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7 上古天真论——天真的力量(13) 徐文兵、梁冬对话《黄帝内经》

第十三章 《黄帝内经》是一只金饭碗。

一、性生活带来的欢悦叫“愉”——“以恬愉为务”

1. “愉”在古代是专门指性生活带来的欢愉感觉。所以《诗经》里面有很多词描写说,“愉愉如也”,“愉”是通过性爱方式达到欢乐的那种状态,它不见得“快”。

道家为什么要研究房中呢?因为它为务,把它当成自己的任务。

2. 道家常常受到很多来自于外在的压抑,这种压抑其实还是自己内心不够充实和不够有慧力的一种体现。

3. 我们研究《黄帝内经》的医学和哲学思想,不能像宋明的腐儒一样,连做爱的时候,还不说自己做爱,而是为了繁殖后代,这些迂腐理论把人拧巴扭曲变态了。

二、缺什么不能缺“自得”——“以自得为功”

1. “自得”是指自己精神独立,经济独立,能够赡养自己。

“自得”是我们现代人最欠缺的。我们现代人把自己摧残扭曲,甚至变态,近乎病态疯狂,不是为了自得,是为了让他得。有的人一生都不是为自己活着,而是为身外人、身外事活着。

2. “名”是什么?是别人对你的评价,好名声、坏名声都是。如果你的自我认同、自我评价很高,能够自得的话,还在乎别人说你什么吗?

别人骂你,无所谓;别人把你捧到天上,对你也没有影响,所以你也就不在乎名了。不会别人说你好,你就一下高兴地陷进去;别人说你不好,你就郁闷得要死。

没有自得的人会在乎名,很多人说自己不在乎名,我觉得应该先考察一下,他有没有这种自得的本领。如果没有,他就是在说假话。

3. 关注别人的评价,并不代表我们一定会被这些评价影响。如果我们在有自我评价的前提下,看到别人认同我们,就会觉得锦上添花。

4. 自我独立,自我宽慰、赡养自己的本事,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有了这个前提,你再说不在乎名,那我就相信你。

三、他者即地狱,人跟人没有可比性

1. 萨特说过:“他者即地狱。” 如果用别人的给予,别人的标准来对自我进行评价,就跟到地狱是一样的。

2. 人跟人没有可比性。你是天造地化出来的一个优秀产物,你有你的个性,有你的独立性。但是很多人陷入了集体无意识之中,跟着潮流走,人云亦云。

3. 如果别人不表扬自己一定要自我表扬,这个就叫做“自我循环”。

4. “自得为功”是指自己能生产出生理上需要的所有的东西。当一个人拥有能够完成生理心理上的自我修复,疗养的本事时,他就能自得其乐,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5. 观察一个人健康不健康,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关到一个屋子里呆一天,看他会有什么样的状态。如果没有浑身毛躁火辣的感觉,只是很舒服的待在那里,独立守神,这就是“慎独”。“慎独”是一种特别优雅的气质。

四、精神千万不能“泄”——“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1. “敝”,就如同屋顶上的瓦坏了,漏了一个洞。所以“形体不敝”指的是肉体、肉身没有损伤,也就是不摧残自己的身体,让身体不残、不缺、不伪、不废。

现在很多女性为了凸显身材,穿紧身衣,箍钢筋,把自己的身体勒成那么个条儿,结果自己闹了个气血瘀滞,这就叫自我摧残。

2. “泄”指的是无形的“神”和“气”的损失。“泻”针对的是有形的物质。拉肚子,如果光从物质的角度来说,好像排出的都是没用的糟粕物质,但是你没有看到无形的能量的损失。所以古代抢救垂死的病人,第一件事就是堵肛门,古代中医将肛门称为“魄门”,意思是魂魄从那儿泄,所以先把那儿塞住。

3. 考察一个人的魄力,可以趁他晚上睡觉时。因为人睡觉以后,魂休息了,魄在工作,所以到晚上,那些打呼噜的、心脏骤停的或者憋不住尿的,魄力都不足。

另外,“魄力”也指人的本能反应,它是人的高级神经反射。比如手碰到热杯子,想都不想立刻把手拿开,就叫魄力;而魄力不足的人,恐怕得等手烫熟了才能意识到。

4. 我们的身体是个臭皮囊,臭不臭再说,但是这个皮囊如果没有漏洞,不漏精、不漏气、不漏神,那么你就能活着,能达到圣人的境界。所以我们要学会用“神”,也就是要按照四季昼夜的变化去调整自己的生物钟和节律。你总是跟它戗着,白天睡,晚上熬夜,这就叫“逆”,形体就会“敝”。

五、聚“神”就能做出很多牛逼的事情来

1. “神”是天赋的一种本能,你要学会用它。

奥运冠军王义夫是个近视眼,他说自己打靶,靠的是感觉。感觉就是用你的“神”去体会那个靶子在哪儿,然后调自己的呼吸,聚精会神地感受。周围人不能喧闹,不能影响他,然后他会在某个时刻突然射击靶心。

2. “神”怎么用? 第一,不能让它散掉;第二,学会把它聚集起来。

六、“像”是客观存在,“象”是主观感觉——“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

1. 贤人是level比较低一点的。孔子是圣人,他的弟子叫七十二贤人,我们就追比圣贤。圣贤都是地位很高的人,他们一般都能活到接近天年的岁数。孔子活到73岁,亚圣孟子活到84岁。

2. 天的变化叫“道”,地形成的变化叫“理”;人制定出来的规则就叫“法则”。所以“法则天地”,就是根据天道、地理的变化来制定人的行为规则——法则。

我们平时说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负阴抱阳,面南背北”等等,都是根据阴阳天地的变化制定出来的。

