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典故015 中国人要懂的国学常识,你知道多少?

文 /文元  杜豆豆


“经书暇日,子史须通。” 这是《龙文鞭影》的第三和第四句。字面意思是说,要坚持每天诵读传统的儒家典籍,子书和史书也一定要精通。

这句话很简单吧,可如果我问你:“经书是指什么?子书和史书又有哪些呢?”

恐怕很多人就说不清楚了。

要搞清楚这两个问题,我先扩展思路,说说另一个问题:“中国人要懂的国学常识,你知道多少?”

大概从十几年前开始,中国就开始重新倡导国学。而且,这几年小学生课本里,也开始增加国学文化内容。一说国学,必谈博大精深。可国学到底指什么呢?

有的人说,儒家经典应该算是国学吧。

还有人说,那还有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呢,比如《史记》,算不算国学?还有《庄子》《老子》、唐诗宋词......

若照此思路,怕是接下来就变成了一场接书单的比赛。中国古代的书目要这么往下列,那可真是掉书海去了。

不慌,这个答案咱老祖宗早就给安排好了,就等你去发现呢!

对中国来说,国学就是中国乃至中华民族独特的学问。国学典籍,被分成了四类:经、史、子、集。这一分法,被称为“四部分类法”。

“四部分类法”起源于春秋时期的孔老夫子。他老人家把全国的文献编成了《六经》,也就是:诗、书、易、礼、乐、春秋,将不同的书都归类到了这六大目录下。

到了西汉,刘向父子基于“六经”分法,将其调整成了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但随着文献种类的增多,这种六分法不够用了,晋武帝时的荀勖和张华干脆直接按“甲乙丙丁”分成了四类,称为四部分类法。

直到唐朝,官方才终于有了个更好的分类命名:经史子集,这一分类目录见于《隋书·经籍志》。这一分法清晰易辨,一直沿用到近代。清代编辑的《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规模的一部丛书,就是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的。

所以,《龙文鞭影》这句“经书暇日,子史须通”中的“经书”和“子史”,就指的是“经史子集”中的“经史子”。

对中国人来说,“集”你可以有余力才读,但“经书”你是一定要通的,而“子”和“史”你也是要了解的。

“经书”泛指儒家经典。

为什么称为“经”呢?“经”,是丝线中的“经线”。古代织布时,丝线有“经纬”的区分,“经线”是始终不变的,而“纬线”则是交织其中的。所以“经”,也就意味着经常、恒久不变的意思。

不管朝代如何变化,“经”都是国学的根本,是不能偏离的,不然,你就会找不到方向。所以,这里就说了:“ 经书暇日”,经书是要每天都读的。

具体来说,儒家经典中,“四书五经”是必读书,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儒家传道授业的基础教材。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后来经过历代的发展,又有“九经”、“十三经”的说法,总而言之,都指的是儒家的“经书”。

子史,指诸子百家著作和各种历史著作。

“子”泛指历史上有思想、有成就的个人作品或专辑,包括了政治、哲学、科技和艺术等类的书籍,是内容最为丰富的。不过,这里所说的“子”,主要还是指诸子百家,比如《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等。

“史”,就是史书,包括《史记》、《汉书》等历代正史,以及地理志、地方志书等。这里主要还是指正史。在现存古代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的历史是持续相传的,这主要得益于对史书的重视。其他的文明古国,几乎都中断了,以至于不得不借助传说和考古来重新验证历史。

对中国人来说,“经”是最根本的人生大道理,“史”是现实的验证,“子”则是集思广益的参考。

因而,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就要以“经”书为本,结合“史”书一起学习和思考,通过“子”扩展视野。那些儒家的经典一定要日日读,烂熟在心,诸子百家和各种历史著作也都要搞明白。

除此之外,现实点儿说,当时是科举取士,这些都是考试范围内的内容。再一个,本书中的典故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同时又从《庄子》和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列仙传》、《世说新语》等书中广泛收集了许多故事,所以也是要把这些书搞懂搞通的。

所以,在记诵这本《龙文鞭影》的典故时,也别忘了:每天读点四书五经,搞懂诸子百家和中国历代正史。

“经书暇日,子史须通 。” 今天这一东韵的第三句和第四句,你记住了吗?

好了,这节的讲解就到这里。下节接着讲“重华大孝,武穆精忠。”

(本文结束)

创作不易,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我已加入“维权骑士”版权保护计划。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交流请发简信。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日典故015 中国人要懂的国学常识,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