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恐惧症的背后,隐藏的是什么?

最近在学樊登老师的《可复制的沟通力》,记录重点。

在当今社会,沟通能力越来越重要。毫无疑问,沟通能力差的人很吃亏。表面上看,这些人很内向。但是其实上,有很多人存在着沟通恐惧症。

什么是沟通恐惧症?

      就是当我们与人沟通,发生了矛盾时,对方不同意我们的想法,或者不按照我们的意思去办,这时候,我们就会很生气。时间久了,就会害怕沟通,不愿意沟通。 这种不愿意其实就是内心的恐惧。

1、是什么造成了沟通时的内心恐惧?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富足心态和匮乏心态。

沟通时内心恐惧,是因为潜意识里具有匮乏心态。匮乏心态的特点就是认为:什么事都没得选,这事你要是不同意的话,就没法办了。或者资源就这么多,给了你,就没有我的等等。

富足心态的人会怎么想呢?比如说:再想想看,一定会有其它的好办法。没关系,还有下次。

这就是匮乏心态和富足心态的差别。而本质区别在于对选择的认识。

富足心态认为我们“有”,所以我们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匮乏心态认为我们“没有”,所以我们没的选,只有眼前一条路。

这让我想起很久以前说的一个故事。两个人走在沙漠里,就剩半瓶水了。其中一个人,高兴的说:看,我们还有半瓶水。另一个人唉声叹气的说:唉,我们只剩半瓶水了。心态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

2、是什么造成这两种不同的心态?

造成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是成长环境的物质条件所决定的吗?也就是说,从小物质匮乏,造成了匮乏心态,或者从小物质富足,造成了富足心态吗?不是这样的。

答案很扎心。是从小到大,我们的父母把我们一步一步的.、慢慢的引导到这两种心态上来的。

如果你恐惧沟通,潜意识里就有匮乏心态,那么回想一下,小时候在和父母的沟通中,是不是常常感到没得选,只能这样,只能那样,只能听父母的。

如果你是个沟通高手,就是具有富足心态,那小的时候,父母肯定给予了你很多的自主选择机会。

3、我们该怎样和孩子沟通?

关键问题来了,我们该怎样引导孩子?孩子是最听话的,孩子在小的时候,没有什么能力,全都是听大人。所以父母有什么样的心态很重要。

父母认为条条大路通罗马,孩子就容易形成富足心态;父母整天生活在焦虑中,孩子就容易形成匮乏心态。

如今,在教育上,这个问题表现的最明显。应该引起父母的足够重视。不给孩子制造危机感,不逼迫孩子学习,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心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沟通恐惧症的背后,隐藏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