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3书籍整理

书籍分类

一、正确的认识工作、生活和生命的意义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美]史蒂芬·柯维,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
史蒂芬·柯维说他在创建自己的理论过程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两本书:

《活出生命的意义》

[美]维克多·弗兰克尔,二战期间被抓到奥期维辛集中营,在那里经历了平常人无法体会的折磨。最终使他活下来的,是他心中赋予自己生命的意义。就像尼采说的『那些没有打败你的,会让你更强!』,弗兰克尔将奥斯维辛的经验转化为心理学的意义疗法。当你觉得生活失去方向、没有目标、丧失意义的时候,抱怨、喝酒、旅行都未必能够解决你的问题。这时候你最需要的是看看这本书,然后思考一下你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弗兰克尔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他一生都对生活充满着热情,67岁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拿到驾照。80岁时,弗兰克尔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这本书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为最具影响力的十本著作之一。

《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

[英]E.F.舒马赫。我们在生活中总能碰到无解的问题。管理公司是不是应该放权?养孩子是应该温柔还是严厉?这些问题似乎都很难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它们是没有正确答案的『发散性问题』,需要我们跳出当下的思维模式,站在更高的层次去思考。人生本是一场艰难的选择,这本书将给予你一种崭新的视角,帮你唤醒内心的潜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思维的囚徒》

[美]亚历克斯·佩塔克斯。作者师从维克多·弗兰克尔,将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应用到了现代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启发读者发现工作和生活当中的意义,并通过『意义』来对抗焦虑、抑郁和空虚等人生困境。本书提出了活出生命的意义7项原则:1、自由地选择你的态度;2、实现有意义的目标;3、发现生命瞬间的意义;4、千万不要违心做事;5、从远处审视自己。6、改变你的关注焦点;7、要敢于超越自己。【要想成为真正的乐观主义者,我们必须做到两点。第一,能够预见自己的选择态度带来的后果以及各种应对的可能;第二,要有采取行动把可能变为现实的热情。P40】【人生最困难的事情莫过于认识自己。我们需要花点时间和精力来质疑、反思和真正认识我们是谁,而不是成为别人希望的样子。我们需要花点时间来了解自己的长处和才能,利用它们来帮助别人。P72】【面对痛苦的个人工作和生活,我们要么选择放弃,要么坚持在工作中寻找意义,请记住,除非我们的一言一行受到荷枪实弹的控制,否则我们依然有选择的自由。P140】

【孔子: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二、如何正确认识这个世界

《事实》

[瑞典]汉斯·罗斯林,你对这个世界,曾经有过哪些误解?坐飞机很危险?其实它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女童入学率很低?其实全球女童入学率为90%,几乎与男童持平;相信人生某些偶然是命中注定?其实只是一种小概率事件......在认识世界的道路上,可能你会有很多错误的思维方式,比如负面思维,相信命中注定等等。本书就是要告诉我们,要看清世界,看清现实,就要学会用数据思考,避免情绪化决策。
本书带给你的:【四个改变:1、远离焦虑,变得乐观;2、变得理性;3、发现潜在商机;4、作出有效决策;】【十个避免:1、一分为二;2、负面思维;3、直线思维;4、恐惧本能;5、规模错觉;6、以偏概全;7、命中注定;8、单一视角;9、归咎他人;10、情急生乱;】
精彩选段:【进入更高收入阶层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得到更多的钱,延长寿命的目标也不仅仅是获得更多的时间,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获得自由。P77】【要避免对事物重要性的误判,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只看单一数字。永远不要认为单个数字本身就有很大的意义。当你看到一个数字的时候,你应该马上想到它和其他的数字做对比。P157】【有没有可能总有一天,所有的人都能够建立起实事求是的世界观?我坚信,它一定会实现,这基于两个简单的原因:第一,实事求是的价值观对我们的人生很有指导意义,就像准确的GPS一样;第二,也许是更重要的原因,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可以使我们生活的更自在。P310】

