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无能”到收获爱情,我改变自己获得了“幸福”的勇气

最近开始看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谈谈看这本书的一个契机吧。

在学习心理学自我疗愈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非常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尽管知道别人的评价体系不代表真实的、客观的,我也学会了当我有这种情绪的时候,会让自己冷静,且记录下情绪为自己分析,但我还是每次都不由自主会出现这样一个模式:经常别人的一句话、一个小眼神,都会让我条件反射:他是不是不喜欢我?是不是讨厌我?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询问我的心理学老师。

罗宾探长——

一般条件反射的内容都是自己的需求,应该是你小时候经常被讨厌,习得了通过被讨厌跟人链接的方式,所以长大后发生啥事,就会不由自主想到这块。

你条件反射别人是不是讨厌自己,说明你体内有被讨厌的需求,才会投射出来。不过,你能及时觉察,并没有把自己的负面情绪付诸行动,说明你和负面情绪之间有了一个空间,这个很棒。

觉察到了,就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想法,然后跟对方去确认,得到反馈之后,自己的这种幻想就会被打破。

我觉察到我会经常条件反射别人是不是讨厌自己,在允许了每一次自己的这种条件反射后,也开始不断跟人确认,获得反馈,来打破自己的这种幻想。虽然知道了解决的方法论,但还是不能从根源上去让自己换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模式已经根深蒂固的种在我心里,我需要找到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模式的根源,以及怎么让自己从这个模式中真正解放出来。于是我带着这样的目的找到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并打算边看书,边通过写作的形式来记录我自己的感知,深度挖掘自己的内心,以打破这种敏感、自卑,获得根源上的自信。

在学习心理学疗愈自己的抑郁情绪后,我开始喜欢表达,有段时间爱上了跟人沟通,于是我给自己创造了很多沟通表达的机会。与过去封闭自己不同,我开始主动跟很多陌生人还有一些朋友、家人聊一些深入的话题,会觉察到一些人的表达从而以原生家庭的角度切入,非常感谢她们的信任,通过深入沟通,我和她们的心理距离也拉近了很多。

我发现跟书中写的一样,一些内心低能量的人,经常有这样的表征:心事重重,怨念颇深,觉得人生诸多不幸,万事诸多无奈,经常会幻想换种活法。可当我给她们建议或解决方式时时,一说到要改变自己,她们就会长叹一声:我又能怎么办呢?为什么命运如此不公?为什么他这样对我,不能为我改变呢?“没钱”“没时间”“你是不是被洗脑了,鸡汤对我没用”……她们由衷的不相信自己是需要改变的,因为她们是完美的,她们接纳不了自己的不完美,所以活在自我的幻想里。

生活给了我们各种束缚,表面上看,这些束缚是:没时间、没钱、恐惧人际关系,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是心灵的。阿德勒的整个理论体系,都在试图把人从这种舒服中解脱出来,让人重获自由。

阿德勒想要帮我们挣脱以下三个束缚——

第一个束缚:过去。

很多心理学家都相信人是过去的、尤其是童年经历的产物,这些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想必大家都有听过这样一句话: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 ——阿德勒

也就是说被爱浇灌长大的小孩,内心客体稳定,一生都在被童年所治愈;

而童年被有心无意的对待所带来的创伤、内心有所缺失的小孩,在成长的过程中将要通过反思和实践来不断对童年内心的缺失进行补偿和治愈。比如童年缺失爱,也许一生很难坚定的去信任他人;比如贫穷,带来对成功或稳定的渴望;比如父母过于严厉,那么离阳光自信就会阻碍大一些。

你要相信,在过去的每一刻,你的父母都已经尽他们所能地在扮演好他们的角色。他们也许不是最好的父母,但是他们所知有限,资源也有限。在诸多限制下,你所得到的已经是他们尽力之后的结果了。

——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

很多人都会把自己长大后的各种缺点归咎到原生家庭的父母身上,从而憎恨父母,觉得是他们才让自己变成这样的。但如果你内心觉得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自己的原生家庭过去给自己造成的创伤也不是你的父母刻意为之,他们也是爱你的,他们的认知来源于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教育,他们某种意义上也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要知道他们第一次为人父母,对你的教育已经是那个当下他们能做的最好的选择了。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很多人都一口咬定,我绝对不会重复父母的教育方式,但在他们真正教育孩子时,还是避免不了重复,因为他们内心是爱父母的,这种内心对父母的认同感没法说改就改。所以为了避免我们的下一代继续不幸,我们需要做的是总结过去的经验,将自己从过去的泥淖中解放出来。

在你纠结以及深陷于过去时,你需要做的便是,告诉自己: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过去的事我既然没法改变它,那就专注于当下,专注的去做好当下的事情就可以了。

