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tlin基础2-进阶入门

前言

上一节简单了解了 Kotlin 的语法使用,对一些语法有一些了解后,在面对 Java 转 Kotlin 时或想了解 Kotlin 到底转成了什么样的 Java?那我们需要知道这两个技能,不仅能偷一些懒也能了解一些简单原理;

  1. AndroidStudio 中Code → Convert Java File to Kotlin File双击 Shift 输入 Convert Java File to Kotlin File

    一键 Java 转 Kotlin,无法从 Kotlin 再转回 Java 哦。虽然能偷懒,但不能过分依赖,前提你要了解 Kotlin,转的时候有一些实现与性能会有出入。

  2. 双击 Shift 输入 Show Kotlin Bytecode

    Kotlin 有挺多 Java 中没有的特性,如果你想看下 Kotlin 这样实现在 Java 中到底是怎样体现的,那你可以去瞧一瞧。

构造器

上一节简单上手接触了 Kotlin 的一些语法,我们用上一节的知识知道如何实现一个类的构造器。

class KotlinView : View {
    private var paint = Paint() // 初始化画笔
    // 次级构造器 → 调用 this(主构造器)
    constructor(context: Context) : this(context, null)
    // 主构造器 → 调用 super
    constructor(context: Context, attrs: AttributeSet?) : super(context, attrs) {
      // 画笔样式设置  
      paint.style = Paint.Style.STROKE
    }
}

Kotlin 在构造器还有更简洁的写法,主要有主构造器、**次级构造 **以及 init代码块构造属性

主构造器

主构造器是什么呢?

我认为在一个类里面最终消费的构造器就是主构造器;比如上面的代码里面 constructor(context: Context)调用的是this,最终流向的还是constructor(context: Context, attrs: AttributeSet?),所以它就是主构造器。

那主构造器如何更简洁呢?

可以将主构造器的函数直接放置类声明的后面就行。看下简约后的代码

class KotlinView constructor(context: Context, attrs: AttributeSet?) : View(context, attrs) {
    // 可以访问到主构造函数 context 参数
    val color = context.getColor(R.color.white)
    private var paint = Paint()
    constructor(context: Context) : this(context, null)
        // paint.style = Paint.Style.STROKE
    fun testParams(){
        context.resources// 不报红,但实际 context 并不是主构造函数里面的参数
      attrs// 会报红,意味着访问不到
    }
}

倒是简洁了蛮多,可是我们主构造器里面的逻辑咋办?别慌,往下看!

另外:

  1. 如果主构造器没有被可见性修饰符注解标记,那么constructor是可以省略的;
  2. 还有成员变量初始化时是可以直接访问主构造参数,例如color变量。注意点看代码!

次级构造

这个就不多讲了,除了主构造器,剩下的不就是次级构造了吗

init 代码块

在上面我们把主构造器简化了,可是里面的逻辑没地方放了,现在就改init上场了

class KotlinView (context: Context, attrs: AttributeSet?) : View(context, attrs) {
    private var paint = Paint()
    constructor(context: Context) : this(context, null)
    init {
        paint.style = Paint.Style.STROKE
    }
}

这样就把主构造器里面的逻辑安置好了,值得注意的一点:在初始化的时候初始化块会按照它们在文件中出现的顺序执行。如果paint变量在init的下面声明,那paintinit里面就会报红,在编译的时候,init代码会按照文件出现的顺序插入到实际的构造函数中,声明放在init下面的话,那就会被插入在paint.style的下面。

PS:注意到主构造器的`constructor没?没见了是吧,因为他既没有被可见性修饰也没有被注解,所以是可以省略的。

构造属性

构造属性是什么呢,我给他翻译过来就是:构造函数的参数属性化。

常规保守写法是这样的

class KotlinInfo {
    var name: String? = null
    var age: Int? = null

    constructor(name: String?, age: Int?)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

可是代码太多,不是 Kotlin 的风格,那我们这样来

// 简化方式一:直接使用主构造函数参数初始化。
class KotlinInfo constructor(name: String?, age: Int?) {
    var name: String? = name
    var age: Int? = age
}
// 简化方式二:emmm~还是不够简洁,再来
class KotlinInfo constructor(var name: String?, var age: Int?) {
}

是吧,这样才对,主构造函数的入参即是参数又变量,所以这就是构造属性。

data class

在 Java 中重写hashCode()toString()等类时,需要我们一个个去重写出来,在 Kotlin 中我们只需要在class前声明为data「数据类」就会自动为我们生成hashCode()toString()equals()copy()componentN()方法。

