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各地高考成绩陆续放榜,很多高分“学霸”的出炉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讨论。其中,湖北省高考理科状元常书杰的事迹格外引起了我的注意。
2015年,常书杰以690分的成绩获得钟祥市理科第一名,以位居荆门市第2名、湖北省第8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并获得高通奖。
有知情人透露,常书杰考入北京大学后因为沉迷游戏导致多门学科不及格,后来自己申请退学,同时北大一名负责学生事务的工作人员表示,当时常书杰的成绩也达到了劝退标准。
从北大退学后,常书杰又回到了钟祥一中复读,并报考了2019年高考。最终,常书杰以高考语文132分、数学149分,英语144分,理综287分,总分712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湖北省高考理科状元。
很多网友惊叹常书杰的高智商和超强的考试能力;也有网友发问:再次进入大学,他还会沉迷游戏吗?他能变得自律吗?
事实上,因为沉迷游戏被大学劝退的事并不鲜见。很多学生在历经高强度的高三生活之后,犹如崩坏的弹簧,在管理相对宽松的大学里,在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后,无法有效地自我管理,终日沉迷游戏,终至学业荒废。
这也反映了我们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很多家长和学校一切向分数看,忽略了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而这也是孩子受益一生的不可或缺的素养之一。
01
自我管理,受益终生的能力之一
我在我的书《素养决定孩子的格局——斯坦福妈妈把美式教育带回国》中,有专门写过培养孩子时间管理能力的文章,其实时间管理只是自我管理能力的一个方面。
除了时间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还包括自我心态管理能力、自我心智管理能力、自我形象管理能力、自我人际管理能力、自我目标管理能力、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自我行为管理能力、自我学习管理能力等十多种。
1、督促自我的自律能力
说起自我管理,有些人不是很顺口;说起自律,很多人就知道了。我们经常看到有关于“某明星多么自律,保养的多好多好”的报道。事实上,仔细观察身边的朋友,我们就会发现,自律的人都不会过得太差。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一个大学女同学,为了减肥,每顿饭只吃一杯毫无味道的燕麦粥,然后每天晚上跳绳、转呼啦圈一个小时,坚持了整整三个月时间,成功地瘦成了美少女。后来,她要出国留学,就每天早起出去背单词,找老外练口语,最后也考取了自己心仪的学校。
拥有自我管理能力的人往往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而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人也能毁掉自己原本拥有的生活。
2、不可或缺的自理能力
无独有偶,在2003年,被誉为“神童”魏永康在中科院读研究生期间被学校劝退。这则新闻也曾轰动一时。
魏永康两岁识千字,四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八岁就读县属重点中学,十三岁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十七岁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本是前途光明,可他19岁时却因为无法独立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被中科院退学。
“神童”从“升起”到“陨落”就短短几年,这幕现代版的《伤仲永》跟魏永康妈妈的教育脱不开关系。魏永康妈妈觉得“只有专心读书才会有出息”,所以从小到大魏永康除了学习,其他所有事都有妈妈代劳,甚至读高中还被喂饭。
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能好好学习,其他事情都可以包办。但是只重视学习,轻视生活的家庭教育并不利于孩子成长,往往导致孩子自理能力欠缺。
孩子的自理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需要在生活琐事中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学会各种技能。很多孩子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只是因为父母的敦促被动学习。
孩子们迟早要独立,自理能力不足的话,就会变成生活上的“废物”。这样“爱”孩子,最终会害了孩子。
02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俞敏洪说过:“没有自我管理,人生难以变得更好。”也就是说,自我管理是人生的必修课。
而在自我管理中,自律和自理是当代孩子最为缺少的两项能力。因为现在的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过于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从而忽略了孩子在生活上的自理能力。
而受到压迫的孩子,往往就更容易失去了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这样的孩子在面对诱惑或受到冲动的时候,很难克服自己的惰性,并且很难长时间专心投入做一件事情。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和自理能力呢?
1、永远不要低估你对孩子的影响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行为方式对孩子来说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孩子面前我们需要尽可能的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如果我们经常做事随心所欲,没有自控能力,那么孩子将会学到同样的行为风格。
之前也说过,我的母亲在我小学的时候花了整整五年时间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庭,一边考取了法律专业的大专文凭,而在我母亲考取学位的时候,很多跟他一起学习的同学都半途而废了,而她凭着自己的自律性,坚持到了最后,并成功得到了学位证。
我想正因为这样的良好榜样,让我在怀我们家老大的时候,也坚持完成了斯坦福的学业。
2、“延迟满足”更利于孩子的成功
“延迟满足”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忍耐”。
斯坦福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实验者会让一个孩子独自在一个房间里面对一块棉花糖15分钟。实验者离开之前会告诉这个孩子,如果你忍不住了你可以吃掉它,但是如果你15分钟不吃这块棉花糖,那你就会得到两块棉花糖作奖励。
在这次斯坦福棉花糖实验中,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没有吃棉花糖,他们的人生大多非常成功、幸福,而吃掉棉花糖的孩子们则相对过着贫穷、失意的生活,其中有不少被毒品、酗酒、肥胖等问题困扰。
最终证明,那些能够抵御诱惑的孩子们后来的人生都很顺遂、成功,学历好、工作成功、家庭美满,甚至被肥胖困扰的都很少。
成功的人可以为了追求更大目标,获得更大的快乐,可以克制住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小诱惑,把一个个小小的欲望都累积起来,从而不断激励自己。而那些冲动的人,往往克制不住自己,容易贪图眼前的小利益。
3、不要过于保护孩子
兰兰妈见过太多把孩子保护的太好,只会学习而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我可以很肯定的说,只会学习连衣服都不会洗的孩子是没有未来的。
对孩子过分保护,往往会妨碍孩子身心的正常发育,很多时候,我们都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成功的道路上,谁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优秀的人源于自律,而成功的人源于自信。
我们千万不要因为“爱”孩子,而毁了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