之瑶之前因为对心理学很感兴趣的原因,也很喜欢分析自己的缺点,把这些缺点都归咎于原生家庭,于是对父母表达了自己很多不满的情绪,还总是要求我的父母去为我改变。但是后来就发现,我真是大错特错,父母因为爱我所以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但是他们过去已经发生的那些行为他们就算想改也改不了了啊!当时的我不仅自己陷入过去的束缚,还拉着我的父母一同下了水。还好我觉察到:相比于改变原生家庭中的父母,其实我们改变自己是更简单的。

我的心理学罗老师曾经跟我讲过一头小象的故事:

马戏团有一天在森林里抓来了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象,将小象的一只腿用绳子绑在一颗小树上,小象刚被抓来,总是用尽自己的力气想要挣脱开绳子,重归自由。在尝试了无数遍之后,小象都挣脱失败了。

随着小象一天天长大,小树也在跟着长大,但小象的个头已经远远超过了树的高度, 绑住小象腿的绳子也还是小时候那根。这个时候的小象已经长成了大象,它是完全有能力可以挣脱开绳子,重归自由的。但是它没有,它的内心并没有随着身体一起长大,它还是觉得自己是小时候那头无法挣脱绳子的小象,觉得只有马戏团的饲养员能帮它解开绳子。

大家有从小象的身上看到自己吗?我们为什么会深陷于过去,边【觉得】自己改变不了边期待/幻想一个改变自己后的新人生?

因为我们跟小象一样把自己放在了弱势地位,我们不相信我们已经真正长大了,我们还把自己当成是【过去】那头挣脱不开绳子的小象。我们身体虽然长大了但我们的内心却没有同步长大,所以我们跟小象一样并不相信我们已经有能力去面对自己的人生了,我们依然还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马戏团的饲养员(也就是我们的父母)】身上。

所以长大某种层面上也是【解放过去的束缚】,要相信你已经长大了,你拥有自由的心和成人的体魄,你的命运是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的,任何人都左右不了,除非你固步自封,给自己设限。

第二个束缚:人际关系。

我们的很多心理困扰都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期待和评价。正是这种评价体系,造就了人的骄傲和自卑。

武志红老师在他的《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是这样阐述【评价】的——

评价包括夸奖和抨击,目的都是控制对方。都是在用自己的坐标体系去评估对方。

一些人之所以喜欢评价,是因为他们学来了父母对自己的交流方式。父母要指点孩子,告诉孩子什么地方做得对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但是这是一种“我行、你不行”的关系模式。

急于评价的人着眼点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交流感受”。“解决问题”适用于职场,可以提高社会竞争力;但“交流感受”才是配偶、密友等亲密关系进行绝大多数沟通的目的。

——《为何家会伤人》

这样看,我们很多人的内心都被社会和他人的期待和评价所控制,那为什么他人的评价可以控制我们呢?

张德芬说过,天底下只有三种事情:老天的事,他人的事,我的事。老天的事和他人的事我管不了,所以关我屁事;我能管的只有自己的事,所以管好自己的事最重要。

张德芬这句话,很好的阐释了【界限感】,人际关系想要处理好就离不开清晰的界限感。

如果我们本身界限感清晰,分得清这三种事,我们就应该明白,他人的评价属于【他人的事】,即使他人对我们恶语相向,四处造谣坏我们的名声,我们也是没有办法管的,我们只能管好自己:明白清者自清,坦荡于我心。

因为我们没有办法让他闭嘴,难道杀人、割舌吗?你不能接受他对你的评价,于是强行要求他说你想听的话,这难道不是一种控制吗?最好的办法便是,先隔离感受自己的情绪,然后站在客观事实角度去分析清楚这件事是谁的事,别人的事你管不着,所以只能选择接纳。你自己的事你能管,那你就寻求解决方法。

那很多人会觉得,管好自己的事情最重要,那不就代表你这个人很自私吗?自私这个词儿在中国总是带着一定的道德捆绑意味的贬义词,总是让人感觉对自己好就很羞耻。

其实不然,自私是一个中性词,是一种看得到自己,爱自己的行为,实在抹不去羞耻感,也可以称作【自爱】。自己喜欢自己,自己爱自己。

武志红老师也说过,为什么抑郁症患者都是好人?

