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理学角度分析,如何写好文章

如果你问我,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好,那么我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或许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们更有发言权,但倘若问我写么把文章写的有吸引力,那么我可能略知一二。

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大部分人写的文章,为什么会让人丧失读下去的欲望。

首先,负责任的说,你的文章之所以没法看,和你小学的语文老师脱不了干系。

大部分语文老师在学生接触写作时,都会提两点要求:一是要尽可能写的长,二是要多用词藻。

他们认为写的越长,越有利于学生快速把握写作的思路,用的成语越多,越会让文章显得有文采,于是乎,那些动辄在一段话里用上十几个词儿描绘景物的文章,都被当成了范文。

这种反人类的写作观念扭曲了学生在文字层面的美感,此后,学生写出来的东西必然不会有观感。

又臭又长,乃文章之大忌。

从生理学的角度上说,人的大脑每天都要消耗全身20%以上的能量来维持运转,它是人体中消耗能量最多的器官,也是最忙的器官,它天生不喜欢低效的沟通方式,它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感兴趣的内容。

文字的出现,恰好完美的顺从了大脑的意愿,它是一种高效的媒介,它可以用精简的符号去触发大脑的记忆,协助大脑进行分析和判别。

因此,能用一句话概括的事情,千万不要弄成一段话来说,这是写作的第一法则,也是大脑的要求。

讲到这里,很多人要表示质疑,

“照你这么说,文章都平铺直述好了,还发明那么多修辞手法有鸟用?”

那么我要反问:

“发明修辞手法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套用第一法则来回答,修辞手法的发明肯定不是为了所谓的“美”,因为大脑喜欢简洁的信息,不简洁的信息对大脑来说是不美的。

修辞手法的生理意义在于,它可以通过欺骗大脑来集中阅读时的注意力。

刚才说过,大脑是人体最忙碌的器官,在你阅读的同时,它还要保证你心脏的正常跳动,呼吸顺畅等一系列的生理功能,就好比同时有十几个人向你汇报工作一样,能够分配的注意力有限,过多的平铺直述,会让大脑与以往的文字发生混淆,误以为文字信息是旧的,难以激发它的阅读欲望。

因此,修辞诞生了,它通过打乱文字正常的顺序和表征,来不断告诉大脑,这是全新的信息。

修辞手法不在于多,而在于你怎么用它去超出大脑的预期。

比如说,描绘一棵树,你不能简单的说这是一棵绿油油的树,因为对于大脑来说这是废话,树本来就是绿的。

你得说,这是一棵懒洋洋的树,这时候大脑就得关注这个词儿了,树怎么可能会懒呢?懒是形容人的词儿!这时候大脑就会联想,是不是一个双手插兜儿大摇大摆的“懒”人,要经过这棵树?于是乎,大脑就产生了读下去的欲望。

所以,写文章,就是要不断触发大脑的联想。

再比如,作家陈忠实在他的经典著作《白鹿原》的第一句话是:

“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

从叙事的角度来说,这是个不伦不类,没有前因后果的开篇。

但正是这种不伦不类,给读者脑海中留下了晴天霹雳:

白嘉轩是谁?今年多大了?他住在哪儿?怎么可能会娶过七个女人?这一联串的问题彻底激发了大脑的阅读欲望,让人恨不得一口气把书看完。

如果按步就班的写:

白嘉轩xx年出生,xx年去世,是白鹿原的第xx任族长.....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没什么让人看下去的意思了。

所以,写文章,就是要突破大脑的逻辑顺序。

只要把握住精简、触发联想、打破逻辑顺序这三个要来建构文章,文章就一定能激发阅读欲望,如果你的文章能让人一口气读完,那么美不美,已然无关紧要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生理学角度分析,如何写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