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备份可以分为物理备份和逻辑备份。物理备份是对数据库操作系统的物理文件(如数据文件、日志文件等)的备份。这种类型的备份适用于在出现问题的时候需要快速恢复的大型重要数据库。
物理备份又可以成为冷备份(脱机备份)、热备份(连接备份)
冷备份 (脱机备份) :是在关闭数据库的时候进行的(tar)
热备份 (联机备份) :数据库处于运行状态,依赖于数据库的日志文件(mysqlhotcopy mysqlbackup)
逻辑备份是对数据库逻辑组件的备份.表示为逻辑数据库结构。这种类型的备份适用于可以编辑数据值或表结构
温备份 :数据库锁定表格(不可写入但可读)的状态下进行备份操作(mysqldump)
从数据库的备份策略来看,备份可分为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
每次对数据进行完整备份,即对整个数据库、数据库结构和文件结构的备份,保存的是备份完成时刻的数据库,是差异备份与增量备份的基础。完全备份的备份与恢复操作都非常简单方便,但是数据存在大量的重复并且会占用大量的磁盘空间,备份的时间也很长
每次都进行完全备份,会导致备份文件占用空间巨大,并且有大量的重复数据,恢复时,直接使用完全备份的文件即可
优点:
备份与恢复操作简单方便
缺点:
数据存在大量的重复
占用大量的备份空间
备份与恢复时间长
备份那些自从上次完全备份之后被修改过的所有文件,备份的时间节点是从上次完整备份起,备份数据量会越来越大。恢复数据时只需要恢复上次的完全备份与最佳的一次差异备份
每次差异备份,都会备份上一次完全备份之后的数据,可能会出现重复数据。恢复时,先恢复完全备份的数据,再恢复差异备份的数据
只有那些在上次完全备份或者增量备份后被修改的文件才会被备份以上次完整备份或上次增量备份的时间为时间点,仅备份期间内的数据变化,因而备份的数据量小,占用空间小,备份速度快。但恢复时,需要从上一次的完整备份开始到最后一次增量备份之间的所有增量依次恢复,如中间某次的备份数据损坏,将导致数据的丢失,每次增量备份都是在备份在上一次完成全备份
每次增量备份都是备份在上一次完全备份或者增量备份之后的数据,不会出现重复数据的情况,也不会占用额外的磁盘空间,恢复数据,需要按照次序恢复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的数据
补充:如何选择逻辑备份策略(频率)
合理值区间:
一周一次的全备,全备的时间需要在不提供业务的时间区间进行 PM 10点 AM 5:00之间进行全备
增量:3天/2天/1天一次增量备份
差异:选择特定的场景进行备份
一个处理(NFS)提供额外空间给与mysql 服务器用
1、物理冷备:
备份时数据库处于关闭状态,直接打包数据库文件(tar)
备份速度快,恢复时也是最简单的
2、专用备份工具 mysqldump 或 mysqlhotcopy
mysqldump 常用的逻辑备份工具
mysqlhotcopy 仅拥有备份 MyISAM 和 ARCHIVE 表
3、启用二进制日志进行增量备份:
进行增量备份,需要刷新二进制日志
MySQL支持增量备份,进行增量备份时必须启用二进制日志。二进制日志文件为用户提供复制,对执行备份点后进行的数据库更改所需的信息进行恢复。如果进行增量备份(包含自上次完全备份或增量备份以来发生的数据修改),需要刷新二进制日志。
4、第三方工具备份:
免费的MySQL 热备份软件 Percona XtraBackup mysqlbackup
1.物理冷备份与恢复:
systemctl stop mysqld
yum -y install xz
#压缩备份
tar Jcvf /opt/mysql_all_$(date +%F).tar.xz /usr/local/mysql/data/
mv /usr/local/mysql/data/ /opt/
#解压恢复
mv /usr/local/mysql/data/* ./
mkdir /usr/local/mysql/data/
tar Jxvf /opt/mysql_all_2023-09-21.tar.xz -C /usr/local/mysql/data/
mysqldump逻辑热备:
mysqldump -uXXX -p[XXX] --databases 库1 [库2 ...] > XXX.sql
#备份一个或多个库及库中的表数据
mysqldump -uXXX -p[XXX] --all-databases > XXX.sql
#备份所有的库
mysqldump -uXXX -p[XXX] 库名 > XXX.sql
#备份指定库中的所有表数据(不包含创建库的操作)
mysqldump -uXXX -p[XXX] 库名 表1 表2 ... > XXX.sql
#备份指定库中的一个或多个表数据(不包含创建库的操作)
完全恢复两种方式:
1.先登录到mysql,再执行 source XXX路径.sql
(注:如果sql文件只包含表的备份,需要先创建库并use切换库)
2.在linux中导入:
mysql -uXXX -pXXX [库名] < XXX.sql
#如果sql文件只包含表的备份,要指定库名
grep -v "^--" /opt/自定义的名称.sql | grep -v "^/" | grep -v "^$"
1.开启二进制日志功能
vim /etc/my.cnf
[mysqld]
log-bin=mysql-bin
binlog_format = MIXED #可选,指定二进制日志(binlog)的记录格式为 MIXED
server-id = 1
#二进制日志(binlog)有3种不同的记录格式:STATEMENT(基于SQL语句)、ROW(基于行)、MIXED(混合模式),默认格式是STATEMENT
mysqldump -u root -p --all-databases > /opt/kgc_$(date +%F).sql
可每天进行增量备份操作,生成新的二进制日志文件(例如 mysql-bin.000002)
mysqladmin -u root -p flush-logs
use www;
insert into info1 values(3,'user3','male','game');
insert into info1 values(4,'user4','female','reading');
mysqladmin -u root -p flush-logs
#之前的步骤4的数据库操作会保存到mysql-bin.000002文件中,之后数据库数据再发生变化则保存在mysql-bin.000003文件中
mysqlbinlog --no-defaults --base64-output=decode-rows -v 二进制文件路径
#--base64-output=decode-rows:使用64位编码机制去解码并按行读取
#-v:显示详细内容
mysqlbinlog --no-defaults /opt/mysql-bin.000002 | mysql -u root -p
use kgc;
drop table info1;
##模拟删除库
mysql -u root -p kgc < /opt/kgc_info1_2020-11-22.sql
##先做完全恢复
mysqlbinlog --no-defaults /opt/mysql-bin.000002 | mysql -u root -p
##再做增量恢复
如果需要恢复到某条SQL语句之前的所有数据,就stop在这个语句的位置点或时间点
如果需要恢复某条SQL语句及其之后的所有数据,就从这个语句的位置点或时间点start
mysqlbinlog --no-defaults --start-position='位置点' --stop-position='位置点' 二进制日志文件 | mysql -uXXX -p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