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机械论——混沌大学学习笔记

在《牛顿机械论》这节课里,李铁夫讲到“人类对事物的认知,就是在头脑中建模的过程。在我能处理的范围内对模型进行处理,然后在第一性原理基础上对这个模型进行处理。”
从古典物理学到牛顿机械论,最大的变化在于引入了“实验”与“数学”:从实验看到新的现象,然后靠唯象理论提出一个观点,然后结合数学形成一个理论架构。
这让我看到了最近正在学习的两个案例的相似性。

【泰勒的科学管理】
弗雷德里克·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第一次把科学管理带入企业,在他之前,企业家们依靠个人经验和直觉来指挥生产、管理企业。
当时美国企业普遍存在效率低下的现状,泰勒并不是简单地观察工人们的劳动,而是做了大量、长期的实验。通过对数百个工种、最长达20年的实验,使得管理学由杂谈变成了一门严肃的真科学。
泰勒的实验(建模)方法可以总结为:
1、找10-15个不同的人,这些人对所要分析的工作具有特殊的专长;
2、研究每个人在完成工作时所采用的基本操作或动作,明确动作顺序以及他所使用的工具;
3、用秒表测算工人做这些基本动作时,每一步所需要的时间,进而确定选择用最快速度完成这项工作时其动作的组成部分;
4、消除一切虚假的、慢的和无用的动作;
5、把最快的动作和最合适的工具汇集成一个序列,并推广开来。
泰勒打破了当时人们关于“积极工作会创造失业”的认知,通过实验+科学论证的方式,创建了效率和效益更高的科学性管理。

【阿里巴巴的新制造】
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已经宣布"退休计划"的马云,为阿里画下了下一个目标——新制造。
这个新制造的样本在距离阿里滨江园区30公里外的乔司村,这里隐藏着数不清的服装车间,为淘宝卖家们生产着大量“小批量快反订单”。
过去,服装车间的生产流水线一旦开始转动,只有等待生产结果,才能根据客户反馈调整计划。这是一个漫长、滞后的反馈过程。最终的结果经常是,客户不要的尺码生产很多,要的尺码没有生产出来。
阿里的新制造升级后,在车间里,每一条流水线都装有一个特殊的摄像头,有一家叫奇点的工厂,这样的摄像头在流水线上有20多个。这些摄像头每天要在工厂里进行1.3亿次扫描,当悬挂在工厂墙上设备完成计算之后,会将数据传输到云端。当客户打开手机时,就能清楚看到有多少件衣服在生产,什么型号、什么颜色,都一目了然。
再往上,工厂可以实现更加高效的人力、时间分配,原材料的采购、储存和成品的发货变得更加精确,高频调整备料与生产流程成为可能,每一小时的生产都能与客户变动的需求相匹配……
这也是一次建模的过程,在两段不同时代的实验中,泰勒带着秒表行走在工人身边,阿里巴巴通过摄像头记录着流水线上的每一帧图像。
在经由“实验→唯象理论→理论架构←数学”的过程后,我们发现,只有数字化整个生产流程,我们才能以技术推动生产的巨大进步。
在灯火通明的传统工厂里,我们看不清一条流水线上究竟在生产什么。反而是在一片漆黑的黑灯工厂里,我们却能清晰地看见每一条流水线上哪怕最细节的生产环节。
布莱恩·阿瑟在《技术的本质》中写道:只有真实世界可量化的部分能够进入数字世界,并在那里获得成功。

你可能感兴趣的:(牛顿机械论——混沌大学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