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又双叒上热搜了,因为家暴。
之前的热搜,因为她是脑瘫诗人,和前夫离婚,网上骂人,和90后谈恋爱,发结婚照,每一步,都轰轰烈烈,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这次,比她发结婚照那天还要热闹。
2个月前,蓝天白云,玫瑰盛开,身披白婚纱,相拥年下男,笑容溢出屏幕;
2个月后,抖音暴雷,微博公布,“恩人”暧昧红包,盛怒下的暴力,镜头下的凌辱;
昔日多美好,今日就多讽刺。
直播出卖,当众揭短。
网评两极分化,有人高举支持余秀华的旗帜,充当情感顾问:离开渣男,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更好地在路上。
也有人嘲笑余秀华,说:早就不看好,对方就是骗钱。
我们透过这对情侣的情感纠葛,发现更值得去探讨这次事件本质:家暴。
01网红诗人余秀华:清醒沉醉
余秀华是农村妇女,残疾诗人,有人称她“中国狄金森”。
她敢爱敢恨,蔑视着社会的教化与规训,她的名气,一部分是来自她的诗歌造诣,更大一部分来自她的八卦绯闻,有人视其为“文坛小丑”。
她自己结束了一段绝望的婚姻。
她孤独,一再告白男诗人、男明星,喊出“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宣言。
杨储策的出现,像是她人生无边荒漠里,闪现出的海市蜃楼。
她珍惜:“像爱护公共财产一样爱护男朋友。”
彼时的杨,说被她的才华所俘获:“像爱护大自然一样爱护女朋友。”
他们形容:我们是双向奔赴。
视频里,余秀华笑靥如花,穿着白纱裙,坐在秋千里,年轻的爱人,身后推秋千。
紧拉着手,背着爬山,抱上飞机,那时的她,是幸福的吧:生而为人,到此不亏。
别人质疑小鲜肉对她的感情,说:杨储策对你没有真情,图你的钱,你的名气。
她霸气回怼:感情就应该是有所图,他图我的名气,我图他的身体。
她爱的底色是悲凉的。
爱得最热烈的时候,也做好随时分开的准备:
“分开也不会打脸,得之我未必是幸,失去也未必是命。
他愿意陪我走多久就走多久,爱情可贵,生命更自由。
是的,我老了,我残疾也丑,所以一个人对我好的时候,我就应该全力以赴。”
你我她都明白,这场带着目的、有所图的感情,“有过”,总比“从来没有”,更抚慰人心。
他们的感情或许难以让普通人接受理解,但夫妻、情侣之间的事情,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体会清楚。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02争议背后的真相:性别暴力
离别分开,余秀华是预测过的,她是自卑的敏感诗人。
只是没想到,会以这么惨烈的方式。
余秀华先在抖音上公布分开了,后发微博说自己被家暴前因后果。
而曾经的年轻爱人,公布了对方的隐私:
“别人知道你喝醉酒了把所有尿都尿在裤子里了吗?”
余秀华:
“你把我所有丑陋的镜头都直播出去,你还说你爱我,你打我的时候怎么不直播?”
然后我们都知道了:
男方和其他女性暧昧不清,
俩人都骂得很难听,
男方确实是动手打人了,
并把爱人最不堪一面曝光在媒体面前。
出卖,揭短,曝光隐私。
以感性开始、理性告终,这是最理想的离别姿态。
能做到这一点的,少之又少。
有人这样说:
感情就是这么一个很刮皮的东西,最后会让所有人都血淋淋地露骨。
杨槠策:
“打人是不对。
但有隐情:
她酗酒,酗酒后她的行为失态;
她骂了我家所有人,不止是女儿;
她用极其粗俗的语言侮辱我人格后,说要去找别人,
我这才没忍住,扇巴掌十几下,有重有轻,但还算有分寸。
我还爱她,打了十几个巴掌,但我打她的时候不是没有分寸,如果失控,她就发不了微博了。
把一个爱她的人逼着动手打人,真的是我一个人的错吗?”
