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教育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教育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孩子的教育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发展的后继力量的重大问题。

孩子是上天赐予每一对父母的一块美玉,父母总是想要将它雕琢成全天下最美的样子,但是什么样才是最美的样子,没有具象,只有想象,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美玉被过分雕琢,越雕越小,最后失去其价值。这是教育者最不愿看到的景象,但往往却是事情发展的走向。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孩子的教育似乎越来越重视,从孩子出生开始,因为不能输在起跑线,形形色色的各种早教项目就加在孩子身上,上学后更是各种辅导班扑面而来,可结果是什么呢?

                1.    教育中的不理性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是活生生的生命,不是模子压出来的木偶,他们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和不同的生命轨迹。但是家长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从孩子出生起,如果别人家的孩子五个月会坐立了、九个月会呀呀学语了,一岁会走路了… … 都会牵动着一批家长的玻璃心。

生命从一开始就一直拿来和别的生命做比较。家长的比较会成为习惯,渗透进孩子的教育的方方面面,最终我们上早教是盲目的跟风,上学之后学奥数、学英语、学奥语… …不是因为孩子有天赋,而是别人都在学,学游泳、学球类、学钢琴… … 不是因为孩子有兴趣,而是因为大家都在学,而我们也不差钱。

盲目的、不理性的教育导致的结果就是盲从的性格。孩子会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失去独立的思考能力,变得没有主见,盲目跟风。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没有自己的想法。

                2.    越来越多的小眼镜

据世界卫生组织披露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近视人数已达到6亿,也就是说每2.5个人中就有一个患近视。我国高中生和大学生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且近视呈现低龄化趋势。

你以为原因是什么呢?看看下边情况是否能对号入座:

学龄前,为了早期教育,认字,音律等等… …甚至有的家长为了逃避陪伴,于是各种电子产品被婴幼儿广泛使用,对孩子正在发育的视力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小学阶段,各种作业,各种辅导班,各种琴谱奥数,是否让孩子没有抬起眼睛看一看外部世界的时间?孩子是否已经很久没有户外运动,长期高强度的近距离用眼正在毁掉孩子的视力。

初高中,高强度的学习和升学的压力,更是将眼镜片一圈一圈加厚… …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想象一下我们的小眼镜们,如何强?如何胜于欧洲?如何雄于地球?

                    3.    越来越多的小胖子

看到这个标题,会不会认为肥胖和教育没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并非如此,狭义的教育指学习培养、教育培养、训练培养、资助培养等;而广义而言,教育既包括基本概念的教育、训练、学习等直接影响人的素质、能力的活动,还包括虽不能直接影响人的素质、能力,却可以对前一类活动进行帮助、促进作用的活动。

数据显示,中国内地大城市七至十八岁的儿童青少年中,一百个男生就有十二个超重,五个肥胖;一百个女生就有七个超重,三个肥胖;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则呈下降趋势。

专家认为,睡眠少于六小时,肥胖的发病率会明显上升。睡眠不足会影响素数等激素的分泌;此外,学业压力和其它心里问题会影响儿童及青少年食欲,有的孩子会以贪吃、暴饮暴食来排解压力,最终导致肥胖,影响身体素质。

没有好的身体素质、谈何少年强国强?谈何教育?

                4.    短视的功利主义教育

我的一个朋友给孩子报了一个击剑班,但是击剑是什么样的项目,是否适合我们的孩子,这些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教育部开始将击剑项目纳入到初中升学考试的加分项。

和很多妈妈闲聊,他们都会向你推荐一些近年来升学考试中触及知识点比较多的几本课外读物。从什么时候开始,你要读什么书?上什么班?都被用“有用”或“无用”来衡量,学习从来不是因为兴趣,不是因为有利于个人发展,而是因为有用。而所谓的有用就是有利于高分和提高升学率。

其实,这种功利主义的选择性教育时盲目的,短视的。因为人生是立体的,你永远都不可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有用”。

苹果的前掌门人乔布斯先生曾经谈到,他从斯坦福大学辍学,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去听美术课,研究Sanserif和serif字体,研究怎样才能做出最棒的印刷式样,这在当时看来是完全“无用”和“浪费时间”的举动,却在他十年后设计第一台Macintosh时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乔布斯说:“如果我当年没有去上这门美术课,苹果电脑就不会有这么漂亮的字体”。

                  5.    越来越多的读书机器

如今的中国经济可能受到世人的青睐,但是我们的创造力却另当别论。

因为我们的教育不允许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的学校是一个充满压力、毫无生气的地方,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名列前茅,提高班级甚至整个学校的升学率,学生都接受填鸭式的教育,记忆一些硬塞给他们的东西,这种非情感体验的学习模式,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从学生第一天进入学校开始,就不允许有自我,要按照学校的标准流程,做个听话的孩子,考高分。

当我们谈教育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te,其前缀e有“出”的意思,意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心的东西引发出来。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要立人”,儿童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

北大校长蔡元培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进一份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

不论是父母还是老师,教育者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最任重道远的角色,当我们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时,要懂得尊重、等待、理解、包容… …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们谈论教育时,我们在谈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