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晨雨《不租房的606天》读后感

        又是一本被书名吸引而读的书,怎么能做到606天不租房?这种流浪的生活是怎么过的呢?书的扉页那句“如果在城市的每个街区都有一个家,是怎样的体验?”应该是作者开始不租房生活的初衷,也同样吸引着我这个从未这么想过的读者。

        郑晨雨是一个知道自己要什么靠自己努力获得奖学金而去美国的留学生,但幸运的晨雨初次赴美学习即经历了一开始难以适应的迷失与自我挣扎,然而却促成了高中阶段寄宿的经历,在异国他乡收获了来自一家美国爷爷奶奶的温暖亲情。毕业后留美工作,用住民宿的方式解决每天住的问题,也正源自寄宿的难忘体验。晨雨的每一天除了勇于尝试那种不确定,更主要的原因来自于与那些有着各自故事与精心布置经营心爱居所的民宿主人们的相处与友谊。我被作者晨雨的经历吸引着,即使读书的时候是凌晨也毫无倦意。

        民宿,一种特殊的住宿方式,不同于酒店,像住在别人家里一样体验民宿主人家的衣食住行与人文故事。回想我的第一次住民宿经历,难忘的大学时代的楠溪江自助游之旅,那年民宿还没这几年这么兴起,古朴淳韵的山林溪水小乡村,憨厚的农家,所以晨雨的住民宿经历满足了我这个读者难以付诸同样的实践却跟着晨雨书中的文字感同身受般的“住着”晨雨住过的民宿。

        如果问我佩服怎样的人,一定是像晨雨这样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的人,虽然其实只需要也付诸同样的行动,但现实与梦想总有着遥远的距离,或远或近的距离在心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郑晨雨《不租房的606天》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