《思考,快与慢》

[美]丹尼尔·卡尼曼,我们大都会认同,自己并非总是处于理性之中。我们会情绪崩溃,会放纵自己,会偷懒,会失控。然而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更多荒诞行为发生在我们以为自己很理智的时刻。理智或不理智,是思维层面的问题,我们真的能清楚地评价自己吗?这本内容详实的心理学经典著作将带我们探索大脑的思考机制,将人类的非理性落实到行为层面,通过大量丰富的实验案例让我们更了解自己。
大脑思考机制引发的心理学效应:
1、曝光效应。当某个人、某句话、某样事物频繁出现,反复在我们面前曝光自己,就会引发认知放松,进而更容易被判定为可信的。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就被叫做曝光效应,或者纯粹接触效应。【脑白金广告】
2、启动效应。比如当你用嘴咬着一支铅笔,你并不知道自己面部呈微笑状,但这种微笑的状态,就会启动你『高兴』的感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为笑了所以才开心。再比如你刚好听了一首歌,歌词中有『月亮』这个词,那么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你对『月亮』这个词敏感度会升高。无论是在别人的闲谈中无竟被提到,或者某个角落出现『月亮』这个词,你都会更容易注意到它。这种对行为和情感不知不觉间被他物启动的现象,就是启动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启动效应十分觉见,甚至是你完全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被什么毫不起眼的东西启动了。【晨间音乐】
3、常态理论。常态理论指的就是当我们已遭遇过某种小概率事件,类似的事情再发生时我们就会不以为意。而这就可能引起面对危险缺乏防备、无所警觉等问题,比如自己第一次遭遇抢劫毫发无损,就会在下一次看到抢劫犯时降低防备认为自己全身而退的可能性很大。【数据安全】
4、因果关系错觉。我们常习惯将接续发生的事件联想为因果关系,将前一件事解释为后一件事发生的原因。比如因为苹果熟了,所以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而实际上苹果为什么从树上掉下来?牛顿的解释更为靠谱。再比如考试前你在课桌里发现了一只蝴蝶,然后那次考试你分数出奇的高,你可能就觉得是因为蝴蝶的出现导致自己超常发挥。【股票的技术面预测,羊毛党都是门槛低导致的?】
5、确认偏误。例如当有人问你『山姆友好吗?』你会想起山姆的各种行为,而当问题变成『山姆是不是不友好?』你就会想起山姆不友好的行为,进而得出『山姆的确不友好』的结论。这种先有猜想或观点,然后人们就会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偏好或猜想的现象就确认偏误。【和客户确认竞争对手的服务品质】
6、光环效应。当你对某人或某物的初始印象很好,你会觉得Ta什么都好,后续了解到的信息如果是符合你对Ta的判断的,则会加固Ta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如果相反,则很大程度上其负面意义会被消解掉,这就是光环效应。【对人的正面或负面评价都可能存在这个问题】
7、框架效应。举例来说,同样概念的两句话:
A.手术后一个月内的存活率为90%
B.手术后一个月内的死亡率为10%
它们描述的是同一个意思,但前者比后者让人更觉安心。你这样本质含义一致,但因为表现同一含义的框架不同,就会导致人们的感受不同,认为它们有差别的现象同,就是框架效应。因大脑思考机制而产生的各种令我们惊叹的现象不胜枚举。
大脑思考机制带来的直觉缺陷:
1、启发法。主要指系统1碰到一些复杂的难题时会自动使用另一个简单的问题来替代面前的难题,然后作出对简单问题的解答,并将其直接当做那个复杂问题的答案。这其中的那个启发了你答题思路的问题,也就被称为启发性问题。例如『他是个好人吗?』这样复杂的问题,到了被提问者那里,会被替换成『他对我好吗?』这样的问题。启发法在直觉缺陷中可以算是『开宗立派』的效应了,由它引起的心理学现象数不胜数:
a、典型性启发。用典型性判断代替概率评估,例如『他的学习成绩肯定好不了,瞧那一身纹身』
b、合取谬误。例如对小明的描述如下:小明热爱小动物,看到动物死去会伤心流泪。请问小明长大后更可能成为:A. 牙医   B. 素食主义的牙医。很多人会选择B,但实际上B发生的条件『素食主义』、『牙医』涵盖了A发生的条件,可能性更低。但人们往往会受到启发联想的影响,认为B更可能发生,这种认为多重条件『甲且乙』比单一条件『甲』更可能发生的认识偏误,就是合取谬误。
c、忽视回归均值现象。
d、锚定效应。例如当问实验对象『你是否愿意花费5美元为环保事业扣款』时,最后得到的捐款金额平均为20美元。当把问题换作『你是否愿意花400美元为环保事业扣款』时,最后得到的捐款金融平均为143美元。只是把初始的锚定值更改了一下,获得的结果却大不相同。这种先入为主的信息会对我们的后续决策作出暗示的现象,就是锚定效应。在日常购物、商业谈判中,大脑的直觉思维就很容易受此影响,人们容易因为被锚定而接受不合理的价格。【数据产品价格和谁比?阿里、长亮、华为,还是神策......】
e、效用层叠。媒体为博眼球,对某一风险或公共事件的报道,采用尽可能引起公众注意的视角,放大了某些极端可能,或强调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使公众对该事件的讨论引发更多的集体关注,而这部分注意力会变成激愤和焦虑。例如蓝可儿事件,拉夫运河灾难事件等。
f、结果偏见。事实会让记忆朝已发生的结果修正。例如辛普森谋杀案发生时,部分人持观望的观点,真相大白时,这些人却认为自己当时所持的观点与真相相符的。而且往往结果越糟糕,后见之明的偏见就越厉害。
g、有效性错觉。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通过简单的测试、对过去的分析去预测未来,并以为有效。事实上,当影响长期未来的因素十分复杂时,未来是不可测的。
h、过度依赖直觉。
i、规划谬误。受到过于乐观的想象所启发,不切实际地制定过于理想的目标和计划,例如在制定目标数字时,看到对手或前辈定下的目标远高于自己,于是在没有做实际分析的情况下,也盲目提高自己的目标数字。
j、乐观偏差。人们乐意冒险是因为觉得胜算大。也即人们常乐意承担风险,并非因为他们承受风险的能力足够强大,而是受联想启发高估了利益,且低估了风险发生的可能。
k、沉没成本悖论。已经投入了那么多,所以要继续投入更多企望以此能打捞起已沉没的成本,而不懂及时止损的现象。【买股票】
2、前景理论。
问题1:以下选项你会选择哪一个?
A. 肯定会得到900元
B. 有90%的可能得到1000元
问题2:以下选项你会选择哪一个?
A. 肯定会损失900元
B. 有90%的可能损失1000元
大多数人在问题1中会选择A,而在问题2中会选择B。丹尼尔做了大量类似的实验来研究这一现象,及其中影响人们决策的因素,最后他总结出了前景理论:
a、确定效应: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人们往往会选择确定的收益。
b、反射效应: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人们往往会选择『赌一把』。
c、损失厌恶: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要更敏感得多。
d、可能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当一件事发生的概率为0~5%(小概率),我们常常会过度重视这个不大可能发生的风险,发生低概率结果的可能被过高权衡,这就是可能性效应。当一件事发生的概率为95%~100%(大概率),我们则会无限放大它实现的希望,而忽略95%包含的意义----有5%的可能不会发生,这就是确定性效应。这两个效应常使人们高估或低估风险,从而错过机会或盲目冒险。
e、联合评估与偏好逆转。
3、禀赋效应。当一个人一旦拥有某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提高。因此人们经常对于已得到的东西有迷之执着而无法客观判断交换该物可获得的利益,从而损失好机会。【车主】

