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日更100天#D10——自卑感

前两周和孩子幼儿园的主带老师沟通,老师说到孩子在学校有些畏惧权威,顾忌有些多,不太敢表现自我,有点不太符合老师对他的预期,一直觉得孩子应该比想象中更优秀,更闪亮。于是,最近一直耿耿于怀的就是这个词——不够自信,近义词也叫自卑。切身体会下一个谨慎、敏感的孩子内心,天生追求完美,细节控,没有足够把握绝对不会表现自我,有敏锐的感受力,能感受到他人没有说出口但是透过表情、语气和肢体语言传达出来的潜在信息,于是半点不够肯定也让他望而却步;别人的评价会让这个小小孩感到是不是自己不够好,自己是不是做了什么让他人不开心,他人的情绪是不是因为自己不好造成的?老师在批评其他人,是不是我也做的不够好呢?我好像也有这些小毛病,老师下一个会不会骂我呢? 哇,老师表扬其他同学了,她们可真棒,可是我都不会,所以我不说不问,至少不会丢脸吧。

这其实就是一种自卑感,自卑感是指在和别人比较时,由于低估自己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严重自卑感是心理上的一种缺陷。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从幼儿时期起,由于无力、无能和无知,必须依附父母和周围世界,就会发生一定的自卑感。他还认为,攻击不是由于感到自尊,而是由于感到自卑所引起,是一种过度补偿的表现。

我们所说的抗挫折能力,其实在遇到困难时,对于困难的认知和处理的能力,有些孩子会认为我就是不行,我什么都干不好;还有些孩子会告诉自己,犯错没关系的,错误是学习的最好机会。这些认知其实来自于父母或者周围的环境对待孩子犯错时是否有较好的容错机制,是否会处理好孩子遇到错误时的负面情绪,让他们认识到这都是正常的情绪,就像生气一样都会过去。在与他人比较时,看到别人的长处,这正是自己学习的好机会,建立起正向的积极思维去看待这些事,就能让孩子不断从周围吸收营养,而不是吸收的都是负面的挫败的经验,于是输不起也玩不起。人生是一场长跑马拉松,考验的是耐力和坚持,失败和成功一样都不过是一时的体验,没有人永远在山峰,也没有人永远在山谷,高低起伏,动态平衡才是真相。

自卑并不是一无是处,所有负面的情绪背后都有其正面积极的意见,它只是用来告诉你,你周围有很多学习对象,取长补短正是促进自身成长的好机会。家长需要避免的是因为比较,让孩子对榜样的力量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产生反作用。注意在孩子有自卑感时,要积极关注和引导,避免孩子因为自卑陷入困境和绝望中,而引起自卑情结。

差异化发展,找到属于孩子的优势和天赋才是对的方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挑战日更100天#D10——自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