// 声明类为 data 类型
data class KotlinInfo constructor(var name: String?, var age: Int?) {}

fun main() {
    val kotlinInfo = KotlinInfo("Kotlin", 25)
    kotlinInfo.hashCode()
    kotlinInfo.toString()
    kotlinInfo.equals(null)
    kotlinInfo.copy()// 浅拷贝
    kotlinInfo.component1()// 对应第一个变量 name
    kotlinInfo.component2()// 对应第二个变量 age
}

但是生成数据类还是有前提的

  • 主构造函数需要至少有一个参数
  • 主构造函数的所有参数需要标记为 valvar;相当于必须是构造属性
  • 数据类不能是抽象、开放、密封或者内部的

component属性的顺序对应主构造参数的声明顺序

相等性

  • == 结构相等,调用了equals()
  • === 引用相等

注意:与 Java 不同

解构

Kotlin 的一大特点解构声明,表示一个对象一次赋值给多个变量。

data class KotlinInfo constructor(var name: String?, var age: Int?) {}

fun main() {
    val (name, age) = KotlinInfo("Kotlin", 25)
}

这个就有一个前提,必须是数据类才能做解构声明,当然不是数据类我们也可以自定义解构声明,比如:

class KotlinInfo constructor(var name: String?, var age: Int?) {
    operator fun component1(): String? {
        return name
    }

    operator fun component2(): Int? {
        return age
    }
}

fun main() {
    val (name, age) = KotlinInfo("Kotlin", 25)
}

Elvis 操作符

通过?:操作简化if null的操作

// kotlinInfo.name 为空返回"没有姓名"
val name = kotlinInfo.name ?: "没有姓名"
// kotlinInfo.age 为空提前返回
val age = kotlinInfo.age ?: return
// kotlinInfo.age 为空抛出异常
val age = kotlinInfo.age ?: thor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age is null") 
// 对应 if 代码是这样的
var name = kotlinInfo.name
if (kotlinInfo.name == null){
    name = "没有姓名"
}

when 操作符

when不仅条件分支上支持条件表达式,分支上也可以多个值,通过,分割;还可以有返回值;默认分支条件都是布尔表达式。

// num 大于 0 哦~
val str = when (num) {
    in 0..99 -> "< 100"// 大于等于 0 小于100;返回字符串
    100 -> "100"// 等于 100;返回字符串
    200 -> "200"// 等于 200;返回字符串
    300, 301 -> "300,301"// 等于 300 或 301;返回字符串
    else -> ">300"// 其他情况全部返回字符串
}

operator

一般用的时候找下就行,与 Java 的大致差不多,列举下加减乘除

操作符 函数
a+b a.plus(b)
a-b a.minus(b)
a*b a.times(b)
a/b a.div(b)

Lambda

Lambda 在 Java 中也接触过,这里主要说下哪些可以省略

val kotlinInfos: List = ArrayList()
// 1、常规写法
for (kotlinInfo in kotlinInfos) {
    if (kotlinInfo.name.equals("Kotlin")) {
        return
    }
}
// 2、使用 Lambda 的常规写法
kotlinInfos.forEach({ kotlinInfo: KotlinInfo ->
    if (kotlinInfo.name.equals("Kotlin")) {
        return
    }
})
// 3、函数最后一个参数是 Lambda ,那么可以将 Lambda 表达式移至外面,如下:
kotlinInfos.forEach() { kotlinInfo: KotlinInfo ->
    if (kotlinInfo.name.equals("Kotlin")) {
        return
    }
}
// 4.1、如果传入参数只有一个 Lambda,小括号可以省略;forEach()
// 4.2、Lamdda 表达式只有一个参数,类型也可以省略;kotlinInfo: KotlinInfo
kotlinInfos.forEach{ kotlinInfo ->
    if (kotlinInfo.name.equals("Kotlin")) {
        return
    }
}
// 5、Lambda 表达式只有一个参数还可以通过隐式的 it 来访问参数,如下:
kotlinInfos.forEach {
    if (it.name.equals("Kotlin")) {
        return
    }
}

循环

repeat(100){
    // do something
}
for (i in 0..99){
    // do something
}
for (i in 0 until 100) {
    // do something
}

infix

前提:

