灭了。专业人员并不能免于搁浅、坠落的危险,跟其他人一样也都会受到职业的错误塑造。斤斤计较的会计师,精通方法的工程师,热诚的教师都有高超的技能,但是另一方面,却也因此而困陷在某些固定的运作中,变得无

能为力。

    “职业的错误塑造”是由于组织的需要所造成的,组织发展的第三、第四阶段——扩张中的组织和确立的组织阶段,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人才,但是专业的领域很狭窄。组织渡过了这些阶段以后,就会放松严格的分工制度。许多专业人员在过去的环境中获得了成就,但是现在却困陷在高位上,动弹不得,最后被摒弃于组织之外;除非这些人能学习、发展时代需要的东西,否则就没有前途可言。

    这是个非常实际的问题,所以你一定要设法努力管理自己,就算是在最贫瘠、敌意最浓的组织的气候中也一样。这是自我保护的问题,继续学习的能力是很珍贵的,一定得保持这种能力才行。

    不论处在哪一种状况中,还有第二种驱使你继续努力的压力,这是一种不太一样的压力,要叙述起来也不太容易。说得简单一点,这是一种道德责任的感觉,觉得有责任照顾、保养、发展自己,这不仅是为自己着想,也是为了全体人类的缘故。在“不可能的状况”中,仍然要保持充沛的思想活力,这样到了情况改善时,还有种子可以散播。即使在继续努力变得很困难时,还是有人勇敢地继续下去,具有生命的种子,就保存在这些人的典型和模范中。从这个观点看来,我们许多人都觉得,有责任尽力发挥自我,向世界人类贡献自己。从宗教的观点来看,我们可以说这就是追寻美好的人生。

    尽管我们这个时代中,许多人都把科学当成宗教,但是对于能听得入耳的人而言,精神上的教育仍然有相当作用。佛祖教导我们,人类发展的道路,是从痛苦走向悟道,佛祖描述的道路,是全人类都可以走的,世局的压力和我们在生活里、工作上、组织中感受到的停滞、渺小、荒谬,都是痛苦的根源。要想避免这种痛苦,只有装着不知道。从这个观点看来,自我管理能帮助我们达成较高的目标,尽量发挥自我,这不但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其他人,更是为了世界上善良的力量。

这最后一点的意义深远。事实上,如果不援引上苍的力量来推销,做起来的确有困难。但是,我们想要发展,想要知道,想要激发自我管理的热诚,并不只是一件实际、合理的事情,更是由内心深处的动力所推动的。如果用心理学的术语来描述,那就是“需要知道”:如果用传统的宗教术语来描述,那就是想要行善的意念。

□  勿失良机

    自我管理有点像是自己做小本生意,若想继续下去,就必须把握机会,保持强烈动机,开创前景。许多年来,我们的工作都是例行公事,结果就会很容易忽略掉自我管理的种种机会,其实,所有组织中本来都有许多这种机会的。怎样才能发觉能帮你生存、保养、发展的东西?这是有技巧可运用的。

    那么,组织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是不是相信图表中,那简单而自认为真实的组织结构?或者,组织就像个万花筒一样,从不同的角度看来,就会反映出不同的面貌?我们谈到所谓的组织这个东西时,就赋予组织一种明确的身份感,这种感觉之所以会存在,可能只是因为我们以这种方式来讨论组织。我们有个特别的字眼来描述这种情情,那就是“具体化”。有时候,我们会把抽象的东西当成是真实的东西一样,这就是具体化。有时候我们会相信地图,而不是相信自己所站的地方,这种情形就像是把一群有需要、有目的、有结构、有共同文化的人称为组织一样。当然我们这样做是为了方便起见。但是事实上,有目标、有需要、有动机的是人,不是组织。自我管理的人一定要掌握这个重要的真理,因为我们很轻易地就把各种权力和物质交给组织,结果自己反而变得动辄得咎。其实许多事情都是由个人的行动——包括我们自己的行动——所支持的,但是我们却常常为此而责怪组织。

