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读各种类型的书

作为中文系出身的人来说,骨子里多少是对那些热衷于看所谓“畅销”作品的人有些鄙夷的。尤其不能忍受那些“霸道总裁爱上我”“玄幻修仙”“屌丝逆袭”之类的书,还有就是一些“侦探悬疑”“心理罪”之类的。对于前者,总觉得幼稚可笑,毫无营养,就是意淫。而对于后者的恶劣印象,主要来自于一次无意的翻阅。学生在课堂上偷看《十宗罪》,我没收以后就扔在了一旁。有天突然想探究学生为啥喜欢看这类书。就翻阅了其中几页,而那个故事大概就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爱而不得后把对方头割下来放在床头柜上,并且对无头尸体进行了强奸……看得我头皮发麻,恶心想吐。一点也不夸张,我的生理都在拒绝和抗拒这样的故事。自此以后,对这一类书绝对不翻不看。

几年前学了心理咨询师后,开始对人做事情的动机有了兴趣,在学生推荐下读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后来又陆续读了东野圭吾的一些推理小说。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之前的认识。而在读《漫长的告别》时,竟然每次都在期待故事后来的走向。原来好的侦探推理小说也能让人感动。钱德勒讲这个故事时最精彩的不是推理,而是情怀。爱情与友情、忠诚与背叛、相遇与离别。马洛在探究特里身上的谜,而特里在做一次漫长的告别。告别,不仅仅只有生死,告别过去、告别一种生活、告别以往的自己。正如书中所说:“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

最近又鼓起勇气读了托马斯的《沉默的羔羊》,确实是鼓起勇气,大学期间看过电影版《沉默的羔羊》,仅仅十分钟就觉得恐怖至极,最终放弃。这次读书,坚持读完,有了一些新的感触。什么是救赎呢?救赎别人的同时是不是也是人对自己的救赎呢?不管怎样,勇敢正义的史达琳梦中的羔羊不再哀叫了,食人魔鬼汉尼拔也真诚地感谢了史达琳……人做任何事情确实都是有自己的动机,不管你自己是否意识到或者是否承认。

尝试读各种类型的书,也许会改变很多成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尝试读各种类型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