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今年7月份,来女士的不幸遭遇,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不愿意提及的恶性,其丈夫用如此残忍的方式杀害了陪伴了自己十多年的枕边人,碎尸灭迹之后,还淡定自若地应付警察的询问。这位先生杀人以后,竟如此气定神闲,丝毫没有忏悔。这样毫无悔意的心态不禁让我们背后发凉。
最近,某新闻上面报道一女子杀害其丈夫后,自己也想轻生未遂,被及时赶来的救援队所阻止了其轻生行为。但消防官兵也确实被室内女子丈夫的尸体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在物质生活有足够保障的社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夫妻会因为某一方的过错闹得不愉快,甚至为此而将性命栽在枕边人的手里?
虽然现在的社会和以前大相径庭,自由恋爱也成为了大多数小年轻的第一选择。
但是对于大多数70后、80后来说,他们可能是因为家人的介绍通过相亲而认识对方的。在这种催婚式的情况下,两个人是被强加在一起谈恋爱,彼此的恋爱关系也就掺杂了很多非个人的因素。
两个人可能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带着对以后娴熟的妻子或是事业有成的丈夫的完美的遐想,共同经营夫妻之间的关系,相知相伴到相守,畅想美好生活肯定就在前方。
可是,当去掉这对另一半的完美滤镜以后,两人在一起的生活还剩什么呢?
我的一个不太熟络的表姐,现在25岁。
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就是她去外地打工的路上,那个时候她才读六年级。后来我读初中时又见过了一面,那个时候她还不到二十岁,和人谈起生意来有模有样。
现在听人说她去年就结婚了,也是通过家人的介绍才认识对方。两人关系一路发展,才几个月就把结婚证拿了。男方家彩礼给的特别高,可能这也是虏获女方家庭的一个加分点。
结婚以后,男方打算让她继续去厂里打工赚钱以供家里的开销,而他自己吃不了什么苦,就选择留在家里。
新婚燕尔,却打着这种如意算盘,确实很伤人的心。
这种不平等的付出能够换来两个人的真情实意吗?女方曾经对这个男人也有过很多希冀,但是他这种将自己媳妇一军的做法难免让人寒心?
女方劝他和自己一起出去,下了好一番功夫后,男方还是和她一起外出了。
千万不要想成是一个完美的结局。两人外出后的生活也有点小摩擦,常常为家务的分配没少拌嘴。
但是一次大家打麻将时,男方输了几百块钱,觉得很没面子,就把桌子掀了,然后开车回老家了。看吧,不爱你的人会因为任何一个不愉快的理由而将你甩掉。
现在他们俩正在分居,一个在外地,一个在老家,明明都有联系方式,却都不肯拉下脸。
我们生活中诸如此类婚姻关系的夫妻比比皆是,有的矛盾还没闹大,但仍在恶化,只是因为彼此之间有某些东西羁绊着,比如财产、小孩以及两个家庭之间的关系还将他们彼此牵绊住,总不好闹得个离婚收场。
有的婚姻关系中的一方也可能因为对其在某些方面产生了纠纷,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从而对另一半起了歹念。
所以识人需识七分熟。不知其品行,怎敢与其交往,怎敢向他托付自己的实意真情?
在生活方面能够处处体谅你,在工作方面尽量不去打扰你,处处体现夫妻之前的互相尊重,才能将其经营地蒸蒸日上。
当你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也许他给不了实用的建议,但是无声地陪伴也足以将他的关切传达到你的心中。
之子于归,宜室宜家。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当然,生活中也有那样的人,只是他们就像一堆沙子里的黄豆,需要用筛子慢慢地过滤出来。只有当无数的沙子从筛孔里被过滤掉以后,那坚韧饱满的黄豆才会呈现出来。守得云开才能见月明啊!
我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的模范丈夫。他和他妻子现在都是我的朋友。
他俩高中就对对方有好感,那个时候他俩是同桌。
有时候也会一起讨论某个习题有多少种解法,他们比较闲的时候就会探讨一下以后的人生目标。一来二去,两人就有好感了。
但是高中时期要以学习为重,他俩都怕生活中的某一极大变化会影响到自己的成绩,就都藏在心里。只是偶尔会将对方列入自己的以后生活中,但是这也只是藏在心底的遐想之中的。
班主任安排座位的时候,恰好将他俩给拆散了,一个在教室最左边,一个在最右边,有一段时间,我朋友都认为是不是老师发现了什么端倪,才让他俩相隔这么远。
之后,没有了同桌这一完美的聊天借口后,他俩也没再说过话,生怕让班上同学揪住口风。一直高中结束,他俩还是那样的冷若冰霜。
高考后,我朋友在北京,她在湖北,两人一直单身,却始终没有联系。不过在大三的时候,两人可能都褪掉了当初的年少轻狂,我朋友还是和她联系了起来。
QQ上的消息提示音将这段尘封多年的感情一下子打开了。
大学毕业两年后,他俩就结婚了。
现在俩人在云南买了房子,一有空还到处旅游,小日子过得很滋润。我上次去探望他们,听两人说现在没打算要个小孩子,他们把二人世界过够以后才打算生小孩。
看着他两现在过得幸福美满,我心里也很羡慕。
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终会找的自己的归属,但是此前要经过漫长的等待,等到黑暗散去,前方尽是光明。
将孤寂化为一粒粒尘埃,在心与灵魂的最深处,守着自己的初心。绿叶金黄,华发苍苍,依然相信会有一个人一直在等你。众里寻你千百度,一回首,而你却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