决策检核清单:
1、假设任一重要谈判中的数字都对自己有锚定效应,从而有意识地调动系统2去分析、辨别,得出真正合适的数字。
2、有意识地的排除无效信息(干扰性暗示信息),采用回归均值的眼光进行预测,以防止盲目冒险。
3、善用框架效应,营造更容易获得肯定的情境。
4、努力养成参考、采纳外部意见的决策习惯,而不只是依赖个人的内部意见。
5、事前验尸:预先设想惨败结果,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以此来部分抑制乐观偏见。

两个自我:
1、峰终定律:人们对一件事情的评价,有赖于该事件峰值时刻(高潮时刻)与结束时刻带给自己的感受。这种评价会影响到他们的下一步决策。
2、体验效用≠决策效用:冰手实验也说明了人们并不总是理性地依据真实经验(体验效用)进行客观评估和决策,我们的决策常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从而导致决策呈非理性。也就是说,即便体会过了,人依然未必能分清什么事情对自己有益,什么事情有害,这体现在某事的体验效用不同于其决策效用上。即某事带来的实时感受可能很强烈,但做决策时,它的影响却未必强烈。
【自尊理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理想中的自己,我们将之对比现实中的自己,如果和理想的差距大,则我们的自尊水平会相应偏低,如果和理想的差距小,则自尊水平就相应偏高。】
3、经验自我≠记忆自我:根据峰终定律,我们就不难发现,记忆自我我事家更多主观色彩,正如比起整个人生,我们更在意人生的结局。经验自我记录着每时每刻的感受,却无法存储长期记忆,而记忆自我会存储整体信息,会放大典型性的部分,从而扭曲真相。而我们的决策行为,则有赖于记忆自我的判断。因此我们常常用记忆自我的视角来思考事情:
一部精彩的电影烂尾了,我们就会说它是个烂片,而忘记它令你尖叫的部分;一段婚姻,以离婚告终,我们就会说自己的婚姻是失败的,而忽视了它曾带来的美好。卡尼曼在书的结尾告诉我们这样的事实,是为了让我们可以意识到,自己常被记忆自我误导,我们可以通过更好地利用经验自我,记录时时刻刻的点滴真相,来为自己的感受和决策做更好的选择。

相关的视频可以搜:乔.迪斯本札博士 (Dr. Joe Dispenza)
https://www.jianshu.com/writer#/notebooks/46572079/notes/88179884

