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柏拉图“洞穴人”隐喻的两个联想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人”隐喻。

一些人被束缚在洞穴里,头只能面对洞壁。洞穴外的世界投影在洞壁上。这样过了很久,他们把投影看作真实。某天,一个人意外挣脱束缚,走出洞穴,看到阳光下的真实(经历了一个震撼),才晓得之前所见的只是投影。

他有两个选择:①从此生活于阳光下;②返回洞穴,告诉其他人何谓真实——可能的话,引导他们走出洞穴。

(第一个联想)

突然联想到禅宗的这个典故——某禅师说,我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我“见山是山”;第二个阶段,我“见山不是山”;第三个阶段,我“见山还是山”。

第一个阶段,可以类比为此人在洞穴里,以投影为真实。

第二个阶段,可以类比为此人走出洞穴,知投影为假象。

第三个阶段,可以类比为此人回到洞穴,以投影为妙象。

为什么他要返回洞穴呢?因为对其他人有深深的亲情。

但是,其他人仍旧在第一个阶段,不会接受他的说法,而会以为“他疯了”。

所以,他必须忍住不说(随着众人说:那是真实),而等待时机。

还有,因为久处于第一阶人中,他需要时常回到洞穴外,提醒自己:你不属于他们。然后再回到洞穴里。

(第二个联想)

此人回到洞穴。

又过了很久,他以及其他人们都死了,但是留下了后代。

后代们都没有走出过洞穴。

但是,他曾经走出洞穴、看到真实世界的话语传了下来。

一部分后代,围绕他,形成了一个“信仰”。

他们对着洞壁上的投影,反复告诉自己“那是真实的投影”——而对真实产生一种想象。

因为没有亲见过,所以有各种疯狂的想象。

而另一部分不信的后代,对他们嗤之以鼻。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柏拉图“洞穴人”隐喻的两个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