3. 医生把x光片叫做“像”,面对这同一个“像”,住院医生说:“这是肺癌。” 主治医生说:“不是,这是钙化的结核病灶。”老教授说:“这就是抽烟多了,肺纹理纤维化了,有口痰在那堵着没排出来。” 这三个结论叫什么?叫“象”。

“象”是真相,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唯心的判断,是客观存在的。当面对同一个“像”,大家产生了不同的“象”,那么谁更接近于真相呢?读片子的人的水平决定了谁更接近于真相。

4. “相由心生”,一个人是否心地善良,会在面相上有所表现。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其实“象”就是一种无形的、接近于真相的主观的感觉,是你的心神对物质、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觉。

5. 医生的四个级别——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为之圣;问而知之为之功;切而知之为之巧。

一位高明的中医,只要三根指头往病人手上一搭,甚至只要往病人手上悬根丝,就能掌握病人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等状况,人家是真相流露在心中。

6. “象似日月”,就是用自己的心去跟着日月星辰变化走,然后保持与天地的节奏同步,也就是天人合一。

7. 【佛头着粪】:“因为鸟儿有佛性,它才在佛像头上拉屎,否则的话,它怎么不去老鹰头上拉屎?” 因为鸟儿看了佛很安心,在它眼里,佛头就是一个鸟巢;而见了能吃他的老鹰,它便会畏、惧、恐。

8. 面对寺庙里立着的佛“像”是否起庄严肃穆尊敬之心,这就是“象”了。

9. 所有客观的x光片、佛像并不能替代真相。面对同样一个x光片,不同的大夫看过能得出不同的结论;面对同一张x光片,同一个大夫,十年前看和十年后看,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谁变了? 心变了,人变了!我们经常把一些客观存在当成了主观感觉,不对!只有人的心神,对物质的体会才是最接近真相的,所以大家要相信自己的心。

10. 《黄帝内经》里面任何一个字,都有深刻的内涵,细细读来,让人获益匪浅。

七、仰观于天文,俯察于地理——“辨列星辰”

1. “辨列星辰”,就要提到28星宿,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这都是源于古人对天象的观测。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什么叫龙抬头?就是二月二正赶上开春接近惊蛰的这个节气,东方的星宿也就是青龙星,它的“龙角”刚刚露出地平线,就好像这个龙要抬起头来,由此中国人就说“二月二龙抬头”。

东方是一个龙形的星象,南方是一个鸟形的叫“朱雀”的星,西方是白虎星,北方有两组,分为龟、蛇,所以叫“玄武”,这就叫“辩列星辰”。

2. 我们的日常生活自然而然的就跟天文结合在了一起。而我们中国人不仅认识到日月变化会对人有影响,并且还意识到了更大范围内天体运行的变化对人的影响。

3. 《黄帝内经》里有几章专门讲“五运六气”,讲的就是运气的变化。按照天干和地支的排列,不同的年有不同的“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五运”是指木、火、土、金、水的变化。

4. 现在所谓的“专家”真的是丢脸,很惭愧,连古代知识分子里面级别最低的贤人的水平都达不到。

八、要想活得精彩,行为和思想必须顺应节气的变化——“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及时”

1. “逆从”,是指违背,有时候还有点戗着,不是一直那么顺,这种情况,有可能是自身的能力还没有达到。只有高手修炼到了一定程度,感觉才会敏锐。

我们现在很多人的感觉很迟钝,比如天冷了,有的人非得冻得不行了,才知道天气变了,而那些感觉敏锐的人甚至能感觉得到阴阳的交替。

2. “分别四时”的目的是为了顺应四时寒、热、温、凉等四气的不同变化,让自己的行为、思想顺应季节节气的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3. “从上古合同于道”就是指要学习。因为没有修炼到上古真人的那个境界,就要照猫画虎学着人家的样子,去呼吸精气,独立守神,慢慢地就能更接近于自然,接近于天道。

4. “亦可使益寿而有及时”,真人“寿敝天地,无有终时”,圣人可以尽天年,活到百岁,贤人可能活不到100岁,但是他一辈子活得比较精彩,掌握了很多知识、学问,而且自己的生活节奏也和天地同步,这就叫“益寿而又及时”。

九、《黄帝内经》讲的是通神的智慧

1.《黄帝内经》里有一个“病机十九条”,这是学中医必考的内容。他讲的是当然出现一定症状的时候,如何判断阴阳寒热表里属性。

2. 经过了人生的一些挫折、起伏、悲欢离合以后,突然有一天我又拿起《黄帝内经》,一看,就想流眼泪。

3.《黄帝内经·灵柩》里专门有个癫狂篇,人癫的时候叫“抑郁”,狂的时候叫“躁狂”,古人分的很清楚,不像我们现在都合在一块儿说。

4.《黄帝内经》要反复读,反复的对照自己的生活去体会,中国人的学问是通神的学问,不是意识学问,它能触动你内心的那种感觉。包括我们看京剧,那些传统的京剧故事情节你都知道,可你为什么还愿意坐在那儿一腔一板、一遍一遍的反复听?因为它能调神,带给你另外一个层次上的享受。

5. 为什么《黄帝内经》叫“经”?“经”是真人说的话。也就是说,《黄帝内经》传播的不是信息,它不是Information,而是wisdom,智慧!

6. 如果能在深夜里,在这么浮躁的社会里,还能静静地读《黄帝内经》,那就说明你的心性还是比较“定”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8-17 上古天真论——天真的力量(13) 徐文兵、梁冬对话《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