《失控》

[美]凯文·凯利,全名为《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这本书所记述的,是作者对当时科技、社会和经济最前沿的一次漫游,以及借此所窥得的未来图景。书中提到并且今天正在兴起或大热的概念包括:大众智慧、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敏捷开发、协作、双赢、共生、共同进化、网络社区、网络经济,等等。说它是一本“预言式”的书并不为过。其中必定还隐藏着我们尚未印证或窥破的对未来的“预言”。
“这可能是90年代最重要的一本书”,并且是“少有的一年比一年卖得好的书”。“尽管书中的一些例子在十几年后可能有些过时,但(它们所表达的)信息却越来越成为真知灼见”。“在那时人们还无法想象博客和维基等大众智慧的突起,但凯利却分毫不差地预见到了。这可能是过去十年来最聪明的一本书。”
这是一部思考人类社会(或更一般意义上的复杂系统)进化的“大部头”著作,对于那些不惧于“头脑体操”的读者来说,必然会开卷有益。

下面这本书的推荐人就是凯文·凯利(KK),他说:这本书改变了我对生活、宇宙和其他一切事情的看法。
王兴,也非常推荐这本书: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美]詹姆斯·卡斯,一年哲学家如何看待眼前的世界?很简单:都是游戏!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世间的两种游戏:有限的游戏、无限的游戏。有限游戏的目的在于赢,而无限游戏却想让游戏永远玩下去。有限的游戏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而无限的游戏没有开始,没有结束,甚至没有赢家,它的目的在于将更多的人带入游戏中去,从而延续游戏。这本书或许会让你明白,那些在人类历史上闪闪发光的文人、科学家、艺术家......他们都是无限游戏的大玩家。【当一个人被他人以头衔相称,人们的注意力便放在了已经结束的过去,关注的是一个已经终结的游戏。P34】【我们直接以姓名称呼彼此时,开放了所有能让彼此关系变得深深互惠的可能性。我们既无法预测彼此的未来,又让彼此的未来交织在一起,充满无尽可能。P34】【没有一个人能独自玩游戏。一个人不成其为人,没有群体,便没有自我。P47】【没有人已经足够富有、足够光荣、足够被赞誉。P93】【一个人身上的特异性与惊奇性并不会对另一个人产生压制。你身上的天才,会激发我身上的天才。P161】

【孔子: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

《怪诞心理学》

[英]理查德·怀斯曼,揭秘不可思议的日常现象。

三、思维模型

《穷查理宝典》

[美]查理·芒格。这是一本智慧箴言导出不穷的『宝典』,完整收录了芒格的个人传记与投资哲学,以及过去20年来芒格主要的公开演讲和媒体访谈。芒格的思想贯穿其始末,从选股的艺术,到人类误断心理学、多元思维、能力圈等,他毫无保留地为我们分享了自己成功的终极秘密。
一、查理·芒格小传
二、给年轻人的建议
三、多元思维模型
四、人类误判心理学
五、选股的艺术
六、芒格的检查清单

《博弈论与生活》

[英]兰·费雪。自20世纪40年代诞生以来,博弈论在商界、经济学界、军事领域、社会学界广泛应用。博弈论的观点告诉我们:面对利益的相互制约,最佳应对策略不是冲突,而是合作;不是竞争,而是互助。

四、阳明心学 & 稻盛哲学

《传习录》

[明]王阳明。哲学著作,由王阳明的门人弟子对其语录和信件进行整理编撰而成。王阳明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心性之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直到当代,王阳明的思想在当代新儒家中仍有其深刻的影响。本世纪的许多思想家和学者一直致力于对它作现代解释并力图克服其偏失。《传习录》是一部较为纯粹的哲学着作,对它的研究几十年来一直未有重大突破。国内的老一辈学者邓艾民教授等人,青年学者陈来、方尔加、杨国荣等人在史料考证、诠解和评价方面作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可供阅读《传习录》时参考。
王阳明在传习录包含了他的三个主要观点: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一切从龙场悟道开始。
一、心即理
心,不是指的心脏那团血肉,而是指的是我们的本心。理,是世界运行的规则。心即理不是说心就是道理,而是说世上所有的道理都在心中。
二、知行合一
心即理只解决了理在哪里的问题,但是如何理解我们看到的大千世界呢?这就要知行合一了。
知行合一的愿意不是说知道就要做到,不是理论联系实际,而是说,知和行就是一回事,更通俗易懂的表述方式应该是“知行一体”,犹如一个硬币的正反面,必然是同时出现的。
三、致良知
如果一念发动就是行,那有人的想到的是杀人放火,还说自己是知行合一,岂不是败坏了心学的名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的终极理念。
致良知是个复合词,致知来自《大学》——致知在格物;良知来自《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致良知就是要求我们明白天理,依天理而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掉了,也就是所谓的“存天理、去人欲”。
【在读《传习录》时,对部分观点也不敢苟同,比如后世之乱在于虚文繁盛,对倡导古文运动的文坛韩愈的评价低于自己拟制经书的网通;居然可以于人情世故中历练,那么批判学生关心娃病危是否也是过?而对许衡的批判,是否也会导致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一样的被批判?】
【我们讲究学以致用,学了《传习录》,最大的应用还是怎么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历练自己的良知,做事依良知而行而不受外界各种干扰,讲究问心无愧,便能坚持到底。并且知行合一,想到便要做到,避免空想;做的事要思考背后的道理,实践出真知。】