抑郁的好人,总是不能自转,而是公转;

所谓自转,就是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而所谓的公转,就是以别人的感受为中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活法。

特别想对抑郁的好人说:你需要好好的去体验,哪怕它在很小的事情上,以你的感受为中心,先照顾好你自己。

如果按【三件事法则】来分析,那好人为什么会抑郁?因为他总该是界限感模糊,管了他人的事,而总是忽略自己的感受。成全别人忘了自己,有时候费了很大气力帮助了他人,内心便会渴求他人同等的回报你,一旦他人没有做出你所期待的回报,你便会非常愤怒、生气,从而萌生出这个世界都对你有恶意的消极想法,便会启动你自己的防御机制,觉得别人都是坏人自私自利,然后将自己封闭起来,总是很惧怕人际关系。

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那你干脆自己躲起来就好了。

于是乎,在感情中受了情伤的人,再也不敢付出真心去待人,因为你自己没有以真诚待人,一旦另一半对你有所保留,你便会觉得对方渣,但是有没有想过你也因为惧怕遇人不淑而没有拿真心对他/她呢?

在原生家庭中不幸的人,因为父亲/母亲的离婚/出轨行为,就开始惧怕婚姻,害怕自己长大后会重蹈覆辙,于是便不愿意成立家庭,只愿意尝爱情鲜。

在职场上,总是惧怕权威,别人对你的一个眼神,都会让你浮想联翩,觉得自己被针对和讨厌了,而不是站在客观事实角度来评判自己的工作是否真正做到位了,在职场的人际关系中总是自己自导自演,那既然大家都针对我、讨厌我,我就辞职好了。对事不对人其实在职场太适用了。

害怕了就逃避,是这类人保护自己的一个固有模式。逃到自己的世界里,就与人失去链接了,于是你会变得非常孤独,但内心又很期待能有人陪伴。于是开启了“等风来”的模式,期待有一个完美且适配的恋人/朋友出现在你的世界中,这个恋人/朋友出现了后,一旦这个恋人/朋友某些方面不完美了,你便会对这个恋人/朋友提出诸多要求,如果这个恋人/朋友没有达到你的要求,你便会觉得对方不爱自己,于是又会缩回自己的壳里,选择做一个完美的自己。

那我们要怎么破除这个模式呢?

1、给自己勇气:相信自己已经长大了,有能力去直面内心的恐惧;

2、界限感清晰,每个人都管好自己的事,过自己的人生;

3、多站在客观事实角度看待问题,接纳客观事实

4、对于优点:有一双发现美好的双眼,能看到自己和他人的优点,并予以鼓励;

5、对于不足:

①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你要看到真实的自己。

接纳自己是不完美的,做到不评判不指责不严苛对待你自己,活在当下,设定目标去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创造自己的价值,做自己内心真正想要做的事,不断获得正反馈,做得不足之处尽力改变即可,做不好也不苛求,先完成再优化,接近完美。

克制好为人师,纠正他人的欲望;能正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但不以此攻击自己,不认同别人的评价标准来苛责自己,不以此寻求他人认可。

②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你要看到真实的他人。

你的思想、行为都只代表你自己的思想、行为,你要知道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要用你自己的标准、思维去强行要求他人跟你一样,对方不为你改变,你就觉得别人不爱你。

与人相处其实很简单,不要管他人的事,记住【我是爱你的,你是自由的】。不以爱的名义,行支配和控制之实。喜欢一个人就尝试进入对方的世界去了解他,而不是只希望对方迎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希望被看到,你和你的另一半都是如此。

第三个束缚:未来。

很多人的目标远大,觉得只有当上CEO、迎接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人生才真的开始,现在的生活还不叫“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

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就把现在贬低成了实现未来的工具。但现在却是我们唯一真正经历和拥有的。

正如《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所说的,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已经不喜欢现在了。

而阿德勒的哲学强调当下的意义,认为当下才是生活的真谛。

也可以这么说,未来的事情,其实是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未来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所以我们无法对未来进行掌控。

当我们给未来的目标设定太过于宏远、完美标准的时候,我们就会被这个目标吓得止步不前,于是很快就容易放弃。放弃之后我们又不断责怪自己,怎么干啥啥不成?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之中,也会对未来产生过多的焦虑。但是这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没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意义,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回到当下,投入到当下,专注去做一件你感兴趣的事情,这样你会发现你的焦虑情绪暂时消散了。当下的专注给了你力量,既然这种力量让你的内心这么平静,那我们更应该活在当下啊。

其实,当你真正从过去、人际关系、未来这三种束缚解放出来后,你就完全把人生责任和选择的权力交给了你自己,你会发现你其实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让你止步不前的,正是你自己。

爱自己然后才能爱人,如果你发现自己爱无能,那么先开始学会喜欢自己吧~希望解放开来的你,自由的你,能跟随自己内心的需求,选择跟自己真正喜欢的人事物在一起,敢于把选择权掌控在自己手中,并有勇气为自己的任何选择承担责任。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爱无能”到收获爱情,我改变自己获得了“幸福”的勇气)