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了一段视频,大致讲四十年的人心变化,一个小小的善举,可能年青一代都很难理解了。我们很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道德底线,已经荡然无存,全社会标准就剩了一个字,钱。大家都希望回归,但谈何容易。虽然说毁了几代人有点夸张,但也完全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戒和反思了。
然后,一个老大哥在我转发的视频下写了一句评论:
贪婪者常忧,知足者常乐。
如果人生是一粒沙,欲望就是无底洞;如果人生是一滴水,欲望就是滚滚长河。用短暂的人生,去和无限的欲望赛跑,谁人能赢?人生的欲望,一苦为求不得,再苦为放不下。贪婪者反复深陷其中,知足者见好就收。不如淡看风云,有缘来者,好自珍惜;无缘去者,安然随它。
喜欢午夜听风,是因为云心里住着相思的雨;而风留恋有彩云的那座城,是因为那座城里雕刻着最美的曾经,那里的一花一草都渗透风的感动,那里的一山一水都融入风的生命,也许风云与共,不会因为短暂的离开而改变,一生一世的风雨同舟,不会因为远行而扭转。人生中的许多美好,其实,一直在我们身边,不是只有物欲横流。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动失之繁,静失之寡。天下未有不学而成者也。焉知后之视今,不如今之视昔也?言不中,行不谨,辱也。廉者常乐于无求,贪者常忧于不足。
——《中说》
自己清楚自己的人是英才,而能够胜过自己的人才是雄才。有行动的人,过失自然就多了,而安静的人,往往就没有过失。天下间,没有人不通过学习就能够取得成就的人啊!我们怎么知道以后的人看今天,就不像今天的我们看过去一样呢?语言上如果不得体,行为上如果不谨慎,这是最耻辱的事情了。清廉的人因无求而恒常安乐,贪欲大的人因为常感到不满足而忧恼。
太贪容易,太肤浅粗俗,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是乐无求,还是忧不足,是廉与贪的一个分水岭。"知足者常乐”多数情况不是指物质条件的获得、物欲的满足,不要无限制地追求那些不现实的,得不到的东西。安于现状,知足常乐,但切莫对美好的生活失去信心。
太贪容易,太肤浅粗俗,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
--朱光潜
欲望的满足不是满足,而是一种自我放逐,欲望会带来更多更大的欲望。如果我们为欲望所左右,为欲望的不能满足而备受前
熬,那么人生还有什么滋味?一个人应当知足,应当安分,不要妄求多取。能够像古圣贤那样对待生活豁然大度,就能身心处于一种快乐的境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经常保持心态平衡的意思
古人有云:“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尚虞不足。”又说:"廉者足而无忧,贪者忧而不足。”这两句话说得非常精辟,概括出了廉 。
烦恼,多由一个贪字引起人间诸多祸思,也多由一个贫字招致,利字右边是把刀,贪恋和追求金钱,就会播在刀口上。
集洁奉公,“权为民所用”,勤勤息恳地为人民服务,不以权力谋取私利,这是一切领导干部乃至所有公职人员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一辈子这样清清白白地为人或为官,做到“廉者常乐”,其实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到老年退休下来,静夜扣白问,一生无愧于国家和人民,心上没有一点疙痦,岂不乐哉!
人生往往如此拥有的越多,烦恼也就越多,因为万事万物本来就随着因缘变化而变化,凡人却试图车丰把握让它不变,于是烦像无穷无尽。倒不如尽量放下,烦恼自然会渐渐减少。话量如此,但真正能放下的又有几人?
许多人都无法道免贪得无厌的毛病,正因为贪多,反而不容易得到,结果患得患失,徒增压力,痛苦,沮丧,不安,一无所获,真那球想要越得不到有个孩子把手伸进瓶子里掏糖果。他想多拿一些,于是抓了一大把,结果手被瓶口卡住,怎么也拿不出来,他急得直哭。佛陀对他说:“看,你既不愿放下糖果,又不能把手拿出来,还是知足一点吧!少拿一些,这样拳头就小了,手就可以经朋地拿出来了。”
在生活中,要学会“得”需要聪明的头脑,但要学会“放下”却需要勇气与智慧。普通的人只知道不断占有,却很少有人懂得如何放下,于是占有金钱的为钱所累,得到感情的为情所累。
是乐无求,还是忧不足,是廉与食的一个分水岭,领导干部若不知足,官阶一级一级地向上望,自然官欲影。官欲影涨,难免以私害公:以私害公,难免不廉不正,不廉不正,难免行贿受贿,贪解枉法,而要做到知足,就意味着淡泊名利,这种淡治名利并不是要人们持有消极的心态,也不是要人们放弃追求,更不是安于现状的停滞不前,而是积极向上地对待人生的得失福祸,荣辱不惊地看待荣誉得失,寻找自己生活事业的最佳角度,在和道中求得发展。
贪婪是一种会给人带来无限痛苦的地犹,它耗尽了人力图满足其需求的精力,可并没有给人带来满足。
知足者常乐”。这是人们常用于说服别人及自己,求得心理平衡的道理,修身养性的原则之。
“知足者常乐”。这是人们常用于说服别人及自己,求得心理平衡的道理,修身养性的原则之一。《老子》也说:“知足之足,常足矣”,大则忧国忧民,感时忧愤:小则忧家忧己,往往都是忧多于喜,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不想生活,工作条件好些,精神安逸些?想归想,未必都能-一满足,在各种理想,愿望,甚至连小小的打算都未能成为现实的时候,你就要学会承认和接受现实,并且不消极,不失望,自己寻找心理平衡。
在这里比较法很管用,即和过去比,和自己比,而不要和高于自己,强于自己的他人比。如果你总觉得你的收获不如付出的多,那你就应该和付出比你更多、获得比你还少的人比,这样你心里就舒服了,当自己的学业经历多年长进不大时,你应该想从前的你还没有现在这么有知识,进步不大毕竟有了进步。
“知足者常乐”多数情况不是指物质条件的获得,物欲的满足,不要无限制地追求那些不现实的,得不到的东西。正像卢梭说的那样:“人啊,把你的生活限制于你的能力,你就不会再痛苦了”,一切理想都植根于现实这块肥沃的土壤中。人不可物欲太强烈,有了星星,还想要月亮,有了月亮,还想要太阳,乃至于恨不得把整个宇宙都抱在怀里。不知足就必然贪心,人贪心就容易生出许多恶行,不顾廉耻,甚至违法乱纪,贪污受贿,巧取豪夺,最终不但挖了社会墙脚,损害他人,也害了自己。
“知足者常乐”这个原则在你忧愁烦恼之时,会让你找到心理平衡,克服种种不切实际的欲望。安于现状,知足常乐,但切莫对美好的生活失去信心。
不知哪位暂人说过,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是任何付出都会有回报的。确实如此,有时生活存在明显不公平,不光你自己觉得不公,连周围的民意也认为不公。这时候,千万不可激动,更不能一时冲动,干出无法收拾的傻事来,比如评级长薪,凭你的资献,你的民意测验,这次的美事理所当然属于你,但因为只有一个名额,有关方面出于平衡关系或其他考虑,就把名额给了其他人,在这种情况下,千万要想得开,不能耿耿于怀,忧心忡忡,更不能失去理智。即使从养生之道出发也不必肝火太盛。
潇洒地想,一次长薪不就几块钱吗?不能为几块钱闹气让人看低了自己的人格,看小了自己的风度,自己宽自己的心,自己找乐。
人活一世,有太多有意义的事情了,不图虚名、不重钱财,如此岂不快活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