《王阳明大传》

[日]冈田武彦。王阳明在历史上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和正义的人物,也是毛泽东曾说的『两个半完人之一』。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阳明学大师冈田武彦多次考察阳明遗迹,在穷尽中日两国史料、研究成果和6次考察阳明遗迹的基础上,张驰有度、夹叙夹议地详述了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及其思想的形成过程。解开了有关王阳明生平和思想的诸多谜题,对王阳明本人及心学做出了最权威、严谨的阐释。
【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徐阶、张居正、曾国藩、胡林翼、毛泽东、蒋介石等人的榜样,曾国藩学他的兵法打仗。王学推动了日本近代崛起,在日俄海战大捷的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郞,在随身携带的一颗印章上刻着『一生伏首拜阳明』】
【当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 -- 杜维明曾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为什么他的知名度与历史贡献严重不相符?一切出自他的学说 --- 心学。因为与主流的唯物主义相悖。
一、阳明出生
二、五溺时期
三、科举与仕途
四、龙场悟道
五、百战百胜
六、我心光明

《曾国藩家训》

记录的是曾国藩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面的种种实践和思考。有学者曾说过:『曾国藩之于后人的最大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中人,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真诚地投入自我完善,他的本领可以增长十倍,见识可以高明十倍,心胸可以扩展十倍,气质可以纯净十倍。』

曾国藩说:勤则百弊皆除,打仗的方法:结硬寨,打呆仗。用笨功夫打了一场一场胜仗。给普通人一个机会,我很笨,但是我很勤奋。
毛泽东评价其:吾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王阳明和稻盛和夫

王阳明是明代后期著名的大儒,是继孔子、孟子和朱熹之后的儒家的又一代表人物。 他的学术思想,尤其是他所提倡的“致良知” 之学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而在日本最崇拜王阳明的,就是被称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 在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中,到处是王阳明“良知”的影子。 日本“经营四圣” 之一的稻盛和夫,白手起家创办了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一一日本京瓷公司和日本KDDI公司,78岁时又以门外汉的身份接手负债累累的日航企业,仅6个月就实现扭亏为盈,再次向世人证明了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惊人力量。 是什么样的经营哲学创造了那么多企业奇迹? 阳明之学到底对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有多大的影响? 稻盛和夫的“心相”究竟是一种如何强大的内在力量? 

