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真的会沟通吗?
在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的语言还不发达,为了一丁点食物的分配,就往往打大出手。
随着人类进化到现代文明,学会了用嘴巴解决问题,暴力似乎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可仔细一想,每天发生的“暴力”仍然不计其数:
老婆对老公关心到“整天就喝酒,可别喝死了!”
上级对下级要求到“再来晚就别上班来了!”
老师对学生“你看看别人怎么都可以做出来?” ……
事实上,我们一边控诉那些暴力的施加者,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和他们一样,退化成沟通上的“原始人”。
对家人朋友,我们把无意中宣泄着自己的固执和任性,对上司长辈,我们却隐藏自己,说着不得不的话;对素不相识的人,我们戴上了有色眼镜,大肆评论……
扪心自问,若是说出口的每一句话都能被评分,我们每天有多少话根本“不及格”?
从信息的表达,到信息的接受,只用真诚,平和的相互了解,才能让我们达到交流的“非暴力” 本书作者马歇尔·卢森堡提出的“非暴力沟通”,为我们备好了答案。
2.什么是“暴力沟通”
有没有这种感觉,我们礼貌的和他人说着话,明明没有使用恶语,却在不知不觉让别人伤心难过。所以,想学会“非暴力沟通”,你必须得先对“暴力沟通”提高警惕。
(1)主观评价
“一看就不像是个好人”“我觉的你不可以”。
贴标签,扣帽子,这种带有主观的定性评价。一旦对我们有偏见形成,表达时就有批判的倾向,不能就事论事。
(2)进行比较
“看看比人家的孩子”“学学别人家的老公”
当我们被拎出来进行比较的时,人不被客观看待,就会感受到痛苦。
(3)推卸责任
“我不得不去早起给孩子做饭”“我不得不去工作应酬”
这种抱怨是不是听这很熟悉?实际上,我们都在逃避责任,只是我们选择了“为了孩子的健康,选择早起做饭”,“为了更好地生活快,选择去工作”这才是生活的主人该有的姿态。
(4)命令他人
是说把个人意愿强加给别人,强迫别人做不愿意、做不到的事。最常见的,领导到对你说“你必须去做这件事“。其实,区分是不是命令很简单,如果对方拒绝了你,你也能接受,这就是请求;如果你不能接受,那就是命令。
3.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第一步,讲事实,而非观点
这一步的关键在于分清什么是观点,什么是事实。
比如,员工迟到,老板说“真是一个不守时的人。”员工会想“就这两次迟到,别人还迟到三次呢”。这种贴上标签的观点,很容易激化矛盾;更好的说法是“公司规定8.30,今天你迟到了半小时,并且没有提前通知公司。”
因此,在描述的时候,事实本身就是最有说服力的,然而难的是,讲事实的时候不带偏见。所以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治理的最高体现。
第二步,讲感受,而非想法
现在的社会文化不太支持自我情感的表达,我们更习惯将感受藏在心里,自我缓解。可在另一方面,压抑的负面情绪不表达出来,长期堆积,会造成极端行为的爆发。
不过注意想法和感受的区别“我感觉你不在意我了。”这是我们的想法,而表达感受应该是“现在,我很没有安全感”。
从这个角度出发,试着用开心、难过、孤单.....这些形容词描述自己的感受,建立自己的感受词汇库,慢慢养成谈感受而非想法的习惯。
第三步,讲需求,而非发泄
负面感受的表达,实质上是因为对应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但我们宣泄情绪时,出发的动机就变成了落差的期待。
丈夫近来工作繁忙,疲惫地回家,妻子却埋怨说:“天天这么晚回家,家里什么事你都不管。”听上去在发泄自己的情绪,而实际妻子上是“我需要你回家陪我。”的需求没有被满足。虽然双方都知道原因,可一顿吵架仍不可避免。
同时,我们常常因为“不好意思”忘记告诉别人自己需要什么。所以,需求表达的关键在于,不是去让对方猜测自己需求,而是将自己的需求主动表达。
第四步,请求要具体化
抽象的语言,无助于是沟通的有效 。当丈夫晚回家后,妻子提出了自己的请求“明天早点回来。”可是,第二天丈夫十点回来,妻子又抱怨回来晚了,而丈夫表示“我昨天十一点回来的。”
“早点”这个请求没有具体化,可以说成“这三天10.30之前回家”。所以,很多时候,不是在对方执行中的问题,而是我们的请求,本身就是模糊化的表达。那么在非暴力沟通的最后一环,清晰的说出你希望的对方干什么,你不说,别人就不知道怎么做。
4.总结
《非暴力沟通》一书的核心,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真实的表达自己。通过真实的意图表达,让彼此更加坦诚、和谐。
多一些冷静,多一点理性,《非暴力沟通》就如同一把的真诚交流钥匙,打卡彼此紧闭的心门。
真诚的沟通,从来没有想的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