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民王玉宽曾苦练书法60年,80年代就出名,如今不被市场看好

文·段宏刚

齐鲁大地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一直做得不错。

山东日照莒县的农民王玉宽,是一名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实际上,他是以书法出名的农民,在当地名气很大,曾一度本末倒置,硬是把书法做成了主业,种地则成为他的副业。

只不过,他是一位助人为乐的老好人,并没有把书法当作争名逐利的工具,而是用自己的专长,默默无闻地给当地老百姓写对联、写牌匾、写碑文,代写书信,还给当地文史馆免费创作,几乎分文不收。在上世纪90年代书画作品开始走进市场后,他并没有跟风把书法作品推向市场为自己谋利,使在他去世之后,变得有些“人走茶凉”。


王玉宽在2003年去世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书画作品被当作特殊商品成为艺术品市场上的香饽饽,然而,由于他在生前不注重宣传和推广,也没有运作市场,以至于他的名气虽然在当地很大,但书法作品却卖不动,甚至是有价无市,成为“名不符实”的典型。

王玉宽所遇到的处境,给当地专家创造了评头论足的机会,好几个当地专家表示:王玉宽的书法作品写得过于传统,因而没有市场,卖不上钱,没有什么稀奇的。

在以市场和金钱论成败的商业社会,专家说出这样的话,确实很难让旁人来反驳。

实际上,王玉宽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对书法艺术的执着,对当地老百姓的热情奉献,他的故事足以让所有人感动。


1917年,王玉宽出生于日照莒县一个普通农家。莒县因为是历史文化名城,形成了底蕴丰厚的“莒文化”,莒文化和齐文化、鲁文化并称为山东三大文化。因此,当地人一直很重视文化,对文化人相当敬畏。

王玉宽的父亲是一位深明大义的父亲,他看到王玉宽自小对写毛笔字很感兴趣,就没有强迫儿子去干农活,而是把儿子关在家里读书练字,自己扛起家里生活的担子。

从6岁开始,当其他孩子跟在父母身后,帮助父母亲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时,王玉宽用不着这样,他则坐在书桌前,临摹着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子昂等历代书法大师的字体。

如果练字练得厌倦了,他则参照《芥子园画谱》学习画画,之后他又学习了治印。经过10多年学习,到17岁时,王玉宽已经是当地的文化名人。

在上世纪20年代普通大众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状况下,王玉宽的学养和才能在当地完全属于拔尖的,因此,他的价值立马凸显出来。


当地老百姓遇到撰文写字的事务,都会找到王玉宽代笔。面对父老乡亲的请求,王玉宽有求必应,在当地的口碑和影响越来越大。

后来,他被当地学堂聘请为先生,成为依靠工资吃饭的“公家人”,令乡亲们羡慕不已。

做教师期间,王玉宽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钻研书法和绘画上,大量临摹历朝历代的碑帖,并把它们融会贯通,吸收到自己的书法创作中。

到上世纪80年代,经过60多年的勤学苦练,王玉宽的书法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特点,以遒劲刚健、秀润典雅、严谨工整的书风,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1981年5月,“中国书法家协会”在北京成立,紧接着,全国各地的书协相继创立。1982年山东省书法家协会成立后,王玉宽被山东书协吸收为第一批会员,后来甚至还被分配到山东临沂担任书协主席,为当地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实力的增长,贡献的增多,他在齐鲁大地的声名进一步提升,成为当地如雷贯耳的实力派书法家。

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王玉宽在书法圈的声望达到了巅峰。也是在此时,书法作品开始走向市场化。

从1993年开始,王玉宽先后被山东、河南、江苏、广东、内蒙古等地的文史馆邀请去,创作了许多书法作品,如今,在这些文史馆还能看到他当初创作的作品。后来,王玉宽把自己的创作作品结集出版,先后出版了《王玉宽楷书千字文字帖》、《王玉宽宋金鼎书画作品集》、《王玉宽先生书画集》等著作,在书法圈的影响力空前高涨,许多收藏者都以拥有他的作品引以为荣。

作为书法家,王玉宽完全称得上是功成名就。然而,他的书法作品没有像硬通货一样在艺术品市场流通,换不到真金白银,还不被专家看好,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以我之见,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王玉宽是一名传统的文人,缺乏市场意识,当书法作品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跟市场接轨后,他没有主动对接市场,失去了进军市场的最好机会,导致他的作品长期徘徊在市场大门之外。

出现这种情况,跟他的个人性格和人生追求有很大关系。

王玉宽出身农家,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性格朴实、内敛、低调,一生淡泊名利,身上也有文人的清高。对他来说,在上世纪90年代有一份正式工作,能靠工资养家糊口就非常满足了,用不着像生意人那样把书法作品推向市场去买卖,去赚钱。

王玉宽的这个思想意识,跟历代的传统文化人是一致的,况且,他出生于民国,受传统观念影响更深。在传统文人眼里,写书法是一种雅兴,是表达心志和情感的精神产物,怎么能跟金钱挂上钩呢?那样做岂不是亵渎了艺术的崇高和纯粹?

因此,他在心理上对书法走向市场是比较抵触的,就没有主动去对接市场。实际上,按照他在当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想运作他的市场,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后来,随着他在2003年去世,去运作他的书法市场就更没有条件了。


第二,跟王玉宽的书法风貌有关系,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讲,他的作品虽然具有比较突出的特点,传统功底也非常扎实,但没有创造出独特的个人风格,看起来过于传统和工整,放到众多楷书作品里,不容易吸引他人的关注。

中国书法发展了几千年,从篆书、隶书、楷书的发展脉络来看,是以突出实用性为目的,经过历代楷书大师的探索和贡献,该有的楷书风格和形态都被创造出来了,现代人写楷书无论如何是超越不了古人的。

因此,对于楷书,现代人只能继承古人的风格,很难再变化出楷书的新特点、新风貌,进而取得成就。

王玉宽的楷书写得中规中矩,朴实无华,在结构、造型和章法上,都能看出很强的功底,但是,他难以跳出传统的约束,跳出“同质化”的壁垒,作品中的个性不够鲜明,导致他的书法受到的关注度并不高,也就失去了市场的青睐。

从这两个原因综合来看,当地专家说的话有一定道理,从历史来看,凡是经过市场检验而没有被大浪淘沙的书法作品,才具备真正的艺术价值。

不过,王玉宽把书法当作心灵净土一样守护的做法,值得当代所有书法家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山东农民王玉宽曾苦练书法60年,80年代就出名,如今不被市场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