一生俯首向阳明

阳明学创立不久后就传到了日本,最早接触王阳明思想(在日本称为“阳明学”)的人是日本禅僧了庵桂悟。可德四年(1510年)了庵桂悟奉国王足利义证之命,以83岁高龄远使中国与王阳明会晤。回国前,王阳明作序一篇相送。 阳明学在日本的真正发掘者应是中江藤树,他37岁时获《王龙溪语录》读之,后又读《阳明全书》,大有所获,乃赋诗曰:“致知格物学虽新,十有八年意未真;天佑夏阳令至泰,今朝心地似回春。' 在稻盛和夫的家乡有两位对日本近代明治维新做出过很大贡献的人物,他们就是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明治维新三杰中的两位)。稻盛自身对西乡隆盛喜爱崇拜之至。 西乡隆盛对中国王阳明的阳明学说有相当高的造诣。他曾经两次顶撞萨摩的长官,被流放荒岛 ,每次被流放他总会带上阳明学、儒教的书籍,即使是在贫瘠的荒岛上遭受牢狱之灾也不断地提高完善自我。 西乡隆盛是一个非常清正廉洁、清心寡欲的人。 他经常说,要位于人上施政的人,必须是那些不谈钱财、不求回报甚至能够舍却生命、忘却自我的人。西乡隆盛主张,学习阳明学应该自得于心”,以利用 “较量格斗”也就是“知行合一' 不然的话,“空读圣贤之书,如同观人剑术,无丝毫自得于心” 最能体现西乡隆盛生活准则的4个字就是“敬天爱人” 。 明治维新时期,受到西乡隆盛思想熏陶的人们将他的训诫编纂成册,留于后世,即《南洲翁遗训》。 几百年后,有日本专家认为日本最能实践王阳明哲学的就是稻盛和夫。 而稻盛和夫说过: “我至今将《南洲翁遗训》置于案头,时时翻阅。 每每能从中汲取生活道路上的珍贵启示。 年纪愈长,经历愈多,从此书获取的教诲愈加铭刻于心。” 可以说,稻盛和夫心目中的英雄是西乡隆盛,而西乡隆盛心中的英雄是中国的王阳明。 稻盛和夫还对阳明学有自己的阐发和领悟: “人类是极其崇尚真、善、美的,那是因为人类心中存在具备真、善、美的出色的真我。 正因为是心中具备的东西,所以我们才不停地追求。” “遵从发自真我和灵魂的理性和良心”,“以理性和良心抑制感性和本能,积善行德,就能磨炼心智,达到醒悟的至高境界。 ” 稻盛和夫的第三次创业,即拯救破产的日航。 他同样回归到良知的起点上,他说: “也许我并不称职,但我将以我的方式尽最大努力来拯救日航。不仅因为日航是日本国家的象征,更重要的,我是为了日航员工的幸福。 ”京瓷社长久芳彻夫也介绍说, 他“是基于为世人、为社会的信念”。 可见, 稻盛和夫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追寻真我、不断投资践行良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稻盛和夫获得了人生和事业的不断突破。 王阳明的另一个伟大之处在于解决了知行合一的难题。大家都清楚,很多人做坏事或者做错事,并不是因为“知” 的不够,而是因为言行不一致,或者叫 “知行不合一” 。 他说,很多人把懂得道理叫 “知”,把实践叫“行”,照这种分法,永远也没有“知行合一”的可能。 那如何解决知行合一的问题呢? 王阳明创造性地提出“意之发动”便是“行”。 也就是说,意念一产生,就是“行” 了。 那些犯戒的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意念,而不是产生其他意念? 答案在于这个意念不是出于“良知” ,而是出于“私心杂念”。既然如此,如果员工不做结果、不承担责任,领导者不检查、 不沟通、不激励,那么, 问题并不是出在不 “知”上,因为良知大家都有,问题是出在这样的良知并没有“格”掉错误的“私心杂念”。所以,出路在于把自己交给“天理”,信仰按规律办事的“天理”,王阳明把这一切称之为“扬善抑恶”,或者叫“致良知” 。 所以,解决知行合一难题的办法很简单,就是错误的意念一发动,就要放到“良知”的心里衡量,这就是所谓的“正心”。心正,意念自然就正,而意正,行动就自然会符合“天地良心'于是知行便合一了。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中到处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影子。 比如稻盛和夫说,要判断某件事是不是有道理,不能只看它是不是符合逻辑,还应当看它是不是符合人类的道德标准,要思考其与人类价值的相关程度。 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在创立京都半导体公司的第二年,新进来的员工要求公司保证他们将来的收入会增加到一定程度。 当时公司刚成立,连自己都难保,如何保证新人的收入增长? 经过三天三夜的讨论,稻盛和夫与他的合作伙伴认为员工的要求符合人类价值标准,于是他们不仅答应了员工的要求,而且把公司的使命做了重大调整:“京都半导体公司的理念,就是提供给所有员工物质与心灵成长的机会,并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促进社会与全人类的进步。 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下,日本楼市出现泡沫的时候, 稻盛和夫的公司有很多现金放在银行,连银行都建议稻盛和夫他们去炒楼, 但稻盛和夫客气地告诉银行:“我们还是用传统的方式赚钱,而不用炒地皮来赚钱”。

《活法》

[日]稻盛和夫。成功人士喜欢讲大道理。两家全球五百强企业创建者稻盛和夫,尤其喜欢。我们大多数人把那些宏观的道理,看成无趣的说教,然后置之不理。但你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喜欢讲道理呢?因为既得利益者需要说教?不,因为他们真切体会过道理的魔力。越是宏观的道理,越是密密匝匝地影响着所有的日常。只是,只有很少的人真正相信,认真执行,然后他们成了成功的人。人生90%的痛苦和焦虑,根源都在于人们不懂,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如何燃起生活的热情,如何取得事业的成功,这样的大道理。好在,稻盛和夫在《活法》中提供了答案。
人们对于成功者,总是一边羡慕妒恨,一边期待他们慷慨分享得以成功的秘密,提供细致、可操作的技巧以供复制。最好能直接手把手教导,包教包会。稻盛和夫没有满足这种期待,他从不分享具体的技巧。对于人们的提问,他说,如果要问我成功的理由,那就是一点,我拥有虽然单纯却非常有力的指针(人生哲学),就是做人的正确准则。虽然我的才能或许有限,但我始终铭记一条:作为人,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
一、实现理想
1、改变思维方式,人生将180度转变
2、心态决定命运
3、只有主动追求的东西才可能得到手
4、将要实现的状态以『彩色』在头脑中呈现
5、人生要时时『有意注意』,持续努力
二、从原理原则出发考虑问题
1、仅仅是知道不行,贯彻落实才有意义
2、倾听工作现场的『神灵之声』
3、『喜欢』燃起热情
4、摒弃私利,复杂问题简单化
三、以利他心度人生
1、天堂地狱之分由心态决定
2、托钵化缘中邂逅人心之美
3、利他是经商的起点和终点
4、日本的富国有德和人格教育
四、磨练灵魂、提升心智
1、对领导的要求是德重于才
2、磨砺心志的『六项精进』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谦虚戒骄
3)、天天反省
4)、活着就要感谢
5)、积善行、思利他
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干法》