听听吧。
这样的论调是不是很耳熟?
我爱她,是她逼我的,是她说去找别人,才激怒我的。
我打她,我有分寸。
这是“爱”么?
央视纪录片《中国反家暴纪事》开篇就这样写:
家暴,并非始于当一个人卡住另一个人的脖子,而始于:我爱你,你属于我。
当两个人暴露了彼此的弱点,无法满足空虚的心,就露出獠牙,用毫无底线的手段,做出疯狂的行为。
而另一方,只能被动忍受或是奋起反抗。
我们常这样对女孩子说:外面很危险,出去一定要注意安全。
然而,对很多正在遭受家暴的女性而言,“家才是最危险的地方”。
宿醉过的人,都知道,清醒后疼痛与难过是折磨人的,但好在,终会过去。
俩人目前已经分开。
她另更新:
“我这一生,走得实在辛苦。
我希望侮辱我的人,打我的人负法律责任。”
余秀华是热爱生活的,才能写出热烈的诗句。
但面对这样的暴力事件,没有人能够完美退出的。
一部分人跑到余秀华的个人账号下鼓励呐喊,另一部分人跑到杨储策的个人账号下骂他,企图用口水淹死他。
显然,网友们早已透过两个当事人的感情纠葛,发现了更值得警觉的事情:家暴。
有人希望施暴者得到重判,实际情况是:
同居关系的情侣,以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43条,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通常处理结果是:拘留10-15天。
03阻止暴力的方式:相信法律
全国妇联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24.7%的家庭存在家暴,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受丈夫殴打,2.7亿个家庭中,约30%妇女遭受过家暴。
每年有15.7万妇女自杀,其中60%的妇女自杀是因为家庭暴力。
这些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正在遭受家暴的亲人们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阻止暴力的最佳方式:相信法律——不止相信法律,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勇敢站出来,学会理智的方式去对待。
我们先尝试无暴力沟通,这样能减少暴力爆发的临界点的到来。
女性语言能力强,男性身体、力量强,被激怒的时候男性更容易有暴力行为;数据显示98%施暴者是男性,而受害人大概75%是女性、25%是男性。
被家暴后9%的人,产生过自杀或者杀害对方的冲动。
请求帮助,是给受害者自我救赎的机会:
自杀,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而杀害对方,就直接毁掉3个家庭。
不能让<以暴制暴>成为最后的选择。
当我们遭受家暴时:立即求助,报警,并留法律文书。
第一次家暴后,只有1%的人报警。
受害者的潜意识里可能会想:他打我,这可能是偶然的意外,是我不好。
亦如余秀华第一次公开杨储策家暴的时候这样说:可能我人品不好,配不上他。
家暴就是家暴,不需要牵扯其它。
常言道:
家暴只有0次和N次。
这样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之所以会持续发生家暴,是因为施暴者几次施暴后,有了经验:打人,不需要承担后果。
而报警:警察能收集证据,制止效果也最好,及时就医的诊疗单也是证据。
警方告诫书,白纸黑字,写明了:谁打了谁,触犯了什么法律,再犯会有什么后果。
湖北反家暴组织开了告诫书的600多个施暴者,复发率只有1%;但只给予口头警告的,复发率超过10%。
所以,法律文书比口头威力大很多,复发率也小太多。
最后啰嗦一点:
因为家暴而离婚的,不需要离婚冷静期。
04
除了关注事件本身,我们更应当关注余秀华以外的,千千万万个正在被家暴的“余秀华”们。
面对感情,坦然面对,拥抱美好,以感性开始。
面对暴力,运用智慧,拿出勇气,用法律保护自己,让施暴者畏惧后果。
留好证据,再有复发,拿上文书,起诉离婚。
面对困境,自我救赎,勇敢走出,以理性告终。
(全文完)
网图侵删
作者介绍:沈小外,追剧读书写作,用文字温暖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