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

明日立冬。

翻出冬天的厚被子,穿上厚衣物,交了取暖费,准备迎接冬天。

记得我小时候,入冬的准备要繁琐的多。为防止西北风入侵,每年收完秋都得用报纸糊窗户。把报纸塞进年久斑驳有裂缝的窗框缝隙里,再用浆糊把白纸贴在窗框的缝隙上。双层防护,于是,整个冬天,这些窗都是密闭的;

回忆一下,入冬前最早进家门的是煤。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在秋天提前购买?我家买煤一般是在秋初,老家的平房里父母挑一个休息日,在新煤进入之前把家中的煤房打扫出来。洒些水用扫帚扫出煤渣,再掺上泥和水打成煤块。买煤是按吨计算,往家运煤则要自家雇佣车,我们家则是全家出动去装煤卸煤。我和小弟一人一个罗筐背着,具体怎么结束得已经忘掉了,只记得手很黑手心多了几个小茧,黑煤粉像嵌在指甲盖,洗也洗不干净。霜降一过,母亲在屋里就会生个煤球炉,上面总会围着一圈馒头、红薯或苹果,香气扑鼻,当然不知道是为什么,大人老喜欢拿一碗醋放在炉子上,弄的满屋子酸味儿,说是能预防感冒。

解决了取暖问题,入冬算是有了基础心里有了底,剩下要解决吃的问题。入冬另一个重头戏是储备大白菜。白菜不怕冻储存时间长。每到入冬每家都是成百斤的买,用自行车或者手推车一点点往家搬。昨天老妈又买回几颗大白菜不知道是岁月使然还是因为疫情?码放完白菜,紧接着是腌制萝卜酸菜……总之冬天的开场,都有伴随着那辆吱嘎吱嘎地压过满地落叶上面满载地自行车。人们信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年月,入冬前的准备是忙碌幸福的。全家人亲手把点滴汇聚,使得所有的东西都充满了温度和爱。零下三十度的冬天,正因为有了这些,才让人们无惧寒冷,热情洋溢的生活。

我小时候,奶奶们把过冬叫作“熬冬”,一个“熬”字,显示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不屈。身体不好的老人,整个冬天窝在屋里小心翼翼;孩子们裹成了个棉球,浑身上下只剩眼睛露在外面,长长的睫毛上挂着哈气凝成的霜。如今或许不需要我们做准备的冬天,却又因为疫情严重,不得不开始“静默”,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会好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入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