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的道家思想2

初中语文中的道家思想

樊相镇中心学校 刘卫东

一.庄子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第一个认识人生问题、揭示人生矛盾、解决人生出路的当推庄子。”庄子既是文学家,也是哲学家,他继承了老子道家学说的宇宙论和本体论,并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发扬了道家思想,进一步将道家思想内在化,注重自然人性与率性。

《逍遥游》作为《庄子》的开篇之作,有其独特价值,它代表了庄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要求和最高境界,体现了庄子别具一格的言说风格。庄子擅长用寓言故事来展现其文学思想,在《逍遥游》中,他用鲲鹏来象征自由,鲲化身为鹏,凭借大翼,展翅高飞,扶摇直上,一飞冲天,追求自由,体现出奋发进取的精神。庄子通过鲲鹏寓言,引导人们在广大无穷的世界中,要突破现实种种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超越自我,达到一种无己、无功、无名的绝对逍遥的境界。而这种自我超越的境界在于一切顺乎自然,与自然化而为一,无所求,无所依赖的一种心境。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体现的是一个与童心体悟,与大自然亲近的典型的庄子智慧。

二.陶渊明

陶渊明被公认为是“隐逸诗人”的鼻祖,从他诗作内容来看,名副其实。他开创田园诗派,一生钟情于大自然,追求自由安逸、闲适的生活。在政治理想受挫后,道家思想开启了他新的生活。在世风日下、动荡乱离的时代,陶渊明从道家“谦下不争,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思想中获得启示,毅然选择归耕田园,保持着自我精神的自由和独立,践行着道家“不争”的人生观。

《桃花源记》是道家理想生活的再现,讲的是一个关于“人间仙境”的故事,这也正是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生活情态,即“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美好的世外桃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这淳朴、安居乐业的生活与老子的理想生活异曲同工。

《五柳先生传》中的主人公正是道家形象的自我画像,“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是对淳朴生活的向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是对“返璞归真”、“乐天知命”的生活态度的表达。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是诗人自然天性的表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五)》)是诗人对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在《归园田居》中,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勾绘出一片宁静甜美的天地,表达对自由生活的憧憬,对大自然的热爱,归隐的惬意。

三.李白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作为我国古代诗歌史上一颗璀璨明珠,他飘逸洒脱、奔放奇特的诗风令世人折服。在众多学派思想中,李白对道家思想情有独钟,尤其是庄学。道家中的“自然无为”、“返璞归真”思想,对李白的个人气质和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率性耿直,不畏权势,既胸怀济世理想,又能够不羁于世,旷达超脱。李白的诗歌,充满大胆的想象、夸张,行文跌宕,诸多作品中带有明显的“仙道”色彩,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感受天地的灵气,忘却世俗烦忧,找寻精神的寄托,独特的山水情怀让他的诗歌创作更加恢弘大气,飘逸洒脱。

四.苏轼

宋代大文豪苏轼,他的一生是历经磨难却依然超越自我,追求生命提升的一生。他的词风,旷达超脱,清新隽永,颇具隐逸风格。在文学创作方面,道家思想中的“道法自然”和道家经典著作《庄子》,对苏轼影响颇深。

《定风波》是苏轼外儒内道精神的集中体现,每字每句都体现着道家无为、物我两忘的人生哲学和顺势而为的处世态度。

《水调歌头》中诉说着宇宙无穷而伟大,包容一切,富含哲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如同月之阴晴圆缺一般,同样是对生命以及宇宙的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初中语文中的道家思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