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五十)|慈悲看仁,浅论“子贡方人”

《子贡方人》----作者 李率 己亥年 正月廿九 

人生最大的资本是自己的底蕴因为你不知道正直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有多么的重要。----李率

男人要永远正直,但是,这话,我都不敢,跟别人说,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叫是,说:叫‘站着说话,不腰疼’。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等等,一样。没法说所以任何一种的所谓叫做道德标准……等等都是理想化你罢他道德’)去套别人是不合适的也是不合情理的

莫说,你自己,还做不到,你去“套”别人,这是不合理的。就,假使你做到了……你正直了,你清高了,你‘修’的挺好的,快成仙了,你站在“高处”,“俯瞰”别人,竟说闲话,也不行呐,不是?

佛祖是挑别人“错”的人吗我觉得不是我觉得佛祖不是挑别人“错”的人……站着说话不腰疼永远他是欠妥的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出自《论语·宪问》

子贡方人,为甚么?自我感觉,良好嘛,子贡有钱,能说会道,悟性,修养,(在孔子的学生中)也算‘不错’,做生意的(用现在的话说)他是,(子贡很可能用现在的话讲叫做是一个商人’。

一个商人有钱有文化自我感觉良好,这本,叫做:“无可厚非”,居高临下嘛,人家(既,端木赐,字子贡),也有那个资本,用现在的话说,就叫做:是‘优秀’,道理,一样。

优秀,不假,你很棒,子贡你有钱有文化你能说会道等等等等。但是,你少了点儿,叫做:慈悲

那时候,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中国,我不知,是否存在有说,是(有,或没有)‘慈悲’之概念,但是,‘仁’(的概念)是有的,也是孔子,孔子所大力倡导的,既:‘仁’心……

1.

孔子不轻易说,谁“有”仁,孔子在被问到某某某,‘仁否’?之情况下,回答的最多的,是,叫:我不知道,孔子说,我不知道他(既,某某某)‘仁不仁’,我哪知道七(吾补充),孔子不知道,的标准在孔子心目当中应是最高的了,大体上(来说)之话。故,我们可矣说,说:‘慈悲这种属性一部分但是慈悲’,并不能说叫做等同于’,不能这么说

但是,‘仁’包涵了‘慈悲’(吾认为),故,那个时候的子贡,既《论语·宪问》当中,所谓:“方人”时期的子贡,起码来说,是,叫做:还不具备,说,有‘仁’的罢,道理,一样。

那时候的子贡,还没有:‘仁’,因为,如果(既,子贡)有‘仁’之话,他(既,子贡)也不会,说,去叫:方人……

既:这个“不道德”,那个“不文明”,这个“小人”……如何,如之何,那个大夫,如何“不懂礼”……等等,等等,道理,一样。

2.

还是不懂还是不懂懂就好了道理一样。所以,孔子说,说他(既,说子贡)甚么呢,孔子说:“器也。”(子贡,大概)曰:“何器也?”(孔子,大概答)曰:“瑚琏也。”(出自《论语·公冶长》

说甚么呀,说:你(指,子贡)就是个‘器’,一个盛粮食的器(既,“瑚琏”所谓),用今天的话说,叫做一个“富绅”,这还是,叫做:一个比较‘文雅’的,称呼罢,道理,一样。实际上,孔子,也只是,在“变相”的说,说(既,指子贡),你还是,叫做:没有(仁)‘心’,为富不仁嘛道理一样。没有仁心,既,未必有,叫做:慈悲,道理,一样。

一个人一旦缺少慈悲注定没有仁心’,道理一样。所以只是个’,盛大的‘器’,比这个,比那个,既: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出自《论语·先进》)他(既,子贡问)‘子张’和‘子夏’(二者,皆孔子弟子),谁更“好”一些呢(既,所谓:“孰贤”?)

3.

你看,他(既,端木赐,字子贡)就这样,你管人那个(既,“贤不贤”所谓)干嘛呢?就像,孔子说的:“夫我则不暇。”一样,翻译成白话,(孔子就是说我可没有时间去过度关注别人……),道理一样

夫我则不暇,哪有时间,说是,去关注,别人呢?提高自己还来不及嘛不是

4.

孔子是明白人子贡再优秀远比不上孔子这是他子贡自己说的……(其中)一例子贡曰:“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出自《论语·子张》)

孔子是明白人所以孔子知道一个最重要的道理那就叫做慈悲’,不要对人太苛刻无论你多“优秀”也不要居高临下般的,“自我感觉良好”的对人评头论足’,甚至是叫批评指摘......等等不要这样。因为无论你多正直多“优秀”你要知道每一个人的底蕴’(底子),他不一样

正直他是需要资本的

5.

所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为自己的将来’,攒些底蕴’,之资本吧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出自《大学·第五章》)道理一样。----文 李率 己亥年 正月廿九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谈(五十)|慈悲看仁,浅论“子贡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