    从这个观点看来,你并不能和组织或团体合作,只能和其他人合作。每个人对于组织都有不同的看法,对于组织的目标、权力所在,重要的价值观等等,看法都各不相同。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而且职位、立足点也都不一样,所以对组织的看法当然就不一样。我们刚才已经说过,对于组织的看法,就像是注视着一个万花筒一样,没有什么固定的图案,只有许多不一样的图形,由各式各样的线连在一起。你对于组织的看法,只不过是许多可能的图画之一,了解了这一点,你就能开始着手寻找机会了。如果你只有一个观点,那就像是创造了一座监狱一样——难怪你会抱怨停滞在系统中动弹不得。倘若能以开朗的胸襟接纳其他人的观点,就能创造开放的空间,以及开始进行的起始点。

    下面列出了一些资源、程序、架构,都是可以在组织中找得到的。你看一看这些内容,注意一下其中有哪些是你参加了的,或是利用过的,还有哪些是你忽略了的,或者是你不知道的。

资源

1  书籍、目录、书评、资料库

   2  杂志、报告、论文

   3  时事通讯、手册

   4  整套的资料

   5  电影等视听设备

   6  电脑、程式

   7  房间、空间、设备

   8

   9

   10

    行动和程序

   11  训练课程

   12  训练指导、顾问指导

   13  改变工作、转换工作地点、轮换工作

   14  访问

   15  评鉴约谈

   16  咨询、访客

   17  研讨会

   18

   19

   20

    架构

    21  工作小组、计划小组

   22  团队合作会议

   23  委员会,像健康安全委员会、生产委员会、福利委员会等等

   24  质量小组

   25  工作场所讨论小组

   26  商会、成员协会

   27  “思想库”

   28  专业协会

   29  午餐俱乐部

    30

   31

   32

    这张表中有一些空格,你实行的时候,如果能在组织中发现更多其他的机会,就填写在空格中。也许你会发现,不知道有哪些可以利用的机会,如果这样,就得征询一下别人的意见,看看有哪些资源和机会可供运用。组织的气候越糟,能够找到的机会就愈少;不过,如果你彻底地征询一下别人的意见,一定能发现目前没有用到的机会。你不妨这样问其他人:“你是怎样在这儿找到机会的?”或者“这儿有哪些资源是我可以利用,可以学习,可以得到的?”这都是开始的好方法。

找到了一些机会之后,选出一两个来开始着手进行。你觉得哪些机会最吸引人,就不妨选择那些机会,用不着担心逻辑的问题。自我管理首先需要的是精力或动机,先要有温暖,然后才会有光源。你有了新主意的初步概念之后,就要培育这主意,要思索、谈论这个主意,这样才能带来活力,这样做也许得花很长一段时间。然后,等到你准备妥当了,就可以采取行动公开这个主意,这就是自我管理的过程。创造热力、温暖的焦点,然后就能发展出做事的新方法。先从自己做起,然后散播到小组、部门、扩张到整个组织中。我们又谈到了庞大、冷淡的抽象事物——“组织”,其实这并不是我们所关切的。我们要从自己开始,叫自己行动起来,然后让其他人跟随着我们,我们若是在组织中等待其他人行动,也许要等上一辈子还等不到自我管理的机会呢!

三、自我管理

    传统管理会阻碍我们的学习。因此,我们必须由实际行动中学习自我思考,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自我管理。

   □  先管理自己

    “管理他人之前,必须先懂得管理自己”。如果我们能够为人师表,那么我们已经在使周围人走上正轨的路上踏出第一步。因此,我们应学会由内而外的管理,意即由自身而外界。现在让我们从检视你管理自身的角度来开启序幕。

   □  内部——外部

    平日里你如何管理自身与环境?请择优与择劣各记录四五则。分别就各则回想当时的你,是否一切都在范围之中?是否能为所欲为,言所欲言?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为外界所左右?

    这些优劣事件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关联。当你能有意识地掌握自我时,事情必然是很顺利地进行。反之,当你自我失控时,也就无法掌握周围状况。

换句话说,由内而外的经营法建立在这样一个理念上:外在世界是内在世界的反映,反之亦然。它给我们一个启示,扮演正式的经营者角色,是以管理自身与周围为基础。除非能掌握自身的内在世界,否则将无法有效地处理外在世界困扰。

你可能感兴趣的:(航富商业管理体系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