  • 必须是成员函数扩展函数
  • 必须只能接收一个参数且不能有默认值

下面是until的源码,函数是Int的扩展函数且只有一个参数无默认值

public infix fun Int.until(to: Int): IntRange {
    if (to <= Int.MIN_VALUE) return IntRange.EMPTY
    return this .. (to - 1).toInt()
}

嵌套函数

Kotlin 的函数中是可以在嵌套函数的,而且在内部函数里面可以访问外部函数的参数;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每次调用外部函数时不仅会产生一个外部函数的对象而且内部函数也会产生一个函数对象,所以用的时候需要谨慎。

fun external(string: String) {
    fun internal() {
        print(string)
    }
    print(string)
}

函数简化

var string: String? = null
fun printText() {
    print(string)
}
fun getText(): String? {
    return string
}
var string: String? = null
fun printText() = print(string)
fun getText(): String? = string

函数参数默认值

fun toast(context: Context, text: CharSequence) {
    toast(context, text, Toast.LENGTH_SHORT)
}
fun toast(context: Context, text: CharSequence, duration: Int) {
    Toast.makeText(context, text, duration).show()
}

fun toast(context: Context, text: CharSequence, duration: Int = Toast.LENGTH_SHORT) {
        Toast.makeText(context, text, duration).show()
}

在 Java 中调用就只能使用两个参数的方法,这时候就需要用到@JvmOverloads

@JvmOverloads

toast函数上标记@JvmOverloads注解后,Java 就能用了

扩展

// 正常写法
fun dp2px(dx: Float): Float { ...}
// 扩展写法
fun Float.dp2px(): Float { ...}
// 两者使用区别
dp2px(10f)
10f.dp2px()

函数类型

函数类型传入参数类型返回值类型组成,传入参数需要用(),用->连接返回值,返回值为Unit不可省略;

函数类型实际是一个接口,传递函数的时候可通过::函数名匿名函数或者使用lambda

class View {
    interface OnClickListener {
        fun OnClick(view: View)
    }

    fun setOnClickListener(listener: (View) -> Unit) { }
}

fun onClick(view: View) {
    print("click")
}

fun main() {
    val view = View()
    // 方式一:函数传入
    view.setOnClickListener(::onClick)
    // 方式二:匿名函数
    view.setOnClickListener(fun(view: View) { print("click") })
    // 方式三:Lambda
    view.setOnClickListener { print("click") }
}

内联函数

内联函数

inline关键字声明内联函数,编译时内联函数的函数体会被插入至调用处,因此实现内联函数时注意,函数体内的代码行数尽量减少。

内联函数有什么作用呢?看看代码

inline fun log(text: String) {
  Log.d("TAG", text)
}
fun main() {
  log("log text")
}
// 用 inline 修饰声明内联函数 log
// 实际编译后的代码就变成这样了
fun main() {
  log.d("TAG", "log text")
}
// 将内联函数 log 里面的代码直接放到了调用的地方
// 到底有什么用呢?
// 从调用栈的角度来看看
// 不使用内联函数大致是这样的
// main 入栈 → log 入栈 → log.d() → log 出栈 → main 出栈
// 使用内联函数是这样的
// main 入栈 → log.d() → main 出栈

所以内联函数能减少一层调用栈,但是如果函数体里面内容较多时,编译器会变得比较辛苦,因此我们在实现内联函数时一定要注意。

思考:示例代码里面的内联函数loginline有警告!

部分禁用内联

noinline可以禁止部分参数参与编译

具体化的类型参数

通过配合inline + reified达到真泛型的效果

interface Api{ ... }
val retrofit = Retrofit.Builder()
        .baseUrl("https://api.com")
        .build()

inline fun  create(): T {
    return retrofit.create(T::class.java)
}

val api = create()

委托

属性委托

常见的属性操作,通过委托的方式,让其只实现一次

  • lazy:延迟属性,值仅在首次访问时计算
  • observable:可观察属性:属性发生改变时通知

类委托

通过类委托的模式减少继承

标准函数

  • apply
    • 返回自身:作用域中使用this做为参数
    • 适合对一个对象做附加操作
  • also
    • 返回自身:作用域中使用it做为参数
  • run
    • 无需返回自身:作用域中使用this做为参数
  • let
    • 无需返回自身:作用域中使用it做为参数
    • 适合配合空判断时
  • with
    • 使用对同一个对象进行多次操作时

你可能感兴趣的:(Kotlin基础2-进阶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