[日]稻盛和夫。他热爱工作,视人生如修炼,而工作是最好的修炼方式。稻盛和夫认为,理解工作的意义,全身心投入工作,你就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一、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二、年轻的稻盛和夫也曾彷徨
三、什么才叫认真工作
四、重要领悟
五、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六、让自己喜欢上自己的工作
七、怎样才算和工作谈恋爱
八、怎样才能爱上自己的工作
九、工作要不断设立高目标
十、你向神祈祷了吗
十一、牛比豹子更容易成功
十二、每天进步,才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十三、松下的严酷锻炼了京瓷
十四、出色的工作产生于完美主义
十五、要学会创造性地工作
十六、动机至善,私心了无
十七、人生公式
十八、正确的思维方式

《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嘱托》

[日]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

以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生智慧为主旨,融合当下年轻人最易触及的困惑,诸如生活意义,成功的依据、面对困苦时应对的方法,人格魅力的提升,心灵成长的过程以及人生存在的意义等多方面进行系统阐释。为年轻人的成长提供一套更具实际的方法。

第一章 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美好心灵
——稻盛谈身心的安顿
第二章 年轻时的苦难,出钱也要买
——稻盛谈情商修炼
第三章 以高目标为动力,清除不良品质
——稻盛谈经营自己
第四章 你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第五章 越成功越要谦恭行事
——稻盛谈做人之道
第六章 日日精进的活法
——稻盛谈超越自我
第七章 成事者都追求完美
——稻盛谈成事之道
第八章 工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稻盛谈工作的干法
第九章 成功=能力×努力×态度
——稻盛谈成功的配方
第十章 克服人性的弱点
——稻盛谈去除烦恼的智慧
第十一章 敬天爱人,生命就是以心思善
——稻盛谈生命历练

《心若菩提》

曹德旺。曹德旺1946年出生于福建福清高山,9岁上学,14岁辍学,卖过烟丝、贩过水果、修过板车。1983年承包高山异型玻璃厂。1985年将主业迅速转向汽车玻璃,彻底改变了中国汽车玻璃市场100%依赖进口的历史。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1993年福耀玻璃登陆国内A股。2001—2005年,经过艰苦奋战,历时数年,花费一亿多元,相继打赢了加拿大、美国两个反倾销案,震惊世界。福耀玻璃也成为中国第一家状告美国商务部并赢得胜利的中国企业。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某些领域代表当今世界最高的制造水平,成为——宾利、奔驰、宝马、路虎、奥迪等豪华品牌重要的全球配套供应商和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厂商,在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地设有工厂。2009年5月30日获得 “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这也是该奖项设立以来首位华人企业家获此殊荣。有着企业界奥斯卡之称的 “安永企业家奖”于1986年在美国首次举办。历年来全球最成功及最富创新精神的杰出企业家获此殊荣。获此殊荣者包括:戴尔计算机创始人迈克尔?戴尔、星巴克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eBay 创始人彼埃尔•奥米迪亚。从1983年捐款至今,累计个人捐款已达60亿元,成为中国首善。

五、工作状态

《心流》

[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顿,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心流』理论提出者。你是否有过这样一种体验?迎着风慢跑,坏心情随汗液排出了体外;地铁上,读到一本好书,竟然坐过了许多站;某天上班效率奇高,前一天的难题,轻松搞定。当你全身心地投入某件事,达到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内心的秩序与安宁时,一种极大的满足感悄悄地潜入了你的心,使你快乐。这就是本书探讨的『心流』体验。这本书将为你系统阐述心流的理论、进入心流状态的条件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心流的方法,为你铺就通往稳定幸福的高速公路。

《盗火》

[美]史蒂芬·科特勒。本书告诉我们,如果你运用一定手段,让你的大脑进入出神状态,你便可以全身心投入一项活动,忘记自己,忘记时间,做起事来毫不费力,充满愉悦感,从而大大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凡人本来是不应该拥有随便进入这个状态的能力的,所以作者把研发这个出神技术称为『盗火』 --- 就像普罗米修斯一样,你获取了天神的力量,对别人就构成一个非常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全书5个主要观点:
1、做事的最高境界是进入一种出神状态,而团队合作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集体心流的状态。
2、出神的状态是最有创造力的,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就可以很容易达到这种状态。
3、如果我们能关闭自我评价和时间感知,一步步从忘我到感知,我们就能接收和处理更多的信息,触发更多的创意想法,从而达到心流状态。
4、身体动作可以影响大脑的感知和情绪
5、出神体验也有很大的副作用,会让人极度追求这种体验而忽略正常生活,所以最终我们还得用理性来约束自己。

