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小悟

#旅行小悟

1. 在青旅遇到来自台湾的女孩子manku,说着同一门语言,自然而然地会有很强的亲切感,只不过言语之间觉得我俩都有些过于小心翼翼。和欧洲人介绍中国的时候我总是很free,但和manku谈到大陆就不自觉的紧张:既不方便自嘲,也不应过于自豪。仔细想想manku问我的问题,总是觉得两岸最大的问题还是互相的不了解。不仅仅是台湾人对大陆的不了解,我们也对台湾的政治文化教育了解很少。不同的教育文化背景必然会异化我们的价值观,“一国两制”能解决的只是领土上的统一,要达到精神上的统一,或许还需要赋以其他方法。

2. 以前觉得自己是很outgoing的人,但是慢慢发现只是跟熟悉的环境才能真正地放开,所有在陌生环境下的热情和笑容都或多或少参杂假象——可能那是自己想要成为的,但绝不是现在的真实的自己。问陌生的旅客一句 is this the bus to Berlin? 就可以换来一大段的自我介绍和抛来的问题,然鹅在回答完对方的问题之后就有点不知所措。可能潜意识里并这个世界的好奇并没有那么深,对陌生人的好奇也没有那么深。

3. 对我而言,旅行中“看世界”的成分可能远远小于“认识自己”的成分。风景、历史、时间长河中的文化沉淀,重要,但也不那么重要,可能还未必有一块咖喱香肠(柏林的currywurst)更能让人开心。什么是认识自己呢?对我来说,大概就是看到很多很多种生活的样子,然后内心开始思考的过程吧。

4. 我是一个很独立的人,自己也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随便把我扔到世界上哪个地方,我都有自信能生活得很好。和很多很多因素有关,我并不擅长与人相处,待人处世很容易陷入在“毫无保留的好”和“处处有分寸的客气”两个极端,这两级之间的相处方式常常会让我觉得困惑。这两点使我常常喜欢一个人行动,于是胆子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懂得如何和陌生的环境相处,从而陷入“独立的循环”。不知道是不是年纪慢慢变大的原因,独立所代表的自我意识的掌控权,对自己而言越来越不重要了。几个闹腾的小伙伴比起精致的行程安排、舒服的住所、甚至是金钱,都重要多了。无意之间,心里的天平正在慢慢变化,曾经觉得很重要的东西,现在都let it go吧

5. 其实觉得旅行的过程也是“追求”降低的过程。所谓“追求”,其实多少是以世俗眼光为标准的成功。回头想想,自己对某些学科的某种兴奋以及随之的“幻想”,其实并未逃脱“一口井”,不过是从“这口井”到“那口井”罢了。

在地铁上看见一只毛茸茸的柴犬,内心就融化了:做着并不完美的工作+养着一堆宠物的生活,其实也没什么不好。降低对某种标准的追求,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比如说父母),也不是为了“中庸”,可能,只是简单地想放过自己。极致,意味着全力以赴,意味着近乎100%的专注力,值得骄傲,值得倾羡,但如果尽力了也做不到,是否改变自己的标准会更好些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旅行小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