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论文写作心得

想写一点东西纪念一下自己3年的研究生生活。

很高兴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这3年的科研心得,希望能对大家的科研有点儿帮助。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3年期间发表了三篇SCI二区论文。研究生期间要多写论文,或者多参加比赛或者是多写一些专利,这样既可以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也可以获得研究生奖学金,减轻家里的负担。而我的精力主要放在写论文上了,所以我就按照写文章的“流程”一步步的谈一下自己的经验,由于我是理工科的研究生,所以这些经验可能会更适合理工类的学生。

研一:

科研的第一步自然就是阅读大量文献了。但是怎么从海量的文献中筛选出自己需要的呢,这几乎是每个研一同学都会遇到的问题。我建议大家从阅读本课题组的论文开始,毕竟一个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或者用到的方法还是比较相似的。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先读中文文献,再读英文文献,毕竟我们的母语是中文,对于中文文献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当对自己的课题背景有一个大概了解之后,再开始阅读英文文献,这时候我们对一些基本的专业词汇和实验过程已经有较深入的了解,读起来不会特别吃力。

另外阅读英文文献的时候我建议准备一个英语词句本,随时把一些好句子记录下来,为以后写文章时用。因为当写文章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想法你不知道怎么用英语清楚地道的表达出来,这个时候这个小本子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我目前的英语词句本是按照abstract, introduction,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s, conclusions分类整理的,当然大家也可以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做到有条理的整理记录。

接下来就是做实验了,这部分大家用的仪器和方法基本不一样,所以我就谈几个通用的问题。首先实验一定不要偷懒只做一组数据,一定要做3组以上的平行样数据,否则数据出现异常值你都不知道是因为结果本该如此还是由于操作不当。另外我想强调:实验开始前和过程中一定要阅读英文文献,我自己研一的时候就吃过不读英文文献的亏,当时我一直在寻找一种变频的控制策略方法,做了一两个月后才发现早在十几年前就有人模拟过这个事情了,说实话当时自己心里非常庆幸和欣喜,像发现一个新大陆一样,后来我直接引用了那篇文章的方法,之后的实验就很顺利了。再次就是做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处理数据,不要等实验全部做完在统一处理,因为你要根据实验数据及时调整自己的实验方案,不要等实验做完才发现大部分数据都没用。最后一点就是做实验的后期实际上已经可以写论文了,这时候可以设计图和表格,思考怎么把数据清楚明白的呈现出来;methods也可以开始着手写,因为实验材料和方法这时候基本已经确定下来。

研二:

实验做完就开始正式写论文了,这部分开始前我强调一下,写SCI之前先仔细阅读4-5篇方向相似的文章,注意文章的表述和结构,培养自己的语感;然后一鼓作气,趁着语感还在的时候完成初稿。写文章拖拉的后果就是重新提笔写的时候,还要重新阅读文献,这是一件很让人焦躁的事情。我的第一篇SCI初稿用了一周时间一气呵成,就是不想拖拖拉拉,这样会导致积极性降低产生懒惰的想法,我后来写的SCI初稿基本都是在一周到两周内完成。

我的写作顺序一般是从头往后写,最后写摘要。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偏好的顺序,这个无所谓,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所认为的舒服的顺序写。

首先写introduction了。Introduction说好写也好写,说难写也难写,好写是因为这部分基本上有一个模式:第一段写研究课题的背景,第二段就是写国内外对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之处:举例来说这段我会写直膨式太阳能热泵安全性的一些研究,还有哪方面没有涉及到或不够深入,提出研究结霜问题很重要。接下来第三段就是写自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采用的方法,把这个方法的原理和应用稍微介绍一下。接下来第四段就是结尾段了,简单的把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目的稍微说一下。我认为Introduction的难点在于我们要“引经据典”,每次为了写好introduction我都要读很多参考文献,并且做到有条理,有逻辑的把这些文献表述出来。每次写完introduction后我都会很轻松,这时候文章的80-90%实际上已经完成,接下来的“conclusion”、“abstract”等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然后是Methods 和experiments,我认为是很重要的,这部分表述一定要清楚详细,衡量详细的标准就是让别人看到你文章后可以重复你的实验。实验原始数据一定留着,审稿专家有可能要,到时候提供。

接下来就是,我认为最重要、最难写的是“results and discussions”。Results部分还好,主要就是呈现你的实验结果,discussions就比较难写,因为这部分要探讨结果背后的机理,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我们的论文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discussions部分较浅显,当然也包括我,目前我也在努力克服这一点。Discussions部分也要谈一下自己论文的不足之处和自己今后准备采取什么方法来改进,等于提前把审稿人可能问的问题说一下,这样子会“封”住审稿人的嘴,等于告诉他们我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以后会改进。

Conclusions就是写文章的结论,切记不要单纯的复制results,我一般把conclusions分为两部分:文章的主要结果(主体部分)和今后研究方向(一两句带过),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写可以模仿其他人的结论部分。

Abstract是对文中全部的总结,是让别人不看全文就知道这篇文章讲的什么,我理解为文章的“缩小版”。麻雀虽小,五脏俱全,abstract也应该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这4部分。

说实话写SCI论文是一件很耗费心神的事情,每次写完我都会休息2-3天,休息完了之后再开始文章的修改。一般让导师评阅,修改个4-5遍就差不多了。然后准备cover letter、graphical abstract就可以投稿了。期刊的选择很重要,经常出现因不符合期刊范围而拒稿的,不过这个真的有点运气的成分。稿件我建议第一次投个稍微好点的期刊(一区或二区),就算最后没有被接受但专家还是会提出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这对于提高我们论文的水平很有帮助。如果稿件大修或小修,这时候一定要按照审稿人的意见逐条修改并回复,有时候由于领域不同,审稿人会问一些比较外行的问题,这时候也要很有礼貌的解释自己这么做的原因。总之对于修改意见一定要认真回复,要体现出我们严谨的态度,一般大修或小修的文章经过修改后最后都能接收。最后强调一遍:文章被拒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一定不要灰心,认为自己做的东西没有意义。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常用的科研软件:作图软件AutoCAD,Origin;PDF编辑软件Adobe Acrobat Pro;以及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

需要注意的是:

研二期间写小论文的时候就可以着手同时进行毕业大论文的撰写,因为这些就是你研究的东西,可以直接写进大论文里面,图或者表也是可以直接用的,这样研三的时候就会轻松很多,不管是考博还是找工作,都给自己预留出了很多时间。

以上就是我在写SCI论文方面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珍惜自己的3年的研究生生活,2020加油!

你可能感兴趣的:(研究生论文写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