《深度工作》

[美]卡尔·纽波特。在微信、微博、网游、直播、淘宝......种种网络社交、娱乐、购物当道的时代,我们必须静下来反思:互联网是为我们所用的工具,还是早已控制和瓜分我们的精力和时间,一步步将我们引向浮浅的深渊。无论出于更好地谋生,还是获得人生的价值,我们都需要深度工作,并刻意训练这种能力。本书不仅剖析了深度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给出了操作性极强的实践工具,助我们有效提升专注力,继而拥有深度工作的能力。当然,我们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首先你得想要改变,成就更好的自己。

《光刻巨人》

[荷兰]瑞尼·雷吉梅克。作者就出生在阿斯麦公司所在的小镇上。
1、光刻机是咋回事,造一台高端光刻机为什么这么难。
2、阿斯麦怎样从一家不断亏损的初创企业,成为和日本尼康、佳能并列的市场三巨头,这也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3、在1996年之后,阿斯麦怎样甩开这两个竞争对手,成为极紫外光刻机市场的唯一玩家的。

六、公司治理

上善若水,水无形而益万物。

华为改变世界的底层逻辑:我们改变不了这个世界,我们也改变不了我们外在的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在现在这个环境中取胜的方法。

《党史商鉴》

周大江。回顾党史,我们看到一条长达百年的时间河流中,一个组织从13人发展到9000万人的超大规模,至今生机勃勃 --- 可以推断,这个组织一定是掌握了关于组织管理能力的底层密码,这是真正值得被复盘的经验。这也是《党史商鉴》区别于其他商业管理著作的真正价值所在。
1、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悖论:到底是应该引导成员把注意力放在组织的整体目标上,还是放在个人目标上?带你从百年党史去看,中国共产党是怎么解决这个悖论的。
2、为什么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组织能力?为什么组织要以使命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组织愿景到底该怎么落地?


《故事思维》

[美]安妮特·西蒙斯。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如何影响别人、打动对方,都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本书作者认为,讲故事是实现这一点的最佳方式,讲一个好故事永远胜过讲道理。讲故事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可以通过过后天训练形成的本领。什么样的故事能够打动别人?通过哪些方法可以讲好一个故事?在这本书中都有答案。
一个好故事总是充满温情的,不像数据那样冷冰冰,所以总是能打动人心里最柔软的部分,不管一个人多么有心机,多么强硬,都会被好故事影响。想要影响别人,你应该会讲六种类型的故事。而在内容之外,手势、语气、表情等许多技巧的使用,也会帮你讲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来。你会发现,影响力的魅力并不在于我们说了什么,而在于我们如何去说。

《不拘一格》

[美]里德·哈斯廷斯。网飞如何通过自身的创新,成为市值超2000亿美元的巨头?本书揭秘了网飞的自由与责任工作法:提升人才密度,加强沟通坦诚和取消管控。这些内容让读者收获职场和管理上高价值的思维启发。
精彩选段:
1、一旦有了坦诚的氛围,高效率的员工将成为杰出的员工。坦诚的反馈将成倍地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P44
2、鼓励员工即使遭遇失败,也要敢于把失败讲出来。P194
3、360度书面反馈是一个很好的年度反馈机制,但是要避免匿名和量化评分,不要把结果和升职加薪联系起来,并且鼓励员工自愿给出公开的意见和建议。P243
4、在一个坦诚的工作环境中,绩效考核并不是最好的机制,因为绩效考核获得的反馈通常都是自上而下的。P243
5、一个松散耦合体制下的机构应该是树形联系而非金字塔形联系。老板就像树根,延伸出高管们组成树干,最后支持起做出决策的枝丫。P276

《华为团队工作法》

吴建国,是华为前人力资源VP,企业变革与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作者在本书总结了自己在人才管理方面的方法论。以华为为例,讲述了如何高质量地管理人才。本书通过真实的场景化案例,为企业解决人才引不进、选不准、用不好、长不快、调不动、送不走的六不难题。

《华为数据之道》

·华为官方首次对外系统披露其数据治理与数字化转型方法论,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标杆。

·本书由华为董事、质量与流程IT总裁、CIO陶景文等华为高管写序推荐。

·华为公司数据管理部撰写,华为质量与流程IT、华为云和华为大学联合出品。

·华为的数据底座已经能支撑华为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地区开展多业态、差异化的数字化运营。

·本书公开出版前,在华为内部共发行14000余册,获得了良好的反馈和口碑。

这是一部从技术、流程、管理等多个维度系统讲解华为数据治理和数字化转型的著作。华为是一家超大型企业,华为的数据底座和数据治理方法支撑着华为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地区开展多业态、差异化的运营。书中凝聚了大量数据治理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有价值的经验、方法论、规范、模型、解决方案和案例,不仅能让读者即学即用,还能让读者了解华为数字化建设的历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6-13书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